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楊樹軍,劉敏,曹怡立,王淑秋,辛誠
(1.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遼寧 阜新 123000;2.國有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林場,遼寧 本溪 117107;3. 國有本溪滿族自治縣田師府林場,遼寧 本溪 117104)
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是我國特有樹種,分布廣泛,有較強的適應性,具有耐干旱、耐瘠薄、喜光等特性,為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造林的先鋒樹種,已成為遼西地區(qū)水土保持的最主要樹種之一。遼西地區(qū)屬半干旱季風氣候,氣候干旱、土壤瘠薄、水土流失嚴重,生態(tài)嚴重失衡。新中國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面積荒山造林工作,油松人工林已逐漸成為遼西地區(qū)森林的主體,對改善當?shù)厣鷳B(tài)氣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迄今為止,大面積油松純林發(fā)揮的作用仍不夠理想,在土壤瘠薄立地已出現(xiàn)嚴重的生長衰退,林分穩(wěn)定性差,很多形成了“小老樹”[2]。目前,遼西地區(qū)油松人工林大部分為30~50年林齡,已達成熟期或近熟期,進入更新階段,按照“新林業(yè)”理論和 “近自然林業(yè)”思想,應首選天然更新的方式。天然更新的成本低,林分穩(wěn)定性強,生態(tài)效益高等優(yōu)點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尤為重要。目前,針對油松天然更新的人工促進措施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采用固定標準地觀測方法,對不同疏伐密度對油松天然更新的影響進行研究,旨在探索人工措施對油松天然更新的促進效果,以期為半干旱地區(qū)油松人工林的科學經(jīng)營奠定技術基礎。
研究區(qū)位于遼寧省阜新市阜新縣,該地區(qū)位于遼寧省西北部(121°01′—122°56′ E,41°01′—42°56′ N),屬暖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均氣溫7.8 ℃,年均降水量450~540 mm,年蒸發(fā)量約為降水量的3倍,無霜期154 d;土壤以淋溶褐土、草甸風沙土為主,部分棕壤土。植被類型以溫帶旱生植物為主,鄉(xiāng)土植被以蒙古櫟、山里紅、春榆、胡枝子、隱子草等群落為主,人工植被以油松、刺槐水土保持林,樟子松、楊樹防風固沙林為主[3]。
2.1油松母樹林不同疏伐密度對油松天然更新影響
調查在林齡42年生的油松林內進行,油松母樹林密度為1 533株hm-2,分別選設對照(CK)、標地Ⅰ、標地Ⅱ和標地Ⅲ,2011年進行留優(yōu)去劣疏伐,疏伐后保留株數(shù)標地Ⅰ為796株hm-2、標地Ⅱ為721株hm-2,標地Ⅲ為360株hm-2。2015年對選設的油松對照(CK)、標地Ⅰ、標地Ⅱ和標地Ⅲ進行標準地內1~5年生天然更新幼樹(苗)株數(shù)調查。以標準地西南角為原點(0,0),自南向北為x軸,自西向東為y軸,采用相鄰網(wǎng)格法將樣地劃分為n個1 m×1 m的網(wǎng)格,并按照網(wǎng)格的順序,對每個網(wǎng)格進行坐標矢量化;在樣地內沿對角線方向選取m個網(wǎng)格進行更新幼樹抽樣調查,確保取樣網(wǎng)格的比例占對角線網(wǎng)格比例的10%以上[4]。并進行更新幼樹密度統(tǒng)計(圖1)。
圖1 調查樣方分布示意圖
2.2油松母樹林下天然更新幼樹不同疏伐密度對更新幼樹生長狀況的影響
調查在林齡45年生同一郁閉度的母樹林內,在同一立地對林下天然更新的幼樹,分別設立對照(密度61 250株hm-2)和處理(密度為66 650株hm-2)標準地,面積5 m×5 m,兩次重復。2014年進行疏伐處理,疏伐后密度為7 800株hm-2,調查對照(CK)及處理標準地內天然更新幼樹的年齡、地徑和樹高,2015年對標準地內不同年齡天然更新幼樹地徑、樹高進行復測,并對同齡天然更新幼樹年生長量進行對比分析。
3.1不同疏伐密度對油松天然更新的影響
42年生的油松母樹林,進行疏伐后,不同疏伐密度油松母樹林下天然更新狀況為:原始密度1 533株hm-2的母樹林內無更新幼樹;疏伐后標地Ⅰ、標地Ⅱ和標地Ⅲ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表1),幼樹長勢較好。
表1 油松母樹林不同疏伐密度天然更新調查表
油松天然更新狀況和母樹林密度有密切關系[1],在低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樹數(shù)量增加。在高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樹數(shù)量沒有明顯增加或無更新的變化規(guī)律和特征。
3.2不同疏伐密度對天然更新幼樹生長狀況的影響
對油松母樹林下天然更新幼樹進行疏伐密度處理,表明疏伐后,處理與對照相比,地徑和樹高都有明顯增長(表2),年均生長量分別為對照的2.6倍和1.4倍,說明油松在更新密度較大情況下進行疏伐有利于更新幼樹的生長。
表2 疏伐前、后更新幼樹地徑、樹高年生長量對比表
4.1油松天然更新狀況和母樹林密度有密切關系,在低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樹數(shù)量增加。但是,在高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樹數(shù)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更新幼樹年齡也表現(xiàn)出相對集中的特征或無更新。
4.2對油松母樹林下天然更新幼樹進行不同疏伐密度處理,疏伐后天然更新幼樹地徑和樹高都有明顯增長,油松在更新密度較大情況下進行疏伐有利于天然更新幼樹的生長。天然更新幼樹密度大,受各種生態(tài)條件的影響,易造成天然更新幼樹干枝及死亡等現(xiàn)象發(fā)生,建議天然更新幼樹密度大的地方,進行冬季凍坨移植或雨季移植,充分發(fā)揮天然更新幼樹的經(jīng)濟生態(tài)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明國,趙偉浩,殷有,等.采伐方式及整地對半干旱地區(qū)油松天然更新的影響[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9,40(3): 313-317
[2] 趙玉梅.遼西地區(qū)油松人工林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管理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5(2):54,59
[3] 白國華.阜新地區(qū)主要楊樹品種抗寒抗病蟲性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7(5):42-43
[4] 劉淑玲,宋鴿,劉敏,等.章古臺沙地赤松人工林土壤種子庫及天然更新特征[J].防護林科技,20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