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飛歌是苗族民歌中的一種,它萌生于青山綠水之間,承載和描述著苗族人民生活的喜怒哀樂,傳達著苗族人民的真實感情?!陡璩利惖募亦l(xiāng)》是一首流傳于貴州黔東南的一首經(jīng)典苗族飛歌,是苗族同胞們在勞動之余為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以及對祖國美好的祝福所創(chuàng)作的。本文通過對《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曲式結構、調式音階、歌詞特點、演唱的風格特征做介紹,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到黔東南苗族飛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關鍵詞:苗族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演唱風格特征
前言:
《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這首作品是黔東南苗族民歌中的一首飛歌。長期以來,人們對苗族民歌了解得不多,知道苗族飛歌的人就更少了,由于對苗族音樂知曉的作曲家稀少,這首《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至今沒有詞曲記錄,本文所用到的詞曲譜例是筆者聽音頻記錄下來的。
一、《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在黔東南苗族民歌中的分類
黔東南苗族民間音樂十分豐富,有民歌、說唱、歌舞、器樂等,其中民間歌曲是各類音樂的代表,它主要包括飛歌、游方歌、風俗歌、酒歌、祭祀歌、兒歌等6類?!陡璩利惖募亦l(xiāng)》作為黔東南苗族民歌中的一首,它主要流傳在臺江、雷山、凱里等地。是一種只在山野、田間唱的飛歌,具有歌調高昂,氣勢雄闊,音樂節(jié)奏寬廣,旋律起伏悠長,句間任意延長,句內喜用滑音,句尾用甩音的演唱方法的歌,歌曲唱起來聲震山谷,響徹云霄。“飛歌”多用在喜慶、迎送等大眾場合。見物即性,現(xiàn)編現(xiàn)唱。歌詞內容較為廣泛,有歌頌、勞動、迎客、思念、季節(jié)時令等。
《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這首飛歌作品,是黔東南苗族同胞在勞動之余所創(chuàng)作的,它生動形象地反映和記錄了黔東南苗族同胞們的生活,它表達了黔東南苗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以及對祖國美好的祝愿的思想感情。這首作品作為飛歌的藝術形式,不管是從它的曲式、調式音階、演唱方法上來看,這首作品都保留了黔東南苗族飛歌原有的藝術特征,給人以最真實、最純樸的音樂。
二、《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作品分析
(一)曲式分析
《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曲式為并列式的單三部曲式,結構為:引子+ A+連接 + B +C+尾聲組成,曲式結構圖如下:
本曲《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曲式為并列式的單三部曲式,音樂分為三個層次,開始的引子節(jié)奏規(guī)整,氣息寬廣,中間部分為典型的單三部曲式,在樂曲C部分的時候,每個樂句都保持了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第三部分是尾聲。
這首作品曲調主要由“5 6 1 3 ”四個音組成,節(jié)奏與其他苗族民歌的節(jié)奏相比是比較規(guī)整比較穩(wěn)的,黔東南苗族飛歌中節(jié)拍有自由節(jié)拍和變換節(jié)拍,“自由節(jié)拍”在苗族飛歌中是常見的拍子,它的特點是以大節(jié)為單位,強弱拍不斷反復,其韻律主要由人演唱時對氣息的控制來決定,這種節(jié)拍體現(xiàn)了苗家兒女追求自由美好的愿望,因此更能體現(xiàn)出苗族飛歌極其濃重的原始自然特征,“常變節(jié)拍”是指小節(jié)小的飛歌,作品中雖然能區(qū)分出小節(jié),但由于作品中襯詞和輕重音無規(guī)律的出現(xiàn),使得音樂中常常變化拍子。這首作品的節(jié)拍屬于“常變節(jié)拍”從引子到A部分是4|4拍,從連接到最后的尾聲拍子變換為3|4拍,這樣變換節(jié)拍的特點讓這首作品充滿律動感。作品中,A部分速度舒緩音域寬廣,B部分節(jié)奏鮮明,速度輕快,作為陳述整首歌曲的主要部分。此外,作品中的尾聲與引子在節(jié)拍、旋律上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子速度比較舒緩旋律抒情優(yōu)美,尾聲速度輕快旋律充滿跳動感,尾聲的后三小節(jié)以漸慢的速度形成托腔,這與引子遙相對應,使得歌曲很有完整性。
