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茗
《蘭圖》元.雪窗 32.9cm×36cm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蘭花入畫較梅竹要晚,大概始于唐代。兩宋時期,花鳥畫繁榮昌盛。從北宋開始,蘭花繪畫逐漸發(fā)展起來。相傳蘇軾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荊棘,表示君子能容小人。南宋是畫蘭孕育、形成的時期,著名畫家有揚無咎、趙孟堅、湯正仲等。揚無咎(1097-1169),字樸之,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江西南昌人。他善畫水墨梅竹松石,亦畫蘭。其筆墨灑脫,推陳出新,特點是畫后往往加以詩文題跋,形成了詩書畫更加密切結(jié)合的風(fēng)氣,從而把畫家的品德、學(xué)問、氣質(zhì)、藝術(shù)修養(yǎng)都在畫中盡情地表露出來。趙孟堅(1199-1264年以后),宋宗室,字子固,號彝齋,海鹽(今屬浙江)人。宋亡后,他隱居畫蘭,以示清高,并創(chuàng)畫蘭口訣:“龍須鳳眼致清幽,花葉參差莫并頭。鼠尾釘頭皆合格,斬腰斷臂亦風(fēng)流?!逼渥髌饭P致細(xì)勁挺秀,花葉紛披。文征明評曰:“高風(fēng)無復(fù)趙彝齋,楚響汀江爛漫開,千古江南芳草怨,王孫一去不歸來?!贝媸雷髌酚小赌m卷》。
元代文人畫有很大發(fā)展,畫蘭技藝進入成熟、發(fā)展階段,著名畫家有鄭思肖、趙孟、管仲姬、雪窗等。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今屬福建)人,宋亡后隱居蘇州畫蘭。其作品花葉蕭疏,根不著土,多為懸?guī)r下垂之勢。元四家之一的倪瓚為其題詩云:“秋鳳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敝链?,蘭花便成為“忠貞”的象征,故有蘭出“鄭趙(孟堅)”之說。趙孟(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吳興人。他托古改制,主張“作畫貴有古意,蒼古無意,雖工無益。”以筆墨圓潤蒼秀見長,開創(chuàng)了元代新畫風(fēng)。其妻管道升,亦工書畫,擅畫墨竹梅蘭。僧普明(生卒年不詳),字雪窗,以畫蘭著稱,今傳世作品十余件,多藏于日本、美國。
明代的花鳥畫開始向縱深方向發(fā)展,將水墨寫意畫推到一個新的高度。有成就的畫蘭代表人物,有文征明、周天球、徐渭、李日華、陳元素等。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仲,號衡山居士,長洲(今蘇州)人,為吳門四大家之一。其作品構(gòu)圖平穩(wěn),筆墨蒼潤秀雅。他認(rèn)為:“寫生之法,大與繪畫界,妙在用筆之遒勁、用墨之濃淡,得化工之巧,具生意之余,不計纖拙形似也?!逼洚嬇蓚鞑紭O為廣遠(yuǎn)。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天地,又號青藤道人,山陰(今屬浙江紹興)人。其作品粗筆狂縱,豪放恣肆,開辟了大寫意畫派——青藤畫派,充分發(fā)揮了筆墨的表現(xiàn)力。他認(rèn)為“大抵以墨汁淋漓、煙嵐?jié)M紙、曠如無天、密如無地為上”,有“推倒一世之豪杰,開拓萬古之心胸”的氣概,達到了畫蘭史上的巔峰,不愧為一代巨匠。
清代,隨著花鳥畫的進一步發(fā)展,畫蘭名家更多,有朱耷、石濤、金農(nóng)、李、鄭燮、李方膺、汪士慎、羅聘、吳昌碩等。朱耷(1626-1705),別號雪個、個山、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其作品筆墨凝重、圓渾、蘊藉,構(gòu)圖險奇簡略,物象極度夸張變形,主觀情感鮮明突出,惜畫蘭不多。李方(1695-1754),字虬仲,號晴江、秋池、抑園,又號借元主人,南通人,是一位有創(chuàng)造性的畫家。其畫蘭造詣極深,愛畫以風(fēng)雨為背景的蘭竹,用筆縱橫豪放,蒼勁有力,葉勢飄舞,超凡脫俗,且常用題畫詩抒發(fā)其懷才不遇和孤傲之情。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其專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作品筆情縱逸,天姿豪邁,自成一格。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浙江安吉人。他30歲左右始作畫,受任伯年啟發(fā);并吸取徐渭、朱耷等諸家之法,兼以篆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渾厚蒼勁。
現(xiàn)代畫蘭出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局面,幾乎每位名家都可畫蘭。齊白石、蕭龍士繼承了吳昌碩蒼勁古拙之風(fēng),并創(chuàng)出新意。潘天壽、李苦禪和王雪濤等杰出畫家,所畫墨蘭格調(diào)新奇,各有己意,畫蘭水平都是無愧前人的。蕭龍士(1889-1990),名品一,字翰云,安徽蕭縣人。其畫風(fēng)受青藤、八大、吳昌碩等人影響,又拜齊白石為師。其“精究之法,平素潛神苦志,悉心研磨,故下筆落墨,輒饒奇趣……讀其所畫蘭石,灑脫有致,心竊慕之……”潘天壽(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頤,浙江寧海人。他遠(yuǎn)師徐渭、朱耷、石濤等人,近受吳昌碩的影響。其筆墨有金石氣,樸厚勁挺,氣勢雄闊。其題識更是跌宕疏斜,如歌頌蘭的品格,表現(xiàn)一個“清”字,“清如冰雪藐姑仙”;表現(xiàn)一個“幽”字,“忽有幽香尋不得,蘭于石背一花開”,且融詩、書、畫、印于一體,形成獨自風(fēng)格。
《蘭竹石圖軸》清.汪士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