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程
(江蘇省徐州市樹人初級中學 221005)
每個學生都有好壞分辨能力,學生在剛接觸到初中物理教學時,往往不是先聽你對他們在說什么,而是首先觀察和體驗你對他們是什么樣的情感:是尊重還是歧視,是喜歡還是厭惡,真心還是假意等等,然后再決定自己的心扉是否向老師敞開.例如,有一節(jié)課上我讓一個物理上的后進生上臺做一道計算題,她上來一會兒就做好且全對,但底下還有一半同學不會做,這讓我發(fā)現(xiàn)其實她應該是聰明的學生,也許是什么原因讓她在物理中掉了隊,此時我采取課上及時鼓勵她,后來我會經(jīng)常在課堂上讓她回答題目,課后也多幫幫她,深得她的信任后,我和她好好長談了一下,真正的走入她的內(nèi)心,在第一次單元檢測時,她得了優(yōu)秀,這使她一下子體會到了由后進生變成優(yōu)等生的喜悅,后來她在學習物理上越來越有信心.這就告訴我對待學生要有真摯的感情,要“用真心換真心”.
在學生剛接觸物理時,教師就強調(diào)要重視觀察和實驗,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現(xiàn)象以及老師演示的各種物理現(xiàn)象,以及能夠獨立完成實驗的操作、數(shù)據(jù)記錄、分析論證等.因為初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識都是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可見觀察和實驗對于學好物理是十分重要的.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小制作和小發(fā)明.現(xiàn)如今初中物理實驗的落實狀況并不十分理想.從“量”上看,很多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很多學生實驗,小制作,甚至一些演示實驗能不做的就不做了;從“質(zhì)”上看,學生分組實驗的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甚至操作上的小細節(jié)都是教師事先規(guī)定好的,學生只是完全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一些后進生在分組實驗中只看不動手,最后把其他同學的答案抄上就算完成了實驗任務.
為了改變目前初中物理實驗中的弊端,提高物理課堂的實效性,因此除課堂上安排足夠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外,還有計劃、有目的的設置了一些課后實驗和小制作,并要求家長給與支持和配合.例如,利用橡皮筋自制一個簡易的彈簧測力計,并利用鉤碼的重標出自制測力計的刻度,然后利用自制的測力計,測量身邊物體的重力或拉力,這個小制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以及對“彈性范圍內(nèi)”這句話的理解.另外還建議學生利用身邊的一些物品、材料等進行物理實驗.利用身邊的物品做實驗,不但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現(xiàn)象直觀等優(yōu)點,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可以利用礦泉水瓶設計驗證大氣壓存在的實驗,設計液體壓強影響因素的實驗、設計氣體熱脹冷縮的實驗等等.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做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自覺地學習物理.
有一些學生性格活潑外向,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常常很難接受他人的觀點和建議,還有一部分學生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時教師就應當及時地指正和引導,使學生能夠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能夠認真思考他人的觀點,吸取他人意見中的合理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物理教師要更加重視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小組合作探究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通過小組內(nèi)的合作與交流,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精神.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讓學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進行實驗和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并對其進行歸納和分析,由此總結(jié)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該實驗探究中還采用了小組內(nèi)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實驗,例如有實驗步驟的交流討論、有誤差分析的討論、有分析論證的討論等,讓學生獲得了合作交流的體驗.
物理實驗具有形象、生動、趣味等特點,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尤其是物理學困生,讓他們在玩中學物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設計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并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去好好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自制指南針,用一磁鐵在一鋼針上按一個方向摩擦幾次,再用細繩栓在鋼針的中間某一位置,提起細繩讓鋼針能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然后讓鋼針多次轉(zhuǎn)動,鋼針靜止后總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學生會對鋼針為什么會有磁性和為什么能始終指向南北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再例如,瓶吞雞蛋的實驗,準備一個剝了皮的熟雞蛋和一個玻璃的酸奶瓶,雞蛋比瓶口大,放不進去,要求學生不能壓雞蛋,也不能破壞雞蛋,請同學們想辦法,比一比誰的方法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的興趣,最后請想到辦法的同學公布答案,其他同學實驗驗證,實驗過后請同學們思考其中的奧秘,從而揭開大氣壓的神秘的面紗.
教學實踐表明,物理趣味小實驗是物理課堂的有益補充和拓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活動,要適時評價,評價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例如在開展小組探究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學習活動的投入程度,靈活運用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作的意識等方面多角度的進行評價,激勵學生學習.在平時教學中,還應從課堂觀察、作業(yè)、測試、作品展示等方面綜合性的進行評價.有效的評價,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在知識、能力等方面有了怎樣的提高,同時還應通過恰當?shù)姆绞街赋龃嬖诘膯栴}和不足,應以表揚、鼓勵和肯定為主.特別是對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不斷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真正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