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紹華 ◆鄢志超
內容提要: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事業(yè)未來的接班人,是稅收的創(chuàng)造者和依法治稅的傳承者,加強青少年稅法宣傳教育意義重大。近年來,我國稅務部門及教育機構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青少年稅法教育實踐,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文章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入手,探尋背后的成因以及可行的解決之道,以期對我國青少年稅法教育發(fā)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事業(yè)的接班人,是未來的稅收創(chuàng)造者和依法治稅傳承者,加強青少年稅法宣傳教育意義重大。基于此,近年來全國各地在稅收宣傳中紛紛將青少年學生群體作為一個重點,進行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稅法教育實踐。通過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有步驟、有層次、有特色的宣傳教育,為依法治稅和誠信納稅營造了良好氛圍。綜合來看,我國青少年稅法宣傳教育以校園為主要場所,結合青少年受眾特點及心理狀態(tài),在宣傳教育內容、形式等方面都進行了有價值的探索創(chuàng)新。
比如,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青少年稅法教育是近年來的一個新興手段。2017年8月,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指導下,青少年稅法學堂網(wǎng)站正式上線。該網(wǎng)站以讓全國大中小學生學習稅法知識、樹立正確的納稅觀念為宗旨,通過網(wǎng)絡普及推廣優(yōu)質稅法教育資源,利用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網(wǎng)絡普法活動、青少年普法刊物等載體,采取制作稅收知識視頻、繪制漫畫解讀稅收和組織征文活動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了稅法普及教育的覆蓋面和參與度。
教材編寫與出版也是青少年稅法教育的重頭戲。如中央財經大學稅收教育研究所與國家稅收法律研究基地共同組織編寫了《青少年稅法知識讀本系列叢書》,叢書以學齡前兒童、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高中生、大學生高考擇學和社會擇業(yè)應知應會的稅收知識為切入點,以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為依據(jù),通過實踐式、體驗式、參與式教育,讓青少年稅法宣傳教育活動更給力,更有效。
此外,近年來各地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稅法進校園”實踐活動。如北京市密云區(qū)地方稅務局于2005年與區(qū)教委、區(qū)內第一小學合作創(chuàng)辦了北京市首家少年稅?!茉粕倌甓愋?。稅校以學校課堂教育為主要渠道,以社會實踐為重要內容,由稅務干部和學校教師共同擔任“稅法講師”,開展智能互動、寓教于樂的稅法普及教育。2018年稅收宣傳月期間,重慶國稅開展了“當一天稅官”換位體驗。通過換位體驗、生動活潑的稅收動漫、通俗易懂的稅收知識課堂、“我眼中的稅收”主題繪畫等活動,讓學生感知稅收、體驗稅事。新疆昌吉州稅務部門開展了“皮影文化進校園,稅收宣傳入童心”活動,將稅收故事融入皮影戲當中,讓師生在學習稅收知識的同時充分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力量。廣西桂林高新區(qū)稅務部門開展了“五位一體”稅收宣傳進校園活動,舉辦了集文藝演出、稅收政策宣講、稅收扶持“雙創(chuàng)”動漫短劇、知識搶答和稅收倡議等多個項目為一體的稅收宣傳活動。在輕松的氛圍中將最新的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及增值稅等稅收政策傳達給了參與活動的企業(yè)與在校師生。
從理論上而言,青少年稅法教育與一般的稅法教育最突出的不同就是對象的特殊性。青少年作為稅法教育對象的獨特性,具體表現(xiàn)在兩方面:第一,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心理上具有不同的特點,其接受能力、選擇偏好以及行為方式都與成年人顯著不同,因此應當采取與一般稅法宣傳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二,青少年內部各個年齡段也呈現(xiàn)出各自不同的特點,從幼兒到大學生,年齡跨度很大,因而也應當對不同年齡的受眾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雖然各地針對青少年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稅法教育實踐活動,但是,應看到部分實踐在遵照理論指導的同時,忽視了青少年本身具有的特點,造成了實踐與理論脫節(jié)的問題,最終影響了青少年稅法教育的效果。
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應該是自上而下推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根據(jù)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和效果不斷加以改進。目前,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缺少頂層設計,缺乏全國性與長期性計劃;缺乏教育部門、法治部門與稅務部門的協(xié)調合作機制;教育形式主要為各個地區(qū)嘗試性開展的中小學稅收法治教育,開展的范圍、形式、內容不一,教育水平與效果參差不齊。
青少年稅收法治意識的形成和鞏固是一個長期、動態(tài)的過程,需要根據(jù)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開展教育。目前,有的地區(qū)將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集中在小學階段,有的地區(qū)則集中在中學階段,尚未形成覆蓋青少年成長各個階段的教育體系。而且青少年處于快速成長時期,高、中、低年級學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能否根據(jù)青少年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認知能力、學習水平、接受形式等,準確設置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稅收法治教育課程,將直接影響教育效果。
青少年稅法教育存在課時少、師資缺、教材不健全的困難。如何將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加入學生課程,在不影響學生正常的課程安排、不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保證學習效果,需要綜合調研、妥善處理。開展稅收法治教育,還需要有懂得稅收知識的老師和專業(yè)的教材。培養(yǎng)師資隊伍和編訂教材工作需要借助教育、法治、稅務等多個部門的力量,存在一定挑戰(zhàn)性。
