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2004年所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朝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fā)展?!?1世紀的今天是知識爆炸時代,當代大學生只有學會了怎樣去學習,才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潮流,才能夠從容地面對世界出現(xiàn)的新知識構成。
從教育學有關研究說明中得知,學生能力的提高和他們自身的知識基礎有著直接性的緊密關系,而對于英語這一門語言工具學科來說,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是至關重要??梢?,大學生要想在英語學習中實現(xiàn)自學能力的提升,其必要前提就是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中,掌握足夠的學科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以此為基礎,更好地發(fā)展自身的能力。但是,就當前的實際來看,大學英語教學依然殘留應試教育的成分,重“教”輕“學”,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傳授”輕“學習方法指導”。在此影響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仍舊在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導致學生對教師和課堂過分依賴,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培養(yǎng)。鑒于這種狀況,教師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在致力于基礎知識扎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更好的學習英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情感,才能夠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幫助他們養(yǎng)成自覺自愿,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從而實現(xiàn)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建構知識的轉型。那么針對大學生群體來說,他們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從何而來?它是靠培養(yǎng)生成,進而發(fā)展起來的。從第一節(jié)英語課開始,教師們就應該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并擴展學生“說話”的小舞臺,開展“每課一講”、“每日一語”等活動,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講英語,增加他們聽說的機會。這種“說話”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激發(fā)了他們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學習慣。當然,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并不斷激發(fā)才能夠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譬如在面對大二的學生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擔任“小老師”嘗試教學,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積極參與,主動學習了。
學生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只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基礎,要想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自學能力,還需要向學生傳授適當?shù)膶W習方法,使學生能夠逐步培養(yǎng)自學技能。
1.深入文本,學會預習
課前預習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上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到如下幾點:①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新詞在文章中的用法;②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并嘗試對長句和難句進行語法分析,以提高自身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③找出文章中心含有新語法的句子,并分析句子的結構、語序、時態(tài)及引導詞的位置和用法;④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復述。這種把文章和語法融為一體的預習做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法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在預習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助于他們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2.擴展閱讀,掌握方法
學生的自學并不限于課內,各種資料和工具書是他們自學的好幫手,而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也是他們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機會,讓學生們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到圖書館學習一些簡易的英語課外讀物。學生在品讀文章的過程中遇到生僻的詞匯就會拿出工具書認真查找,及時記錄,在此基礎,學生也會深入了解文章的整體大意、篇章結構。為了深化學生的自學方法,教師還要鼓勵他們大膽運用語言,把學到的知識用話劇表演、繞口令等形式展示出來。如此一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他們的自學技能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學生學習英語需要長期付出辛勤汗水,是沒有捷徑可行的。因而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制定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英語自學計劃,通過定期總結學習中的進步、交流學生經(jīng)驗和成果等,讓自己能夠逐步養(yǎng)成管理學習動機的習慣,而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實條件,提出具體的、詳細的學習計劃,如年度學習目標、月學習目標、周學習目標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當然,學生自己也需要掌握各種自主學習策略,在面對不同的階段或者不同的學習任務時,根據(jù)自身所制定的計劃,明確方向,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總而言之,自學能力對于幫助學生學好英語,提高學生語用能力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需要和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麗明.改革大學英語教學 培養(yǎng)多元讀寫能力[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24期.
[2]趙培.大學英語學習自主性與多層次學習資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尹莉.網(wǎng)絡教學在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09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