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潔
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指出 "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情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從制定活動目標、把握活動形式、注重活動過程、延伸活動范圍四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有效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指出 “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情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知識學習和能力發(fā)展的關系、語言操練與語言運用的關系,使課堂活動更有效。筆者結(jié)合三年級英語Colours教學實踐從制定活動目標、把握活動形式、注重活動過程、延伸活動范圍四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一、制定活動目標
《課標》指出,“活動要有明確的交流目的、真實的交流意義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因此,制定確實可行的活動目標能有效的控制活動的全過程,防止活動的隨意性,確?;顒拥男б婧唾|(zhì)量。
(一)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相互依存,互為聯(lián)系,融為一體。過程與方法支撐著知識與能力的學習與提高;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受控并影響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在Colours課時教學活動中,活動目標如下:1、 學習關于顏色的單詞:red, yellow, pink, green, purple, orange, blue,white,black,brown 2、能聽懂詢問顏色的句型What colour is it?并能運用 Its….的語言結(jié)構描述顏色。3.讓學生學會簡單的顏色調(diào)配,喜歡五彩繽紛的彩色世界。
(二)關注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在活動中學生圍繞What can you do ? 你能用語言去干什么?進行系列活動。在活動設計中,知識與能力的設計是重點,過程與方法的設計是難點。本課教學重難點為:在活動過程中能聽、說、認讀十個顏色的單詞,并熟練運用所學顏色單詞和句型,對身邊的事物進行簡單描述。因此,教師在活動設計中,不能對所有內(nèi)容都平均用力,活動設計要精,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如果活動內(nèi)容過多,進行重復性活動,學生就會感到疲憊,較容易走神,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二、把握活動形式
《課標》指出“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因此,采用形式多樣的活動,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一)動靜結(jié)合,張弛有度
小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師活動中應多采用TPR、游戲競猜、唱歌等活動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獲得有效信息。但是,教師在一堂課中要有意安排短時間的平靜狀態(tài),為學生獨立思考留下空間。如,Colours課時教學活動中,教師播放“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呈現(xiàn)各色小星星,創(chuàng)設《爸爸去哪兒》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們靜一靜,學習各種顏色的英語單詞和句型。然后通過游戲競猜,尋找各種顏色的寶盒,完成聽說練習。學生通過猜一猜,找一找活動,動靜結(jié)合,張弛有度,有效學習。
(二)學科整合,兼容并蓄
活動應該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與聯(lián)系,兼容并蓄,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顒又羞M行英語和音樂、美術課整合,讓學生唱英語歌曲Rainbow,唱到哪種顏色就畫哪種顏色的彩虹條,最后完成彩虹圖。
(三)循序漸進,梯度上升
活動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時間和空間的因素,教師要發(fā)揮組織、引導和調(diào)控作用,注意活動從易到難。如在學生完成彩虹圖后,用調(diào)色盤將兩種顏色進行配色活動,鞏固所學單詞和句型。如,Red and yellow is orange.這樣的活動循序漸進,由一種顏色,過渡到兩種、再由兩種混合過渡到第三種,語言運用層層深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循序漸進,梯度上升。
三、注重活動過程
《課標》指出“活動應該有助于學生學習用英語做事情,特別是用英語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表達簡單的個人觀點和感受,從而提升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币虼?,在活動中要讓學生通過參與、體驗、探究、評價,關注學習的過程。
(一)自主獨立學習
學生自主獨立完成活動任務,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獨立思考、不依賴他人的學習習慣。如,在聽音涂色環(huán)節(jié),每個孩子都集中注意力去聽、找相關顏色的彩筆、最后涂色,完成作品。
(二)小組合作探究
對于獨立個體難以完成的任務,就需要小組合作探究,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效開展活動,才能閃爍集體智慧的火花。如,讓學生拼“水果沙拉”活動,就需要小組合作,拼一拼、擺一擺,進行簡單描述,各小組比賽最佳創(chuàng)意獎。
(三)科學多元評價
活動過程中,采用師評、自評和互評相結(jié)合的評價方式,結(jié)合課堂評價表,對小組和學生個體的學習習慣、活動參與度、知識掌握度等進行口頭和書面評價,達到評價的及時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四、延伸活動范圍
(一)查找學習資源
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雜志、書籍等學習資源,學習有關顏色的其他詞匯、短語和句型。如,Green hand 新手,Black tea 紅茶。
(二)制作活動小報
課后小組活動制作有關顏色的歌曲、兒歌、短文的小報,掌握更多關于顏色的課外知識。
(三)角色表演短劇
學生可以根據(jù)課本故事,進行角色扮演,表演課本劇,下節(jié)課登臺表演。
總之,教師遵循小學生認知水平前提下,結(jié)合生活實際,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