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楠
【摘要】目的 觀察養(yǎng)營消斑飲治療尋常型銀屑?。ㄑ镒C)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共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對照組給予白凡士林及消銀顆粒治療,觀察組給予白凡士林及養(yǎng)營消斑飲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結果 經(jīng)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組治愈29例(占59.18%),顯效9例(占18.37%),有效7例(占14.29%),無效4例(占8.16%),總有效率為91.84%;對照組治愈20例(占40.82%),顯效11例(占22.45%),有效8例(占16.33%),無效10例(占20.41%),總有效率為79.59%。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養(yǎng)營消斑飲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血燥證)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尋常型銀屑?。谎镒C;養(yǎng)營消斑飲;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758.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6..01
銀屑病俗稱為“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病,臨床中常見,按照其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尋常型、關節(jié)型、膿皰型及紅皮病型銀屑病等4種[1],其中尋常型銀屑病以紅斑鱗屑為主要表現(xiàn),伴有皮膚瘙癢感,給患者的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尋常型銀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與免疫功能紊亂存在一定的關系,本病尚無規(guī)范化的治療方案。近年來筆者采用養(yǎng)營消斑飲治療尋常型銀屑?。ㄑ镒C),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7月~2017年6月吉林省長春生修堂中醫(yī)院收治的尋常型銀屑?。ㄑ镒C)患者共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每組49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27例,年齡27~64歲,平均年齡(46.3±4.8)歲,病程5個月~9年,平均(3.9±0.5)年;對照組中男23例,女26例,年齡29~62歲,平均年齡(46.5±4.4)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3.8±0.7)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臨床
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20~65周歲,男女不限。②符合《臨床皮膚性病學》[2]中有關“尋常型銀屑病”的西醫(yī)診斷標準。③符合中醫(yī)學“血燥證”的證候診斷標準[3],癥見皮疹逐漸消退,鱗屑較少,附著較緊,口干渴,咽燥,舌質(zhì)紅等。④排除其它類型的銀屑病,合并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⑤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白凡士林(性狀為半透明軟膏,規(guī)格為500 g/瓶)
適量,每日外涂于病損處;給予消銀顆粒(規(guī)格為
3.5 g/袋,無糖型)3.5 g,每日3次口服。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3.2 觀察組
給予白凡士林(性狀為半透明軟膏,規(guī)格為500 g/瓶)
適量,每日外涂于病損處;再予中藥養(yǎng)營消斑飲治療,藥物組成如下:當歸20 g、雞血藤20 g、蟬蛻15 g、防風9 g、生地黃15 g、麥門冬15 g、白芍15 g、玄參9 g、鱉甲6 g、紫草15 g、桑葉20 g、忍冬藤20 g、生甘草10 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 ml,分2次口服。治療4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治愈:皮損全部消退,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評分減少≥95%。②顯效:皮損消退,且≥60%,PASI評分減少60%~94%。③有效:皮損有所消退,且≥30%,PASI評分減少30%~59%。④無效:皮損無消退,或消退<30%,PASI評分減少<30%,或增加。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t檢驗與x2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jīng)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組治愈29例(占59.18%),顯效9例(占18.37%),有效7例(占14.29%),無效4例(占8.16%),總有效率為91.84%;對照組治愈20例(占40.82%),顯效11例(占22.45%),有效8例(占16.33%),無效10例(占20.41%),總有效率為79.59%。兩組比較,
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3 討 論
尋常型銀屑病與中醫(yī)學“白疕”、“干癬”等病證相類似[4],其病因病機主要是由于病情纏綿,郁熱于內(nèi),熱邪傷血而致血燥,血燥則可生風、化毒,風毒阻滯于皮膚而發(fā)病。筆者針對尋常型銀屑病血燥的病機關鍵,自擬養(yǎng)營消斑飲一方,方中當歸、雞血藤補血活血,蟬蛻、防風祛風止癢,生地黃、麥門冬、白芍、玄參、鱉甲、紫草滋陰養(yǎng)血,清熱解毒,桑葉、忍冬藤、生甘草清熱解毒,生甘草又可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具有養(yǎng)陰血、潤血燥、祛風邪、止瘙癢之效,標本兼顧,效果滿意,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銀玲,陳 力.中醫(yī)內(nèi)外合治治療尋常型銀屑病驗案1則[J].中醫(yī)藥導報,2016,22(16):113-114.
[2] 張曉杰,李偉寧,王雅慧,等.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17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5,31(12):14-17.
[3] 馬科黨,祁戰(zhàn)濤.中醫(yī)辨證與辨病結合治療銀屑病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5,33(9):128-130.
[4] 李威威,李光杰,楊 華,等.銀屑病中醫(yī)證候及辨證論治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3(3):138-139.
本文編輯:吳 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