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育玄
(深圳市水務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水閘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一個完整的水閘設計,包括水工結構設計、金屬結構設計、電氣設計和建筑結構設計等,通過各專業(yè)綜合設計后施工、運行,發(fā)揮水閘工程效益。而水工結構的設計包括閘址選擇、結構布置、效能防沖設計、防滲排水設計、閘室穩(wěn)定性分析、閘底板和閘墩配筋計算等。廣東珠三角地區(qū)屬于沖積平原,地表約有10~20m的軟弱土層,建設在軟土地基上的水閘,需驗算地基沉降,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減少地基沉降。本文結合雙界河水閘的工程設計實例,重點探討水工結構設計中結構布置、穩(wěn)定分析及地基處理的要點,以供同類工程參考。
雙界河水閘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境內(nèi),寶安大道橋與湖濱中路交叉口的河道上游側。閘址上游為寶安、南山兩區(qū)建成區(qū),下游為前海合作區(qū)。
水閘功能為塑造景觀水面,分隔上下游水體,保障上游河道受污染時不影響下游河道水質(zhì)以及滿足河道放干清淤檢修的要求。水閘最大過閘流量為88.4m3/s,為小(1)型工程,即工程等別為Ⅳ等,相應建筑物級別為4級,考慮位于防洪(擋潮)堤上的水閘,其級別不得低于防洪(擋潮)堤的級別,確定水閘級別為2級。
閘址處河道地層從上到下大致可以分為四層。
(1)淤泥:場地淤泥具微透水性,厚度約2.0~3.5m,呈流塑~軟塑狀,含水量平均為57%,壓縮模量2.0MPa,承載力特征值為35kPa。
(2)淤泥質(zhì)砂:淤泥質(zhì)砂具中等透水性,厚度約0.5~2.0m,呈松散狀,壓縮模量5.0MPa,承載力特征值為60kPa。
(3)礫砂:礫砂具強透水性,厚度約0.5~1.5m,松散~稍密,壓縮模量9.0MPa,承載力特征值為160kPa。
(4)殘積土:殘積土具弱透水性,厚度約12~16m,可塑~硬塑,壓縮模量5.5MPa,承載力特征值為150kPa。
此外,河道堤身還分布著浮泥、素填土、礫砂等,成分復雜,厚度1.5~2.0m。
(1)上游鋪蓋段
鋪蓋的位置緊靠閘底板的上游,主要是延長滲徑,并兼有防沖作用。根據(jù)我國已建水閘工程經(jīng)驗,防滲鋪蓋材料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或粘土鋪蓋為主。雙界河水閘采用0.5m厚的C30混凝土鋪蓋,經(jīng)計算分析,順水流方向長15m。
(2)閘室段
閘室段是水閘工程的主體,包括閘底板、閘墩、閘門、工作橋、交通橋等,應綜合考慮水閘擋水、泄水和運行要求布置閘室。
初步設計確定水閘閘孔總凈寬為27.0m,共分三孔,單孔寬皆為9.0m。閘墩厚度根據(jù)門槽深度和啟閉機安裝要求確定,邊墩及中墩厚皆為2.0m,閘門軸線錯位布置以減少閘墩厚度。閘室垂直水流方向總寬為35.0m,順水流方向長取18.80m;底板高程0.05m,厚度為1.5m。根據(jù)金屬閘門安裝要求,門槽寬1.0m,二期混凝土預留槽寬1.0m,同時于水閘閘室上下游兩側分別設置檢修閘槽,寬1.0m,二期混凝土預留槽寬1.0m。閘墩頂交通橋采用裝配式預制簡支橋,橋跨35.0m,橋面寬5.0m。
(3)消力池段
消力池的作用主要是消除過閘水流的能量,防止沖刷下游河床。效能形式主要有底流式、挑流式和面流式。
平原地區(qū)的水閘,由于水頭低,下游水位變幅大,一般都采用底流消能方式。雙界河水閘消力池擬采用底流式效能,下挖式結構。根據(jù)SL265- 2016《水閘設計規(guī)范》計算得消力池深度、長度分別取1.0m、15m,消力池混凝土底板間隔布置塑料排水管,用以加快下游多余滲水排走。
(4)下游海漫段
流出消力池的水流仍不穩(wěn)定,為保護河床免受沖刷,需布置一定長度的海漫繼續(xù)消除水流的余能。本工程水閘海漫段長18.0m,采用拋填塊石1.0m厚。
閘室穩(wěn)定計算,宜取永久縫間的獨立閘段作為計算單元,本工程水閘縱橫剖面圖如圖1、2所示。
圖1 水閘縱斷面圖
圖2 水閘橫斷面圖
(1)計算工況
根據(jù)水閘功能確定排澇河口水閘的工況水位組合如下:
工況一,完建工況:閘上下游無水。
工況二,上游擋水工況:閘上游為景觀蓄水位1.50m,下游無水。
工況三,下游擋水工況:閘上游無水,下游水位為多年平均潮水位為2.12m。
工況四,地震工況:閘上游為景觀蓄水位1.50m,下游水位為多年平均潮位0.26m,發(fā)生地震,地震加速度順水流方向。
(2)計算內(nèi)容
