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洋
【摘 要】傳統(tǒng)媒體時代的新聞內容,都是由專業(yè)的新聞編輯進行編輯。而如今的新聞內容,其質量相比于傳統(tǒng)媒體則有了一定的降低。新媒體的強勢崛起,讓如今的傳統(tǒng)媒體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新聞編輯必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加強自身文學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將其良好地運用在未來的新聞編輯工作中,才能在新的環(huán)境下獲得長遠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新聞編輯 文學修養(yǎng) 提高
對于新聞編輯來說,文學素養(yǎng)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不光能夠將新聞內容編輯得有聲有色,還能讓具備優(yōu)秀文學色彩的新聞內容,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在新媒體時代,激烈的媒體競爭環(huán)境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新媒體時代的語言特點已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新聞編輯將優(yōu)秀的文學素養(yǎng)和當下的語言特點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出符合受眾喜好的新聞內容。
一、新媒體時代的語言特點
1.詞語新穎前衛(wèi)。隨著互聯(lián)網的使用者越來越傾向于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在使用新媒體工具時,更愿意用時下最為新穎前衛(wèi)的詞語來進行表達。這種以新穎前衛(wèi)詞語為主的語言特點,深受年輕群體的青睞。這些新穎的詞語,一種表現形式是在現有詞語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其中的字,來獲得全新的詞義;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在不改變原有詞語的基礎上,憑空附加全新的詞義;第三種表現形式,便是年輕人根據一些有意思的內容來重新造詞,使其帶有新穎的詞義。這三種表現形式便是當今新媒體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新穎詞匯的表現形式,當我們仔細研究這些新穎的詞語,不難發(fā)現如今新媒體時代的語言特點,那就是在網絡中,人們更愿意運用這些新興的網絡用語或詞匯,將語言改變得更為詼諧幽默,很多時候不禁讓人感受到這樣的詞語簡直是“用詞巧妙”。
2.詞語表達自由隨意。如今,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語言表達的特點,不單單是體現在文字上。人們如今已適應了將emoji表情等新穎的符號與文字相結合,從而表達出新的意思的方式。在新媒體時代,網絡的詞語表達可謂越發(fā)地自由隨意,不再像傳統(tǒng)媒體時代對語言表達的仔細推敲。如新媒體的新聞《春運多了新科技,看火車俠如何玩轉貪吃蛇》,這樣的新聞標題,我們如果沒有及時理解出真正的意思,一時間一定一頭霧水,而當我們真正了解到其意思后,就會發(fā)現新媒體在詞語表達上的自由隨意,真的能夠讓受眾感受到耳目一新、過目不忘。由此可見,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不單單是要深入挖掘出受眾感興趣的表達方式,還要找到最合理的方式將這些表達方式更準確地表達出來,以防止新聞出現歧義的情況發(fā)生。這都需要當今的新聞編輯必須具備出色的文學素養(yǎng),從而能夠在文字及表述方面,都能夠更好地完成新聞編輯工作。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加強文學修養(yǎng)的意義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tǒng)媒體,都需要社會向其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于新聞編輯事業(yè)中,但是這些年輕人中,有的人并不在意文學修養(yǎng)的重要性,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積累,最終造成其新聞編輯的工作能力沒有很好的進步。如今的媒體環(huán)境變化非常之快,更需要新聞編輯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進而提升新聞編輯的整體水平。
首先,出色的文學修養(yǎng)幫助編輯增長知識儲備,進而樹立良好的三觀。借助這樣的基礎,編輯便有能力對國家的政策方針做出正確的解讀,從而將其更好地體現在新聞內容中。這樣不僅能夠將國家方針更好地傳遞給受眾,還能夠對穩(wěn)定輿論環(huán)境起到應有的作用。
其次,出色的文學修養(yǎng)能夠幫助新聞編輯豐富編輯的知識,強化自身的思想,進而更好地履行新聞把關人的職責。新媒體時代要求新聞編輯的,不單單是淵博的文學知識,還要有深厚的編輯專業(yè)知識,這樣才能在面對眾多信息源的情況下,憑借對新聞的敏感度來發(fā)現更讓受眾感興趣的新聞內容。出色的文學修養(yǎng)還有助于新聞編輯強化自身的思想,從而更好地履行新聞把關人的職責。由此可見,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編輯加強自身文學修養(yǎng)是尤為必要的。
三、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加強文學修養(yǎng)的途徑
1.編輯應熟讀國學經典。我國的國學經典中,充滿著無限的智慧與文學色彩,國學也是我們國家在文化上的一塊瑰寶。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傳承,那么我們將在文化層面丟掉一大精神命脈。在我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中,也要讓這樣的精神命脈得到良好的傳承,這就需要廣大新聞編輯熟讀國學經典,夯實自身的文化基礎,從而在新聞編輯的文筆上體現出出色的文學修養(yǎng)。在這些國學經典中,新聞編輯不僅能夠學到中華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還能夠獲得不同歷史階段人文的不同理解。 除了對內容的研究外,新聞編輯還能夠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環(huán)境、寫作手法以及個人情感進行一定的研究了解,進而加深對文學內涵的理解。
2.編輯應提升鑒賞能力。文學修養(yǎng)的積累是需要新聞編輯經過長期積累而得來的,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長期對于文學修養(yǎng)的積累,能夠提升編輯自身的鑒賞能力,有利于新聞的編輯工作。新聞編輯如具備較高的鑒賞能力,便能更好地將文字轉變?yōu)楫嬅?,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新聞編輯只有不斷地提升鑒賞能力,才能領略到文章的精彩之處,以及精彩的語言表達。新聞編輯通過這樣長期的積累便可以將其內化成自身的文學意識,作用于新聞編輯工作中。
3.編輯應苦練文學技能。新聞編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苦練自身的文學技能,通過實踐、觀察等方式以提升文學修養(yǎng)。只有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地練習文學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媒體時代新聞內容的編輯工作,從而給受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新聞內容。
四、結語
新媒體背景下,各個媒體對新聞稿件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媒體環(huán)境的競爭日趨激烈,內容至上的原則逐漸受到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強烈支持。新聞編輯只有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將出色的文學功底與新聞的編輯技巧相結合,才能既保障了新聞的真實準確,又能保障新聞內容具備足夠的文學功底,讓受眾更能夠以欣賞的目光看待新聞內容。
(作者單位:營口市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