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祥偉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快速性心律失常,英文簡稱RA,其特征主要可表現(xiàn)為竇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房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等,而臨床表現(xiàn)主要可表現(xiàn)為心悸、胸悶、頭暈、黑矇、心力衰竭、休克等,是導致心臟病患者反復住院的主要原因,而對快速性心律失常進行有效治療也就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1]。而在本文中,就從我院選取66例快速性心律失?;颊哌M行了研究,分析了伊伐布雷定的治療效果,報告詳情如下。
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從我院選取快速性心律失?;颊?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53到72歲,平均年齡為(65.87±6.90)歲;觀察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51到72歲,平均年齡為(66.79±6.80)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爾進行治療,而在觀察組中則采用伊伐布雷定聯(lián)合琥珀酸美托洛爾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中琥珀酸美托洛爾采用口服治療,一次47.5 mg,一天一次。觀察組中在應用同等劑量琥珀酸美托洛爾的基礎上加用伊伐布雷定,一次5 mg,一天兩次。
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SPSS 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較高,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94 %,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1.8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完成后,兩組患者的血壓以及心率均有所降低,且對照組差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觀察指標(±s)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觀察指標(±s)
組別 n 時間 心率 收縮壓(mm g)舒張壓(mm g)H H(次/min)觀察組 33接受治療前 142.82±31.57 136.75±14.58 89.97±13.05接受治療后 86.05±17.51 105.29±14.06 73.60±12.52對照組 33接受治療前 140.80±30.29 135.72±14.60 89.90±12.57接受治療后 95.87±15.73 112.19±14.06 81.63±11.80
在臨床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有被稱之為心動過速,是對心血管疾病的發(fā)展和預后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的因素,也是一種在心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而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癥在近幾年的發(fā)病率明顯有所上升,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也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為此,對快速性心律失常進行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伊伐布雷定是一種竇房結(jié)起搏電流抑制劑,不僅可降低患者心率,而且可減少心臟做功[2]。而將伊伐布雷定應用與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療過程中,因為伊伐布雷定是一種具有高度特異性的離子通道阻滯劑,即伊伐布雷定進可與鈉、鉀混合電流構(gòu)成的If,并且伊伐布雷定所作用的If和特異性的HCN通道與心律失常存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3]。而從本文的研究結(jié)果也看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明顯較高(P<0.05);在完成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以及心率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聯(lián)合應用伊伐布雷定及琥珀酸美托洛爾的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紀禹同,湯寶鵬.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應用[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5,29(04):345-347.
[2] 韋雪鋒,周賢惠.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7,31(03):197-199.
[3] 馬奎影,侯春霞,邱祥春.伊伐布雷定的臨床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9(03):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