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嬌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師生關(guān)系。傳統(tǒng)教學一直認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認為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特別強調(diào)教師教與學生學,而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很少提及。新課程則強調(diào),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都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受益者。本文主要圍繞教師之間互動及情感交流闡述了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有利于師生共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 師生互動 情感交流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54-01
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及有效的溝通,可以通過學生的反應情況了解對于當堂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
師生之間多溝通,增強互動性,這樣可以拉進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在課間與學生多溝通,讓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接近的,而是以朋友的關(guān)系開展交流,這樣對課堂的氛圍形成很有效果,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做學生的知心好友。
師生互動是指教師與學生發(fā)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學到知識與技能,實現(xiàn)教學共振,體現(xiàn)合作學習的巨大潛力。[1]
互動式教學有一定的獨特性,是一堂課最具魅力和精彩的地方,這就要求教師除必備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愛心、耐心和感染力。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鼓勵學生們積極思考。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當跳出“框架”與學生一起學習、探討,而不是一味的掌握話語權(quán),一問一答式流于形式。當教師真正放下“為師架子”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與學生一起挖掘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更好的與學生互動,可以在課堂上注意以下幾點:
(一)采用豐富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全班辯論賽,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對升華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很好的幫助。
(二)教師和學生心靈上的溝通與互動,首先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培養(yǎng)出共同的需要和興趣,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生的互動,才是積極的,主動的,有效的。
(三)教師也不能一味的教,學生也不再是一味的被教。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當是”教學相長“,[2]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一起分享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一起體驗成長,師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樣教師就不再是單向的付出,在輕松自在的互動中,促進學生的開展,升華教師的品格。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良好的情感投入,能夠更好地營造課堂氛圍,利于學生發(fā)展以及教師教學,而且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習語文的熱情,領(lǐng)悟語文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靜.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互動教學[J].成才之路;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