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娟
濰坊市坊子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濰坊 261200
甲狀腺功能亢進又稱為“甲亢”,是由于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導致機體代謝亢進、交感神經(jīng)興奮,造成心悸、出汗、進食及便次增多等,部分患者伴有突眼、眼瞼水腫等,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文獻報道顯示:甲狀腺素對于機體的糖代謝具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甲亢患者常伴有糖代謝異常,加強患者早期診斷、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從而改善患者預后。研究表明將糖化血紅蛋白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糖代謝異?;颊咧行Ч硐?,能有效地反應患者糖代謝異常狀態(tài),但是該指標在該院效果尚未得到驗證。因此,該課題以選擇2015年4月—2017年11月入院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糖代謝異?;颊?0例、甲亢患者40例和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對象,探討糖化血紅蛋白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糖代謝異?;颊咧械脑\斷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入院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糖代謝異常患者40例,設為合并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5~67 歲,平均(45.36±5.99)歲,病程 1~7 個月,平均(3.41±0.53)個月。選擇同期入院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40例,設為甲亢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6~68 歲,平均(44.92±5.61)歲,病程 1~6 個月,平均(3.39±0.51)個月。選擇同期入院健康體檢者40例,設為對照組,男 20例,女 20例,年齡 18~69歲,平均(45.09±5.60)歲。納入標準:①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診斷標準,且患者均最終得到確診;②均能遵循醫(yī)囑完成相關檢查。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及伴有明顯精神異常者;②合并妊娠期女性或處于發(fā)熱、急性感染等應激狀態(tài)者。該課題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患者及家屬對檢查方案簽署同意書。
合并組、甲亢組入院后日次早晨空腹取靜脈血3mL,對照組體檢當天空腹取靜脈血3 mL,15 min離心,速度為4 500 rpm,完成血清分離后放置在-20℃冰箱中,備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完成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測定,有關操作嚴格遵循儀器操作說明書完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行 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 P 檢驗,采用(±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合并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6.18±0.31)%,高于甲亢組 (5.39±0.34)%和對照組 (5.31±0.32)%(P<0.05);甲亢組與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甲亢合并血糖異常的最佳臨界值5.55%,敏感性72.4%,特異性73.2%,約登指數(shù)0.456,曲線下面積0.807。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患者常伴有糖代謝異常,臨床上以糖耐量降低(IGT),可先于或同時與甲亢發(fā)生或甲亢誘發(fā)其出現(xiàn)。文獻報道顯示:甲亢患者存在糖代謝異常主要是由于甲亢患者對于胰島素敏感性相對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對于并且嚴重者將會影響β細胞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同時,甲亢患者對于腎上腺素刺激反應相對較強,能進一步促進糖原異生與分解,導致內(nèi)生葡萄糖周轉(zhuǎn)增加。近年來,糖化血紅蛋白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糖代謝異?;颊咧械玫綉茫倚Ч硐搿T撗芯恐?,合并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6.18±0.31)%,高于甲亢組(5.39±0.34)%和對照組(5.31±0.32)%(P<0.05);甲亢組與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甲亢合并血糖異常的最佳臨界值5.55%,敏感性72.4%,特異性73.2%,約登指數(shù)0.456,曲線下面積0.807。由此看出:糖化血紅蛋白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糖代謝異常中能獲得較高的診斷效果,能反應患者近8~12周血糖狀況,并且該指標能在任何時間段測定,不會受到患者短期生活方式、運動的影響,能幫助患者早期確診,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
綜上所述,將糖化血紅蛋白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糖代謝異常中效果理想,能更加準確的反應患者糖代謝異常狀態(tài),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彩芳.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在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47):193-194.
[2]周偉.甲巰咪唑治療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療效[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8):1146-1148.
[3]麥子霞,孫曉峰.甲狀腺功能亢進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糖脂代謝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7,38(6):868-871.
[4]白利青,宋娟,高彩云,等.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糖代謝紊亂及胰島β細胞功能異常、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J].海南醫(yī)學,2017,28(2):249-251.
[5]王海燕.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3):80-83.
[6]胡圓圓,葉山東,陳超.糖化血紅蛋白對診斷和篩查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糖代謝異常的意義[J].安徽醫(yī)學,2016,37(11):1333-1336.
[7]王齊,李全雙,陳晨.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果糖胺水平的變化[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6,34(5):647-649.
[8]龍入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3):3191-3193.
[9]程麗紅,賈艷紅.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在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895-896.
[10]陳海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58例護理體會[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12):131-133.
[11]劉佳.胰島素強化治療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療效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57-58.
[12]定臘平,林韜,劉堯,等.老年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20):130-132.
[13]郭洪彥.觀察9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對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