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清
摘 要?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要構(gòu)造生機、活力和諧且具有魅力的語文課堂,所以,老師不能只抓課本,簡單呆板的教學,應當將有趣的活動引入課堂,使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課堂;引入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080-01
一、在表演活動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小學生愛說愛動,模仿能力強,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希望得到師生的掌聲,教師應給學生展示舞臺和空間,例如在學完童話《狐假虎威》一課,我讓學生戴上動物的頭飾來表演課本劇,學生們演的繪聲繪色,課堂氣氛非?;钴S,孩子們在快樂中記住了課文內(nèi)容,深刻理解了故事含義,表演中通過揣摩作品中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有利于學生對故事的深入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也體驗到了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在繪畫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是個難題,學生年齡小,孩子們的理解只停留在詩句表面上,很難體會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如果僅僅是背誦,不能理解,那是對古文化的最大遺憾,把小學生喜愛的簡筆畫引入課堂,將作者的心聲形象化,就能讓學生發(fā)揮充分的想象,如在學習《詠柳》這首古詩時,我先在黑板上簡單畫出柳樹、房子、小河、小山,然后布置活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畫出詩中其他景物,學生讀了幾遍,興高采烈的拿起筆在紙上畫出鮮艷的小花,輕盈的燕子,被微風吹斜的條條柳絲,一幅幅簡筆畫像跳動的小精靈,成為課堂中靚麗的風景線,給課堂增添無窮的魅力,這種活動不僅使學生理解詩意,還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進而對知識進行更好的鞏固,這種教學活動教師何愁學生不能體悟詩情呢?
三、在做手抄報活動中,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
語文教學中,有先進的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但是學生光靠視覺效應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己動手操作,去收集整理資料。提高讀書的熱情,所以我把制作手抄報引入課堂中,如教學詩歌《大自然的語言》,學習這篇課文,我組織學生收集資料,仔細觀察動物,植物有什么語言?有的學生觀察到燕子飛低、螞蟻搬家要下雨、大樹的年齡看年輪,山坡上雪先融化的一面是北等等,教師指導學生實施生活應用,能不能把這些知識積累下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呢?要求學生在小組根據(jù)收集的內(nèi)容,添加圖畫制作手抄報《大自然的奧秘》我把學生們一幅幅圖文并茂,活潑新穎的手抄報貼到班級墻上,吸引著一群群孩子們閱讀,他們獲得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手抄報將課堂內(nèi)容延伸到課外,既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領域,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明顯提高。
四、在朗讀競賽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語感
現(xiàn)在學生普遍不愿意讀書,業(yè)余時間喜歡玩電腦上網(wǎng),可是語文教學重要內(nèi)容就是閱讀,朗讀是提高閱讀的重要手段,聲情并茂的朗讀是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我班開展了爭當朗讀小能手的活動,具體要求是每個學生準備參競作品,可以是課本,也可以是課外書,給孩子們充足的準備時間,評分的標準是語言流利,聲音洪亮,有抑揚頓挫。富有感情,孩子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fā)了,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比賽當中去。
我經(jīng)常利用清明節(jié)、六一、國慶節(jié)等有紀念日子開展專題朗讀競賽,多次競賽訓練,孩子們掌握朗讀的技巧,能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讀得有聲有色,動情的朗讀與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生輕松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快了學生語感的提升,這種競賽方式,收到的預期效果顯著,怎么不叫人欣喜呢?
五、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課本戰(zhàn)爭題材的內(nèi)容距離小學生太遙遠,戰(zhàn)爭死亡對于他們而言是冷冰冰的。因為學生生活在衣食無憂,家長呵護的環(huán)境下,課堂上無論老師怎么精彩的講解,孩子們都無法體會戰(zhàn)火紛飛的艱苦歲月,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英雄人物,讓孩子們眼中呈現(xiàn)戰(zhàn)爭情境圖。清明節(jié)前夕,我組織少先隊員開展《清明祭英模》主題班會,學生身臨其境,內(nèi)心受到強烈震撼,對先烈的緬懷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愛國主義思想深深地扎根在心中,這種課外活動教育不比教師課堂千言萬語效果更好嗎?
六、在生活現(xiàn)象訓練中,使學生學會表達作文內(nèi)容
孩子們寫作文有的話題滔滔不絕,新穎獨特,有的抓耳撓腮,半天才憋出幾句,內(nèi)容空洞沒有新意,追根溯源就是沒有生活素材,平時不留意觀察周圍事情,沒有生活體驗,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把生活現(xiàn)象訓練引入課堂,生活現(xiàn)象訓練就是將一次習作與學生喜聞樂見的某項活動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激情,通過學生參與樂在其中,抒發(fā)真情實感,我們開展了吹泡泡、拔河、跳繩、朗讀競賽等活動.我提醒孩子們注意觀察認為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及人物的表現(xiàn),指導如何寫好敘事作文,通過參加博物館,游覽名勝古跡,指導學生按參觀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有詳有略寫好描寫,景物作文,生活處處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鄙钍亲魑牡奈滞?,只要孩子們熱愛生活,對生活中有一顆敏感的心靈,作文就會有取之不盡的內(nèi)容可寫,下筆時就能做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了切身的經(jīng)驗,品味到人間真情,寫作時即使沒有華麗的語言,寫作的技巧,作文也會有迷人的魅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挖掘課本內(nèi)容主題就會能設計出更多活動,這些趣味活動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其中,真正把自己當成學習小主人,課堂上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nèi)經(jīng)歷獲取知識。這些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學生自主發(fā)展。趣味活動教學等策略契合了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習的經(jīng)歷、體驗和探索過程。今后小學語文教學要利用各種活動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語文實踐機會,拓寬語文學習渠道,吸取生活中的營養(yǎng),使語文課堂更有生機、更廣闊、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