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梓涵
陽春三月,春寒料峭,在校園的一角,一棵玉蘭樹挺立在那里。這樹六米左右,頂端盛開著一朵朵雪白的玉蘭花。
遠遠望去,滿樹繁花盡收眼底。嗬!多么美的玉蘭花!它開得這樣飽滿,這樣爛漫,它把一整個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趁著這大好春光,都盡情地釋放出來。這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象征。陽光下,它們像一只只展翅欲飛的白鴿,只待微風(fēng)拂來,就能飛走似的,這景象,怎一個“美”字了得。
我來到樹下,抬頭凝望:滿樹的花有的含苞欲放,嬌羞欲滴;有的半開半闔,猶猶豫豫;有的盡情綻放,熱情奔放……一陣風(fēng)拂來,頓時一股淡雅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讓人怎么聞也聞不夠。它雖沒含笑花那么濃烈甜蜜,也沒有桂花那么淡雅清香,卻有著屬于自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
風(fēng)乍起,花瓣紛紛揚揚地落下來,一片花瓣飄落在我肩上。我拿起它,在陽光下仔細端詳:這顏色,說是乳白又非乳白,說是鵝黃又非鵝黃,恐怕是沒有哪個畫家能調(diào)出的吧!顏色融合得如此協(xié)調(diào),我還是頭一次見到。放在臉上一摩挲,如同嬰兒的肌膚一般,是那么柔軟而細膩。
一朵玉蘭花就坐著一個春天,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我不禁由衷地贊嘆道:春光竟會這樣飽滿,這樣爛漫……
點評: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冰心奶奶的佳作《只揀兒童多處行》,如果說冰心奶奶是順著兒童的腳步尋找到春天的話,那么小作者是在玉蘭花上找到了整個春天。小作者對玉蘭花的觀察按照了“遠觀——近看——細察”的順序,還采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靜態(tài)的描寫加“風(fēng)吹花瓣”的動態(tài)描寫,讓春的活力在這“動靜結(jié)合”中得到了彰顯。
(悅讀樂寫課程中心 蔣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