分析計算水閘閘室的抗滑穩(wěn)定,以及基底壓力分布是否滿足規(guī)范要求。
(3)計算結果
各工況基底壓力分布不均勻系數(shù)均小于2.0,滿足規(guī)范要求,工況二~工況四抗滑穩(wěn)定系數(shù)均大于1.3,滿足規(guī)范要求。經(jīng)對比,各工況中最大壓應力為工況三的基底最大壓應力,即87.75kPa,故本工程水閘地基承載力以此值控制。具體見表1。
表1 計算結果匯總表
由于水閘基底處于淤泥土層,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需另行地基處理。
閘基底土層主要為淤泥及淤泥質(zhì)砂層,厚約2.0~4.0m,壓縮性高,固結條件差,未能滿足水閘承載力要求,為防止水閘基礎較大的沉陷和不均勻沉陷,還應對水閘及其上下游結構基底處淤泥及淤泥質(zhì)土的軟弱地基進行處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控制地基的沉降變形。
閘址地層從上往下依次為微透水淤泥層、中等透水淤泥質(zhì)砂層和強透水礫砂層,水閘兩側素填土、填石為中等~強透水地層。
綜合考慮造價、工期和地基沉降控制等因素,閘室結構采用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進行加固,樁徑0.6m,間距0.8m,樁長6.0~7.0m;上游護底及消力池段,采用樁徑0.6m,間距1.5m,樁長5.0m的攪拌樁加固軟弱地基。并在閘室底板中部形成一道攪拌樁截水墻,樁頂伸入閘底板,根據(jù)計算,垂直防滲墻的深度采用6.0m且進入殘積土不小于1.0m控制,布置方式為φ600@450,經(jīng)攪拌樁樁截水后,水閘上下游基本無滲流,水閘地基不存在滲透破壞問題。同時為防止水流從邊墩兩側饒滲,邊墩底部采用雙排旋噴樁處理。
水閘工程設計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任務,必須綜合考慮水閘的功能需求和地域環(huán)境等因素,不可直接照搬類似工程設計,尤其是結構設計,如不經(jīng)過慎重計算分析,輕則影響水閘外觀,重則使工程失事。筆者依據(jù)設計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水閘建設前期應充分論證其建設必要性,確定水閘的功能定位并選擇合理的建閘位置,避免無意義投資。
(2)必須獲得準確的閘址地質(zhì)勘測資料,以綜合考慮,確定基礎處理方案。施工時如遇地質(zhì)情況與勘察資料有較大差異,應及時報告建設單位,由設計單位出具變更方案。
(3)對于軟土地基上的水閘地基處理,水泥攪拌樁是一種行之有效且節(jié)省投資的處理方式。注意施工時應換填一定厚度的上部軟土,以創(chuàng)建樁基施工平臺,設計時應當考慮。
[1] 鄒立博. 沖沙閘滲透穩(wěn)定計算及消力池防沖設計[J].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16(09).
[2] 羅啟鉅. 加強水閘施工中的軟基處理工作探析[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15(09).
[3] 安普太. 土基水閘滲流穩(wěn)定分析與防滲措施探討[J].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15(10).
[4] 梁曉明. 采用灌注樁進行水閘基礎處理實例[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06(02).
[5] 沈杰, 許海紅. 幾種水閘維修加固的新方法[J].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13(08).
[6] 曹成. 淮北平原大溝建閘蓄水技術方案探析——以埇橋區(qū)隨堤溝建閘蓄水為例[J].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17(01) .
[7] 唐安軍, 劉紅. 論水利工程常用地基處理方法[J].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10(06).
[8] 楊代齊. 水工建筑物基礎處理探討[J].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15(08).
[9] 孫桂喜. 渾河閘應急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探究[J].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