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騫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讓學生們活躍起來,首先就需要對教學情境進行改革,從開始階段就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具體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把新的教學理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可以采用趣味引導法,在每堂課開始前任課老師先給學生們講解一個和課堂內容相關的一個故事或者事例,從而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講解這些故事或者事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積極討論該事件并參與到互動教學過程中,最終可以讓學生們創(chuàng)新思維和主動性得以培養(yǎng),逐漸發(fā)揮出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進而在無形之中將新的教學理念引入到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讓課堂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眾所周知,在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興趣可以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將學生們的注意力和想象力集中起來,大大促進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需要盡可能地去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們的思維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避免老師照本宣科讓學生們死記硬背的現象發(fā)生,這樣將會讓學生逐漸散失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嚴重時還可能產生厭倦心理。如果使用上面所說的教學方式,將會很難讓學生們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為此,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教師首先需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主動性打下良好基礎。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那些抽象的概念運用比喻或者類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便可以深入淺出地對該知識點進行闡述,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而在學生掌握一個知識點后,就會有一定的成就感,這種感覺便會促進其學習新的知識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各大感官,讓學生們對課堂內容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最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還需要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活動,例如知識競賽、課堂討論等,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親身體驗一些課堂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們放飛自我,從而在實踐中掌握知識點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要想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自主化學習,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有教師的教學方式得到改善,才可以讓學生們充分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成為學生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自我探究的平臺。
為此,教師首先就需要創(chuàng)建一些比較生動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該類型的課堂中增加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例如在教師教授“維護祖國統(tǒng)一”該課程時,可以使用多媒體來播放收復澳門和香港時的情境,讓學生們切實體會到祖國的強大,并且同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其次,老師在上課過程中要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這便可以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同時,老師應支持學生們獨立思考,各抒己見,為學生們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進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最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還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該門課程的教學要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取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來進行分析,這樣才能便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在講解“網絡的利與弊”課程時,可以引用學生沉迷于網絡,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例子,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這種現象,使學生們自己意識到網絡的一些弊端,自覺抵制不良網站。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課堂中應該及時關注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并將其巧妙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這樣便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該門課程不再僅僅是一門考試課程,其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這些感性的東西與理性知識相結合,通過一定的分析將課程中的內容巧妙地傳授給學生。
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需要在課堂中營造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老師可以讓學生多進行閱讀思考和小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積極思考,促發(fā)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在討論過程中老師需要把握好整體的方向,保證整體的方向是積極向上的,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程的活動,同時在課堂中積極聯(lián)系現實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讓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討的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yǎng)出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海世智.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7(28):14-15.
[2]顧盼盼.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凸顯策略[J].考試周刊,2017(60):142.
[3]倪振英.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J].中外交流,2017(25).
[4]王蕓.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措施[J].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