(二)《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調式音階
黔東南苗族飛歌主要以五聲調式為主,《苗嶺飛歌》這首作品是五聲調式的代表之作,作品中曲調主要由“5、6、1、3”,四個音組成,屬于五聲徵調式,作品的旋律由單一的三和弦1 3 5橫向發(fā)展,它與西洋大調式的音樂風格大不相同,完全是中國式的五聲性曲調,它的曲調屬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五聲調式音樂范疇之內并獨具特色,這樣的曲調與苗族同胞的語言聲韻和演唱風格有著密切的關系。
譜例1:
譜例1中出現(xiàn)的降la音,它們分別是F大調音階中的降三級音,調式音階中降三級音是黔東南苗族飛歌音樂中常用的音,這使得整個調式的色彩從明朗變得相對柔和而模糊。譜例中先后出現(xiàn)la音和降la音形成和聲與調性色彩的交替變換,這就豐富了曲子的和聲因素。曲子里的la音和降la音運用時,當曲調的走向是上行時用la,下行時用降la,這種運用變音、特性音的旋律進行,使得苗族飛歌的音韻獨具特色。這樣讓la音和降la音同時出現(xiàn)、交替運用的方法,使得調式調性色彩變化得自然豐富。
(三)《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歌詞
黔東南苗族飛歌的歌詞結構一般在二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作為一句,五字作為一句,七子作為一句,八字作為一句等,其中尤以五字句較為頻繁。《苗嶺飛歌》這首作品有27句歌詞,其中歌詞結構出現(xiàn)了二字句、三字句、五子句、七字句、十字句、十二字句。例如:二字句“河水,炊煙”。三字句“登高山,谷米黃,苗嶺秀,菜花黃,一支歌,一片情”。五字句“炊煙在飄蕩,苗寨灑春光,滿山花果香,深情唱家鄉(xiāng),苗嶺連北京,大路更寬廣,幸福萬年長”。七字句“我們苗家好日月”。十字句“我要歌唱這美麗的家鄉(xiāng)”。十二字句“苗家兒女喜歡唱苗歌更悠揚”。
在歌曲中,為了配合歌曲旋律的進行,裝飾和美化曲調,歌詞中出現(xiàn)了襯詞“哎”“喲”,這兩個襯詞有單獨使用的,也有聯(lián)合主詞使用的,例如歌曲引子的唱詞是襯詞“哎”它是單獨使用的。隨后A B C和尾聲部分的襯詞“哎”“喲”是聯(lián)合主詞使用的。
由于《苗嶺飛歌》這首歌通過人們在原有的曲調歌詞上進行創(chuàng)作后,它既是一首原生態(tài)的歌曲,也是現(xiàn)在的苗族民歌。它既有苗語的歌詞也有漢語歌詞,漢語中整首歌詞郎朗上口,富有情詩畫意,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強調細膩情感的抒發(fā)。苗語中,苗語的聲調不像漢語一樣,它的語調有五個音,這五個音可以用鋼琴上的mi la sol 升re xi來定調,這首歌曲中它的苗語不像漢語歌詞那樣好上口,用漢語中的字母代替的話,它更多的是發(fā)j h e n da xia 這幾個音,例如“雞嘿嘿(登高山)”這句發(fā)的是j 和h的音,“比方幾等翁(炊煙在飄蕩)”中的翁發(fā)的是e的音,“大批噶鬧(苗家女兒)中的“鬧”發(fā)的是n的音,“大”發(fā)的是da的音,“啊丟下(一支歌)”中的下發(fā)的是xia的音,這樣富有民族語言的語調使得這首歌曲在用苗語演唱時更加有韻味,更能表達出苗家兒女們真實的情感。
三、《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演唱風格特征
《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有獨唱、齊唱、對唱、多聲部合唱等方式。由于地處黔東南,黔東南地區(qū)苗族飛歌的演唱與黔東南苗族同胞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他們本民族的語言有關,苗族同胞們分散居住在連綿起伏的山間,河流縱橫交叉,苗寨里交通十分閉塞,自然生活條件比較差,這些自然的條件因素把苗族同胞們分離得很遠,當他們在聚居地的山間、田野間勞作或玩耍時或是在與山相隔間需要打招呼時,“飛歌”是他們最為喜歡的表達方式,這樣的方式也是他們長期以來的溝通方式。但也因這樣獨特的生活方式才造就了如今獨具特色和風情的“苗族飛歌”。
在演唱《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時候不管是苗語演唱還是漢語演唱,我們都要注意“腔”和“嗓”的運用,因為苗語和漢語演唱時區(qū)別就只是在于苗語的發(fā)音比漢語的發(fā)音要多用點嗓。其他的演唱方法都一樣。“腔”多數(shù)情況下飛歌有起腔、正腔、甩腔,歌曲開頭往往以一個短小的襯聲“哎 呃……”作為引子(也叫起腔)緩慢而悠長,例如譜例2中的引子就是整首歌曲的起腔。
譜例2:
“正腔”曲式上稱為結構的本體,它開始了整首歌曲的陳述,例如譜例3中歌曲的A部分就是在慢慢的進入整首歌曲的主題。
譜例3:
