周卓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以實驗、操作為基礎,主要研究對象是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xiàn)象,是一門把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緊密關聯(lián)的學科。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有利于提高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質量和教學效果,以供有需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在我國大力推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小學科學課有其獨特特性,受多種因素影響,在小學教育中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很大程度影響了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學習科學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概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讓小學生對自然世界有更多的認識。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采取實驗教學可以做到把知識循序漸進地傳輸給學生,逐漸實現(xiàn)教學工作的模式化和程序化。
一、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雖然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都認識到了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還有一部分教學人士忽略了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和實驗教學內容,沒有對教學計劃進行合理安排,導致有些學生失去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嚴重的還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小學時期是學生智力啟蒙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對于身邊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最開始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時,學生都有著飽滿的熱情以及強烈的興趣,但是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例如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都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被動地位,教師一味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不能發(fā)揮自身作用,產(chǎn)生迷茫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失去了學習積極性,嚴重影響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1]。
(二)實驗教學內容缺少科學性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還有部分教師沒有結合實踐教學要求,沒有明確現(xiàn)今的新課標教學內容,致使實驗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發(fā)展需求,很大程度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還有些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時,還在結合過往的實驗操作項目進行教學,例如在實驗流程、實驗材料、實驗方式的等方面一直沒有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善。雖然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驗能力,但是并不符合新課標的創(chuàng)新性要求,嚴重制約了其更好發(fā)展。教師一直遵照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開展實驗教學,導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嚴重閉塞,讓學生養(yǎng)成了固定思維模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和拓展思維,降低學生學習水平。
(三)實驗教學組織呈現(xiàn)形式化
結合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各種因素進行的教學活動方式才可以稱為有效的教學組織,目前多數(shù)教師在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時都會選擇分組合作學習模式,使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水平完美契合。但是有些學校的實驗場地和設施設備緊缺,導致實驗教學組織出現(xiàn)了問題,例如有些教師只是單純對學生進行了分組,但是沒有考慮組內成員的實際水平是否匹配,沒有達到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其次,就是教學組織過于單一,只能局限在實驗場地中,沒有充分利用身邊更多有價值的資源。
二、強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重視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是一種比較機械化的教學方式,現(xiàn)今教學人士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積極的轉變,教師要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挖掘學生潛能,適當做出一定的指導。例如在帶領學生進行“測量水溫”的實驗活動中,教師應讓學生自主獨立完成,然后再根據(jù)學生的實踐過程指正學生的錯誤,給學生提出改正建議。就像有些學生都會把測量順序顛倒,先測量熱水然后在測量冷水,這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正確的測量順序,讓學生知道如果按照自己的錯誤順序進行,得到的結果是有很大誤差的,不具備精準性。在這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是一個監(jiān)督者、指引者,具體的實驗細節(jié)、課堂總結、提問和發(fā)言都是在教師指引下學生獨立完成的,這在很大程度了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2]。
(二)創(chuàng)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小學教學中,由于資源、設備有限,很多實驗不能得到實際操作,目前大部分學校已經(jīng)配備了電子教學設施和數(shù)據(jù)資源庫,老師可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改善教學方式,提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比如通過多媒體教學,用相關實驗視頻向學生展示操作過程和其化學反應,讓學生得到較為直觀的理解,吸引學生注意力,延伸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通過多媒體這種新穎的教學工具,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樯鷦有蜗蟮膱D畫、視頻,在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上科學課。
(三)鼓勵學生進行實驗總結
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整體實驗活動的歸納總結,可以用文字表達也可以用口頭語言進行匯報。例如在進行高錳酸鉀溶解實驗時,整體實驗活動都要使用專業(yè)的實驗工具進行,教師引導學生給燒杯灌水,然后把高錳酸鉀藥品投進燒杯里,同時要告誡學生不要直接上手接觸,投入高錳酸鉀以后,用玻璃棒攪拌均勻,讓學生觀察溶解過程和顏色變化。在完整的實驗活動結束以后,讓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報告,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原因以及有關的注意事項等內容[3]。例如在這個實驗中,最需要重視的就是在接水時不要打濕高錳酸鉀藥品,這會影響其溶解速度。其次,因為學生年齡小、貪玩好動,教師一定要關注安全問題,提醒學生輕拿輕放,給學生講明進行安全實驗的注意事項和正確流程等,讓學生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最后,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臨危不亂的品質,傳授給學生一些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常識,在保障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實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大力實施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各項指標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學要求不斷提高。教師不僅僅要重視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積極探索、研究更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重視培養(yǎng)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谷海波.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5, 12(9):195-195
[2]鄭樹人.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 新課程(小學), 2015(11)
[3]陸光明.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