具體地說,教材“少、淺、空、錯”的問題表現(xiàn)如下:一是涉稅內容明顯偏少,與稅收在國家治理中所處的重要地位明顯不符。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思想政治課初中、高中教材中,唯有高中教材的第三單元第八課“財政與稅收”一章涉及稅法教育的內容,且僅有“征稅與納稅”一節(jié)。二是內容淺顯,缺乏科學的學理基礎?,F(xiàn)行初高中思想政治課僅僅將稅收的一些最為淺顯和基本的知識納入了教育系統(tǒng),只是羅列了一些當下正在開征的稅種和政策,并未吸納當代稅收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內容偏“空”,抽象性、概括性概念多,缺少與青少年生活、閱歷關系密切的具體稅法教育內容。四是教材中的涉稅知識陳舊滯后。2009年就已被“逃避繳納稅款罪”所代替的“偷稅罪”概念,至今依然存在于部分教材中。而且當下中學教材中涉稅知識片面地強調征稅權力的同時,淡化了征稅一方的責任;忽視納稅人權利的同時,夸大了納稅一方的義務。
青少年稅法教育要達到預期效果,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對接,讓理論指導實踐落地,讓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成果??梢詮囊韵氯齻€方面入手:首先,應當注重夯實理論基礎,集思廣益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青少年稅法教育是法學、經濟學、教育學等各個學科兼容并蓄、共同發(fā)展的交叉領域,是一片具有理論創(chuàng)新價值的熱土。因此,應當著力研究青少年稅法教育的理論基礎,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出發(fā),相向而行,匯聚各個學科的力量,共同助力我國青少年稅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還應當大力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用前沿的科學理論,指導我國青少年稅法教育發(fā)展。其次,在實踐過程當中,應當遵循理論的科學指導,不能想當然地盲目實踐。在面對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時,應當時刻充分地考慮到其心理、行為、思維的特殊性,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順勢而為,以達到稅法教育的目的。最后,還應當注重實踐過程當中經驗教訓的總結,成功的經驗要總結推廣,失敗的教訓要反思溯源,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實踐過程當中的經驗教訓轉化為理論,進一步指導未來的青少年稅法教育工作。
首先,應當建立“要我學”到“我要學”的理念。對學齡前兒童、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小學生、初中生因勢利導,利用過程體驗式、探究啟發(fā)式教育活動,激發(fā)孩子們探究問題和學習知識的熱情。
其次,應當建立“漸近性教育”和“長期性教育”的理念。對高中生、大學生的稅法教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從稅收常識著手、以樹立納稅意識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關注意識、學習意識和遵從意識,提高學習興趣,進而樹立一個長期受熏陶和終身受教育的理念。
最后,應當建立“學了什么”到“學會什么”的理念。無論是對學齡前兒童、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大學生的稅法宣傳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學習稅收法律、法規(guī)知識上,更重要的是著眼于意識培養(yǎng),無論在高考擇學或者大學選擇專業(yè)乃至選擇人生專業(yè)目標方面,對稅收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建議國家稅務總局建立專門的青少年稅法教育指導委員會統(tǒng)籌領導青少年稅法教育工作,并將司法部門納入指導委員會的合作單位,發(fā)揮其法治宣傳教育經驗與優(yōu)勢,指導制定青少年系統(tǒng)學習稅收知識方案,提高全社會對稅收宣傳教育的關注度,以建立健全青少年稅收宣傳教育常態(tài)化機制。同時,建議由稅務專家、法學專家與教育專家聯(lián)手,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層面明確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的目標及評價體系,確保教育成果。要跳出“教育、中國、當下”三個意識的束縛,從國家、未來、世界以及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去思考青少年稅法教育的目標,并從青少年的行為心理規(guī)律出發(fā),設定科學、多層次的青少年稅法教育體系。
稅法教育不僅要抓早,而且要適時抓巧,根據(jù)少年兒童和青少年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特點循序漸進,將知識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相結合。在學齡前和小學階段,重點是稅法啟蒙教育,讓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稅法;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了解稅法常識;在高中階段推動稅法知識教育,讓學生了解稅法的性質與功能;在高等教育階段,針對普通專業(yè)大學生,重點推動稅法制度教育,讓學生掌握稅法制度體系,能將稅法運用到自身學習工作生活中。
稅法教育還要從細處著手。少年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面向少年兒童和青少年的稅法教育要適應其年齡特點,從更加細微的方面著手,從他們學習生活的具體場景出發(fā),寓教于樂,生動活潑,用循循善誘的方式,用春風化雨的講述,將誠信品格與納稅遵從相融合,將道德修養(yǎng)與法治意識相統(tǒng)一。
稅法教育還要從方法上突破,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要把稅法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的稅法宣傳教育。國民教育體系意味著稅法教育要“進學?!保惙ń逃煌谝话愕闹R教育,和國家建設、城市發(fā)展、家庭生活緊密相關。稅法教育要創(chuàng)新方式,通過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漫畫、動畫、讀本等多種新媒介體現(xiàn),深化稅法教育的實際效果。
要盡快改變青少年稅法教育教材內容中的“少、淺、空、錯”的問題。一是要增加青少年稅法教育內容,凸顯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地位。二是要引進最新的稅收研究成果,更新陳舊的稅法教育內容,豐富現(xiàn)代稅收學知識。三是要盡快淘汰嚴重滯后的涉稅知識。要增加納稅人權利保障方面的內容;既要強調稅法權威與強制的一面,也要增添稅法合意性、公正性方面的內容,還要引導青少年對征稅權力合法性問題的思考。同時,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稅法教育內容方面,要探索和倡導開放性教育及教學的新形式,培養(yǎng)青少年做一個合格公民的稅法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