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之后,高中數(shù)學課標和課本內容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數(shù)學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密切,知識面廣。為了更好的學習高中數(shù)學知識,像之前一樣單純的使用題海戰(zhàn)術提高高中數(shù)學的解題能力,是行不通的。這樣不僅收效甚微,還容易影響對于高中數(shù)學的興趣,喪失學習的信心。探討高中數(shù)學題目的解題思路,面對不同的題目利用不同的解決方法,高效快捷的學習數(shù)學,成為了高中生必須要面對的重要問題。本篇論文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分析高中數(shù)學中遇到的各種題型,探索不同題型的不同解題思路。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解題思路;淺析
高中數(shù)學的各個知識點之間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密切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雖然在新課改之后,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課本上的內容也大量減少,但是對于高中生考驗并未降低。許多高中生反映,在考試中遇到的問題,并不是直接將課本中的知識點直接搬到題目中去,多數(shù)題目是多個知識點融到一個題目當中一起進行考核,或者多數(shù)題型是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沒有遇到的問題。因此,簡單的進行題海戰(zhàn)術的練習,往往不能提高解題質量。學生是初次遇到各類題型,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往往會誤入歧途,這就要求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要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主動思考出題者的目的,在做題當中歸納和總結解題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
一、直接聯(lián)想解題
直接聯(lián)想的數(shù)學題,通常能夠直接通過題面給出的信息,概念或者公式,套用相關的公式得到答案。這種題目比較簡單,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已經學到的知識點直接套用得到答案。這種題目考核的目的是夯實學生對最基礎的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比如若集合A={xl-2≤x≤3},B={xlx≤1或x≥5},則AΠB={xl-2≤x≤1}。這道題主要考核的是對集合的運算,學生可以直接通過在數(shù)軸上表示,得到最終答案。通過此題可以看出,此類題目提醒簡單,涉及知識點較少,主要是了解學生對于最基礎的知識的掌握。
二、抽象聯(lián)想解題
數(shù)學題目中,許多問題往往不能直接通過題目得到答案。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利用題目中給出的信息進行聯(lián)想,了解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根據其中的關系,套用公式或者學習到的知識點進行解答。比如:若函數(shù)f(x+1)的定義域為[0,1],則函數(shù)f(2x-2)的定義域為______ 。這道題從題面上看,是無法直接得到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已知的條件進行解答,首先要清楚如何利用函數(shù)f(x+1)得到f(2x-2)的定義域。利用已知條件函數(shù)f(x+1)的定義域為[0,1],所以我們可以得到0≤x≤1,也就是1≤x+1≤2。所以得出函數(shù)f(x)的定義域為[1,2],由1≤2x-2≤2,同時+2得3≤2x≤4,從而解出log23≤x≤2,所以可以得出函數(shù)f(2x-2)的定義域為[log23,2]。從這道題就可以看出,許多數(shù)學題目并不是可以直接從題面或者利用公式一步就能得到答案,還需要利用出題者給出的題目條件,探索與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已有的條件和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解答。遇到這種題目時,更不能一味的埋頭苦算,要學會與老師或者同學一起探討,利用已知信息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通過知識的反復運用以得到最終的答案。這種題目的目的主要是考驗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以及對學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三、間接聯(lián)想解題
運用間接聯(lián)想進行解答的題目,難度往往比前兩種題目更大。前兩種題目中,學生還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套用得到答案。但是在間接聯(lián)想的題目中,學生則需要利用題目中給出的條件進行轉換,有時是需要將圖形轉換成函數(shù),有時是需要將函數(shù)變成圖形,通過其中間接的聯(lián)系,探討解決的方法。這種題目則要求學生對于基礎的知識點能夠更加靈活的掌握,不能錯過題目中給出的任何一個條件。已知a>0且a≠1,若函數(shù)f(x)=logα(x+ √x2+k )在(-∞,+∞)上既是奇函數(shù),又是增函數(shù),則函數(shù)g(x)=logα|x-k|的圖象是( )
A. B. C. D.
在這個題目中讓我們利用已知的函數(shù)方程式,得出另外一個函數(shù)的圖像,就算是利用方程式的轉換也無法直接得出圖像。因此需要利用已有的條件進行間接的聯(lián)想。通過給出的條件可以知道f(0)=0,所以,log√ka=0,所以得出k=1。同時利用函數(shù)在實數(shù)集上是增函數(shù),對函數(shù)y=x+ √x^2+1,得出y′=x/√x^2+1+>0,所以我們知道a大于1。利用已知的條件得出g(x)=loga|x-1|的圖象為將y=loga|x|的圖象向右平移1各單位得到,同時因為y=loga||x|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a>1,所以得出函數(shù)g(x)的圖象為選項A。因此在這樣的題目當中,學生更不能“孤軍奮戰(zhàn)”,如果一時不能發(fā)現(xiàn)題目的“竅門”,就要積極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探討,同時學會利用代數(shù)的思想,這就是平時我們所講到的數(shù)形結合的解題方式,這種解題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間接聯(lián)想的思維方式可以應對多數(shù)較為困難的題目,要想更準確靈活的利用這種方法,則需要學生更為扎實的基本功。
四、積極交流,夯實基礎
不論是直接、抽象還是間接的解題方法,都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任何題目的出現(xiàn),不論難易都是在考驗學生的基本功,但是由于學生的知識面較窄,同時,由于課改之后課本內容的減少,學生不能直接通過書本直接得到練習。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主動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另外,課后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一味盲目的做題。要學會做題,練習不同類型的題目,抓住知識的薄弱點去做題,同時面對不懂得題目不要有畏難的情緒,勇于面對,大膽發(fā)揮。
五、結語
學習沒有捷徑,不論是哪一種解題思路,都是建立在掌握了基本知識的基礎之上。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提高和凈化的過程,所謂靈活的學習就是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尋找學習的方法,希望本篇論文可以提高現(xiàn)代高中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高鳳林.高中數(shù)學解題思路中聯(lián)想方法的應用淺析[J].考試周刊,2017;
[2]李俊曦.淺析高中數(shù)學函數(shù)解題思路多元化方式[J].速讀(上旬),2017;
[3]邱新旻.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速讀(中旬),2017。
作者簡介:姓名:龔琳清,中學:河南鄭州市一中,性別:女,2000年6月,民族:漢,河南省鄭州市,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