“甩腔”(最后結束在收腔上),常以強而有力的“哎 喔吼 喲”襯詞來進行甩腔然后結束。例如譜例4中的尾聲
譜例4:
“嗓”飛歌大多都是以苗家的方言和自然獨特的演唱方法來進行無伴奏清唱有著濃烈額地方色彩和原生態(tài)的特點,唱起來自然舒暢、樸實、不造作。在“嗓”方面,黔東南苗族飛歌中運用的有“真嗓、假嗓、真假嗓結合”三種。歌曲中旋律線條高時就用假嗓,旋律線條低時就用真嗓,但在歌曲中出現(xiàn)襯詞時要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來演唱。如譜例5中的襯詞“哎”
譜例5:
在《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這首歌還沒登上春晚舞臺以前,它是一首原生態(tài)演唱作品,是苗族同胞們在大山和田野間休息時有感而抒發(fā)出來的,是即興的也是無伴奏的演唱,是沒有舞臺藝術修飾的演唱。苗族同胞在演唱時從來不去想自己的聲音好壞與否,只是注重了真實情感的流露。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黔東南苗族同胞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民族風俗和民族文化,在演唱方面也形成了他們自己的演唱風格,演唱時大都以苗族方言和獨特的真假聲混唱的演唱方法進行演唱。真假聲演唱如譜例6歌曲中A部分的a樂句
譜例6:
這首作品的演唱特點自然、樸實、毫不嬌柔造作,節(jié)奏雖有固定拍號,但在演唱時節(jié)奏相對自由、音域寬廣、音程跳動大、整體旋律起伏性小、抒情優(yōu)美,給人以明朗、歡快之感。演唱中出現(xiàn)襯詞“哎”時,要用“滑音”和“真假聲結合”的演唱方法去演唱,如譜例7中A部分的a樂句
譜例7:
這兩個演唱方法是苗族歌曲演唱中最基本的方法,“滑音”它是由一個音向上或向下進行甩音,然后在這個音的基礎上進行下一個音?!罢婕俾暯Y合”就是真聲和假聲的結合。在練習時真聲要自然地感覺到口腔和胸腔都在用力的喊,都在振動,下丹田要繃緊拉住,腰背上要給力支托住所發(fā)出的聲音,不要有意地去管住聲音的大小,要讓聲音很自然地傳出去。練習假聲時,方法同真聲的差不多,只是在位置上發(fā)生了改變,真聲也就是中低音區(qū)的真聲,位置在胸腔和口腔,而假聲是高音區(qū),位置在頭腔,歌唱時,真假聲的結合使得音樂在音色上圓潤結實,富有穿透力。這首歌曲的旋律線條在演唱中的真假聲可以用坐標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坐標圖如下:
這個坐標圖展示了這首飛歌的旋律線條,B表示了歌曲的高旋律位置,聲音尖銳嘹亮,可以響徹山谷間的每一個角落,可以唱出大山,體現(xiàn)出苗家兒女熱情好客、奔放豪爽的性格,演唱時用假聲演唱。A、C、D 表示歌曲的旋律低位置,它的聲音委婉細膩,體現(xiàn)苗家兒女嫻熟優(yōu)雅的一面。演唱時用真聲演唱。這樣真真假假結合的演唱方法,使得這首作品充滿了藝術感。
見譜例8《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引子(1—4小節(jié))
譜例8:
引子出來時,聲音由一聲弱到強又漸弱的唱法,聲音不大,全由氣息控制,節(jié)拍雖有固定拍號,但在演唱時節(jié)拍比較自由、由演唱者的氣息來控制音的長短。音色甜美大方,就像在呼喚遠方的人,要具有苗族飛歌自然、樸實的旋律線條。
見譜例9《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A部分(5—18小節(jié))
譜例9:
這首作品的A部分旋律優(yōu)美,起伏不大,音域寬廣,節(jié)奏速度由慢到快,充滿律動感。從歌詞上看,登高山,望遠方,田野里,谷米黃,河水向東流,炊煙在飄蕩,我要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這些歌詞都是在描寫了一副苗寨美麗的田園景色,都表達了苗家兒女對自己家鄉(xiāng)的贊美。曲調上風格原始、古樸、優(yōu)美、強弱對比鮮明、音程跨度大,就像A部分的第三小節(jié),它是一個大六度音程關系,演唱時就要用苗族同胞們獨特的甩腔來進行演唱,就好比兩個苗族同胞站在兩邊的大山上需要傳話,但又由于道路的不通,所以就只能用呼喊的方式來對話。A部分調式為徵調式、歌詞上出現(xiàn)了襯詞“哎”在演唱時方法跟引子的演唱方法差不多,要用假聲演唱,這樣的演唱聲音時真時假時慢時快,就像山間的行云流水,讓音樂充滿大自然流動的氣息。
見譜例10《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B部分(27—59小節(jié))
譜例10:
連接結束后,曲子進入到B部分,這個部分在拍子上有了變化,由原來的4|4拍變?yōu)?|4拍,這使得曲子在音樂上富有律動感,這部分節(jié)奏比較規(guī)整,速度輕快,音程跨度不大都在三、四、五度音程內,曲調為F宮調式,演唱時這部分沒有出現(xiàn)襯詞“哎”,它旋律的律動感要比A部分強,所以演唱時用真聲演唱,要讓音樂跳動起來,要有3|4拍圓舞曲的感覺,這就要求聲音線條要保持一致,氣息要控制好。情緒上從B部分的歌詞上看苗嶺秀,菜花黃,苗家女兒更喜歡唱苗歌更悠揚,苗寨灑春光,滿山花果香,一支歌,一片情,深情唱家鄉(xiāng)。描寫了苗寨春天來臨時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苗家兒女開始忙于勞作的歡喜之情,演唱情緒時要比A部分激動,要有一種喜悅之感。
