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
摘要:古典詩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抹亮麗的彩虹,在我中華文明幾千年的詩歌王朝里,歷史曾鋪陳出眾多璀璨的詩歌瑰寶,并涌現(xiàn)出眾多才華橫溢的詩人以及眾多的詩歌派別,可以說歷史賦予了詩歌以真實感,而詩歌則給予了歷史閃耀的光環(huán)。徜徉在詩歌的王朝本身就是對歷史的再度審視,我們以敬畏的目光注視著先輩們走過的足跡,這些遺留下來的經(jīng)典成為了我們民族的驕傲,熱愛它,欣賞它,傳承它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精神向往,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古代詩歌的教學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此過程中,該如何將這份寶貴的遺產(chǎn)發(fā)揚光大是我們悲歌教育者該去思索的問題。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
古典詩歌鑒賞一直以來都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投入最小的精力來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地提高和發(fā)展。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古典詩歌鑒賞教學水平呢?
一、高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現(xiàn)狀
(一)“應(yīng)試”主導教學。
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逐步深入推進,但在很多學校,古典詩歌教學仍然呈現(xiàn)出凝滯的狀態(tài)。在教學中,語文教師以高考為教學目的,一味地要求學生走模式化:“文體介紹—文學常識梳理—逐字逐句翻譯—藝術(shù)特色分析”,并督促學生背誦名篇名句。
(二)忽視學生的感悟體會。
在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拿著教案照本宣科,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存在,對古典詩歌逐字逐句串講,老師講得多,學生感悟得少,讓最空靈、最美的詩詞變成枯燥的字符,失去了詩詞原有的魅力。例如,某教師在講杜甫的《登高》時,首先讓學生齊讀全詩,然后對作者杜甫做介紹: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他為“杜拾遺”、“花溪老”,又稱“杜工部”;其詩歌達到了我國古典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頂峰,他的詩風雄渾奔放、沉郁頓挫,后人稱他的詩為“詩史”,稱其為“詩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老師一邊乏味地介紹,一邊不停地叮囑學生做好筆記。如此一來,學生對作者杜甫沒有敬佩之情,還覺得很無趣,內(nèi)容太煩瑣。然后,老師再拿起教案,讓學生站起來逐句詩翻譯,重點的字詞解釋囑咐學生做好筆記背下來。最后,教師進行藝術(shù)特色的講解,似乎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課堂時間里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部灌輸給學生。這種枯燥、沒有美感的教學,導致古典詩歌教學失去了初衷,也加大了學生學習的負擔,使學生失去對古典詩歌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古典詩歌更加晦澀難懂,始終無法走入詩歌美的意境,學習效果也事倍功半。因此,尋找一條正確地、合適的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策略就顯得勢在行。
二、高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的措施
(一)重視誦讀,感受情境。
中國古典詩歌具有文字美、韻律美、情感美的特點。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從古到今都在用誦讀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來學習古典詩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說:“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币髮W生“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表達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梢娦抡n標對古典詩歌教學的目標做了更明確的界定,要求教師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習慣。而指導誦讀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讓學生通過感官,把文字表層的意思和它內(nèi)在的含義溝通,從而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全篇的節(jié)奏張弛有度,情緒渲染恰到好處。描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婉轉(zhuǎn)流暢—冷澀艱難—漸低休止—高潮迭起、樂聲大作—戛然而止”。指導朗讀時,“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需讀得自然流暢而圓潤;“幽咽泉流冰下難”又讀得頓挫維艱;“凝絕不通聲暫歇”琵琶女的情緒達到高潮,樂曲休止中蓄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再次體現(xiàn)琵琶女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樂曲結(jié)束,再用舒緩的語調(diào)低吟“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表現(xiàn)出人弦俱寂、冷月無聲的藝術(shù)境界。又如,指導朗讀曹操的《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边@幾句描寫曹操的愁,可以讀得低沉,讀出蒼勁悲涼之感?!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眲t可以讀得瀟灑豪放,讀出一代英雄曹操求賢若渴、胸懷博大坦蕩的心跡。在朗讀中慢慢地理解感受曹操對人生苦短和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想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不斷刺激學生的情感,加強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還能引發(fā)學生與作者的共鳴。
(二)借助多媒體,感受意境。
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表現(xiàn)在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涿兰~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環(huán)境的重要條件之一,積極的興趣是獲得認識、發(fā)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zhì)?!彪S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發(fā)展,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引入了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以其圖文聲并茂的特點,充分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中國古典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意境營造的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激發(fā)學生透過文字去欣賞這幅圖畫,多媒體無疑是教師展現(xiàn)這些詩詞圖畫的最好平臺。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時,可以配樂朗誦這首詩,同時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一幅“春、江、花、月、夜”等景物的畫面。這樣學生可以欣賞江潮浩瀚無垠,明月隨潮涌生,月色瀉在花樹上的壯觀畫面,聆聽朗誦者的詠嘆抒情,感受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都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體驗深切的思念之情,每一個學生都仿佛身臨其境。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中應(yīng)引導學生品鑒古典詩歌中蘊含的美好意境、典型的藝術(shù)形象、感人的情懷,讓他們與圣賢為友,同哲人對話,豐富思想,啟迪智慧,開闊胸襟,砥礪心智。讓他們擔負起繼承和傳播中國古典文化遺產(chǎn)的重任,這是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終極目的,也是現(xiàn)代高中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