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雨
《西游記》一書中,觀音是個很特殊的角色,作為書中的主線人物之一,觀音是很受作者偏愛的一個形象,全書中,作者極力地以“去神化”的方式去塑造和表現(xiàn)她,把她描繪為人與神的完美結(jié)合。因此吳承恩筆下的觀音形象沒有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反而更加人格化,不僅多了幾分俏皮可愛,她的行為甚至讓人有幾分“社會”之感。
首先出場極為高調(diào)。仙佛中玉帝、如來、老君等出場,作者都沒有突出描寫,唯獨觀音出場時,濃墨重彩,反復渲染。觀音去東土尋取經(jīng)人時,曾在長安唐太宗的水陸法會上現(xiàn)身,書中寫道:“瑞靄散繽紛,祥光護法身,九霄華漢里,現(xiàn)出女真人?!庇^音只一出現(xiàn),便“喜的個唐太宗,忘了江山;愛的那文武官,失卻朝禮。蓋眾多人,都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果然女神駕到,自帶光環(huán),觀音姐姐氣場無敵啊。
觀音不僅氣場強大,顏值還特別高。而更為絕妙的描繪則是悟空被鯉魚精所困,往南海求觀音的一段:“行者性急,那里等得,急縱身往里便走。噫——這個美猴王,性急能鵲薄。諸天留不住,要往里邊狖。拽步入深林,睜眼偷覷著。遠觀救苦尊,盤坐襯殘箬。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玉手執(zhí)鋼刀,正把竹皮削?!边@里的觀音分明是個風姿綽約的俗世女子,縱是懶于梳妝,亦有玉顏皓如明月臨空,青絲纖若嫩柳扶風,別有一番清冽之韻。如此,也無怪有人以“水月觀音”贊女子貌美了。
在性格方面,《西游記》中的觀音,有著凡人女子的率真性情。她性格開朗,愛開玩笑,生氣時也會真動怒。第四十二回中,觀音因為紅孩兒假扮她, “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 恨了一聲, 將手中寶珠凈瓶往海心里撲的一摜, 唬得那行者毛骨悚然, 即起身侍立下面, 道:“這菩薩火性不退, 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 壞了他的德行, 就把凈瓶摜了??上?, 可惜! 早知送了我老孫, 卻不是一件大好事?”作為菩薩,說好的佛門弟子“喜怒不形于色”又到哪兒去了呢?觀音竟也會動怒至此,可見其性情至真。李卓吾先生評點曰:“菩薩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薩?!币徽Z道破了作者不只是寫出觀音的神性,更是表現(xiàn)了觀音人性的秘密。此處作者是完全將觀音當作凡人來寫的,自然淡化了其身上的佛性和神性,多了幾分人性化的親切之感。
而觀音高興起來也頗為可愛。取經(jīng)路上,她與悟空的日常打趣數(shù)不勝數(shù),譬如悟空求她收服紅孩兒時,觀音雖有良策,卻取笑道:“悟空,我這瓶中甘露水漿,比那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與你拿了去,你卻拿不動;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只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凈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你須是留些什么東西作當?!蔽蚩盏幕卮鹨彩墙^了:“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干那樣事了。你教我留些當頭,卻將何物?我身上這件綿布直裰,還是你老人家賜的。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這根鐵棒,早晚卻要護身。但只是頭上這個箍兒,是個金的,卻又被你弄了個方法兒長在我頭上,取不下來。你今要當頭,情愿將此為當,你念個松箍兒咒,將此除去罷,不然,將何物為當?”可見兩人唇槍舌戰(zhàn),玩得不亦樂乎。而有時觀音被猴子氣著了,也會罵他“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悟空不甘示弱,咒她“合該一世無夫”。
憑著許多別人不具備的優(yōu)勢,觀音在書中有著異于同級神仙的地位,甚至稱她為靈山的外交部長也不為過。何以見得?書中在觀音為鎮(zhèn)元大仙醫(yī)人參果樹時寫到,“卻說那觀里大仙與三老正然清話,忽見孫大圣按落云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zhèn)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菩薩才住了祥云,先與鎮(zhèn)元子陪了話,后與三星作禮。禮畢上坐,那階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那觀中諸仙,也來拜見。行者道:“大仙不必遲疑,趁早兒陳設香案,請菩薩替你治那什么果樹去?!贝笙晒碇x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么敢勞菩薩下降?”
這里鎮(zhèn)元子的態(tài)度可謂謙卑。鎮(zhèn)元子是地仙之祖,他的童子自夸“三清是家?guī)煹呐笥?,四帝是家?guī)煹墓嗜耍抨资羌規(guī)煹耐磔?,元辰是家?guī)煹南沦e?!表氈迥耸怯袂逶继熳?、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了,這三位可是道教的最高天神。而鎮(zhèn)元子既是三清的朋友,他的地位也自然不會比三清低到哪里去,那么他為何要對觀音如此恭敬?而接著觀音醫(yī)樹時又自夸:“我這凈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行者道:“可曾經(jīng)驗過么?”菩薩道:“經(jīng)驗過的?!毙姓邌枺骸坝泻谓?jīng)驗?”菩薩道:“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里,炙得焦干,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
老君是道教教主,而觀音只是如來的一個弟子,身份地位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觀音怎會敢與之賭賽?而在我國另一部古代神話小說《封神演義》里,觀音的原型是慈航真人,原是道家弟子,后投靠了佛教。慈航真人是太上老君的師侄輩,無論是從輩分還是法力上比較,都不及老君萬一,哪怕如今的觀音是佛教的人,老君也必然不會自降身份地去與她賭賽。
要理解這些現(xiàn)象,就必須從觀音在《西游記》中的身份入手。在書中佛教人物的排序里,觀音排名緊跟佛之后,是菩薩里的第一名??梢娖錁O受如來重視,因此地位至高。不僅如此,觀音還稱得上是靈山的外交部長,她因是道教投誠過來的人物,故在道教天宮派內(nèi)部識得的人極多,對道教人物的熟悉程度恐怕靈山里沒有人比得過她。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觀音舉薦了二郎神,二郎神是天宮的嫡系人物,在天宮危機時卻無人想起他,偏是佛教中人觀音想到了,足見觀音交際之廣,對眾仙了解之深。如此人脈,真是稱得上“社會姐姐”了。
縱觀整本《西游記》,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三藏的取經(jīng)是觀音直接引起的,悟空、八戒、沙僧、小白龍的出場是觀音安排的,大多數(shù)的妖怪也都是觀音提前布置下的,仿佛整場西游都在她的預料與掌控之中,真可謂全書的幕后導演。再加上高顏值強氣場,率真直爽的性情,廣泛的人脈,強悍的能力,過人的地位,連悟空都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看官細想,《西游記》里的觀音,是不是很“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