見譜例11《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C部分(60—75小節(jié))
譜例11:
C部分是整首曲目的高潮部分,節(jié)奏規(guī)整,旋律起伏大,音程跨度也不大,但C部分的音域高,音域高這一特點結合歌詞來看,“苗嶺連北京,大路更寬廣,我們苗家好日月,幸福萬年長”。這樣更能表現(xiàn)出苗家兒女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對美好生活的熱愛。C部分樂句間都保持了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將音樂引入苗嶺美好的大山之中,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演唱時雖然它的律動感仍然保持在B部分的基礎上,但是它的旋律起伏大,所以要用真假聲的方法來進行演唱
見譜例12《歌唱美麗的家鄉(xiāng)》的尾聲(76—81小節(jié))
譜例12:
尾聲節(jié)奏輕快,充滿律動感,曲調為宮調式,這與引子的徵調式形成了一個屬到主的進行,使整首曲子得到完整的結束,尾聲部分出現(xiàn)襯詞“哎”的音是F大調音階里的降3級音,這讓尾聲在音色上充滿了苗族飛歌獨特的音韻,尾聲部分的襯詞都是以小三度音程出現(xiàn),音域高,使得旋律保持了苗族音樂音階中降三級音的基本特點。結合歌詞看“炊煙在飄蕩,我要歌唱這美麗的家鄉(xiāng)”這表達了苗家兒女對美好生活的愛戀,由于音域高,演唱者在演唱時氣息要連貫,聲帶要放松,演唱時要做到真假聲結合的演唱方法。最后一個襯詞“哎”就像要給對面山上的朋友嘆息要珍惜現(xiàn)在家鄉(xiāng)美好時光一樣,要發(fā)自內心的感概。演唱時,要深情并茂。
結語:
飛歌,獨具一格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代代相傳,千錘百煉,它使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他們美妙的歌聲,還有他們民族堅忍不拔的意志,一種對生命充滿期待的美好信念?!陡璩利惖募亦l(xiāng)》是一首黔東南最具代表性的苗族飛歌,本文通過對其背景、歌詞特征、調式、曲式、演唱特征作分析,感受到其獨具的表現(xiàn)形式和音樂魅力,它散發(fā)著濃郁的民族氣息,在音樂上,體現(xiàn)著詞曲間詩律化和音律化的統(tǒng)一,它的唱法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們學院派的民族唱法,值得民族唱法演唱者學習借鑒。苗族同胞以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在為音樂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奉獻著,我們要進一步地去發(fā)揚和鞏固苗族飛歌的音樂,使苗族飛歌煥發(fā)青春,散發(fā)出更耀眼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劉星宇 :貴州苗族飛歌的藝術特征和開發(fā)保護,才智,2012(17)
[2]崔善子 :黔東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飛歌”為中心,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2)
[3]王 丹 :臺江苗族多聲部情歌額文化生境與獨特魅力,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0(4)
[4]諸葛若琰:論“苗山雨”原生性藝術元素的再生性表現(xiàn),歌海,2011(10)
[5]王珊銘:淺談苗族“飛歌”的發(fā)展及演唱特點,黃河之聲,2014(10)
[6]李小峰:中國少數(shù)民族民間歌曲賞析,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1)
[7]喬建中:中國經(jīng)典民歌(上),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1)
作者簡介:袁婭秋(1992.11.18----),女,苗族,籍貫:貴州黔東南人,新疆藝術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音樂學,研究方向:新疆當代音樂創(chuàng)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