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閱讀是在幼兒啟蒙階段打開幼兒思維和視野的最佳途徑。隨著現(xiàn)代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早期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重視。然而,3—6歲的兒童由于受認知能力與知識經驗的限制,識字并不多,獨立閱讀的能力還很欠缺,因此,親子閱讀就成為父母與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經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在幼兒閱讀過程中,家長的參與度越高,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程度就越高,新詞匯量掌握得也越多。可見,在閱讀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和幫助,不僅可以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增長幼兒的見識,也能使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我們開展了“幼兒園四季‘悅’童心閱讀課程建構與實踐的研究”。課題開展初期,我們共發(fā)放并回收了35份調查問卷,調查內容為每周親子閱讀的時間、次數(shù),家庭閱讀材料的選擇與更換,親子共讀中家長的困惑或阻礙等。從最終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是有親子閱讀習慣的,而且每周至少有3次以上。在家庭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大部分家長經常按照孩子的特點與興趣要求去買書,也有一部分家長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幼兒園老師的建議進行購買。在圖書種類、閱讀內容的更換上,多數(shù)家長比較隨意,缺乏計劃。由于沒有選擇到適宜幼兒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符合幼兒興趣的書籍,導致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常常不夠認真,使得這種散漫缺乏引導的閱讀活動達不到提升其閱讀能力的效果。
1.讀書沙龍
“讀書沙龍”是由各班級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的家園共育活動之一。在開展沙龍活動時,教師往往是通過制定一個家長感興趣的話題,如“親子閱讀材料篩選經驗談”“家庭親子閱讀教育小妙招”等,將他們組織在一起,引導大家圍繞話題展開討論。在這里,家長可以自由發(fā)表與話題相關的見解,也可以認真傾聽其他家長的經驗之談,還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請老師和其他家長給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讀書沙龍”活動,家長們達到了互相學習、共同分享經驗的目的。這種交往形式寬松、自由,可以讓更多的家長了解早期親子閱讀活動對孩子終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強化認識,真正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早期親子閱讀活動,從小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家長會
家長會是幼兒園開展的常規(guī)家園互動活動。為了更好地宣傳親子閱讀活動,幫助家長科學指導家庭親子閱讀,班級教師會定期組織家長來園,以家長會的形式開展相關活動。在家長會召開之前,教師一般會根據本班幼兒現(xiàn)階段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狀況,確定一個主題,并力爭使每次制定的主題體現(xiàn)出一個循序漸進的指導過程,以此向家長進行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建議。如:在小班階段,教師會建議家長以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的興趣為主;在中、大班階段,則會建議家長多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
1.創(chuàng)建親子共讀區(qū)域環(huán)境,在區(qū)域活動中強化幼兒的閱讀能力
基于親子閱讀對幼兒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園特別重視親子共讀活動,并為此創(chuàng)設了多個開放性的親子閱讀區(qū)——“親子樂園”“陽光書屋”和“七彩書苑”,請家長們走進校園,走進親子閱讀,以一種充滿儀式感的區(qū)域活動來引導家長和幼兒同看一本書。這種充滿濃郁讀書氛圍的親子共讀區(qū)域,不僅搭建了一個家園溝通和合作的橋梁,也給幼兒創(chuàng)立了一個富足的閱讀資源庫,充分發(fā)揮了書籍在開闊幼兒視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方面的作用,也有效提升了幼兒的閱讀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活動中展現(xiàn)親子閱讀風采
除了創(chuàng)設濃郁的親子閱讀區(qū)域環(huán)境,我園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讀書游戲活動和展示活動,旨在以不同的形式引導家長開展親子閱讀,從不同層面潛移默化地吸引幼兒愛上親子閱讀。例如,我們會通過舉辦親子自制圖書展、親子詩歌表演、情景體育游戲等活動,巧妙地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幼兒五大教育領域的內容與之融合,將繪本內容再現(xiàn)到手工、表演與游戲等領域活動中,讓幼兒浸潤在充滿書香的親子氛圍里,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凸顯親子閱讀的魅力。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讓家長明白,親子閱讀并不局限于圖畫書,還可以以各種游戲的方式呈現(xiàn),由此讓家長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如何對幼兒進行閱讀教育的滲透等。
1.家長的指導策略
(1)營造濃厚的家庭閱讀氛圍。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有助于幼兒閱讀興趣的提升。首先,營造固定的閱讀場所,這樣,每當孩子進入這個場所時,都能夠在潛意識中喚起對閱讀的欲望,閱讀過程中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在行動上做好表率,以榜樣的力量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選擇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幼兒受認知能力與經驗的限制,往往不易理解文字符號所表達的意義,而以圖畫內容為主的閱讀材料則符合幼兒的語言認知特點及興趣點。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活潑幽默,讓幼兒感到親切、愉悅,能從中充分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和成長的快樂。所以,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家長一定要注意選擇以圖畫內容為主的閱讀材料,如繪本讀物、有聲讀物等。
(3)進行適當?shù)募彝ラ喿x指導。親子閱讀活動絕不是家長單方面向幼兒講述圖畫書中的內容,或坐在一邊讓孩子自己看,而是在和孩子共讀的過程中,能進行適時的交流與指導。例如告訴孩子書名、作者等信息,讓孩子學會通過觀察封面、圖畫來想象、猜測圖畫內容,讓孩子讀完之后能根據圖畫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等等。家長有針對性的引導,能幫助幼兒有效地鞏固閱讀內容,學會如何更好地進行閱讀。
值得提醒的是,家長在親子閱讀中一定要尊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與實際能力,避免急于求成。家長應該明白,不管是教育還是學習,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與時間,對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要從容面對,耐心引導。
2.教師的指導策略
教師的指導策略體現(xiàn)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不同形式的活動來讓幼兒將閱讀的故事內容進行再現(xiàn),引導幼兒通過各種特色展示活動提升自信,激發(fā)持續(xù)閱讀的興趣。在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的展示活動主要有下面幾種。
(1)繪畫??梢砸龑в變夯貞浺阎适聝热?,將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畫出來。哪怕他僅僅畫出了一朵小花,在這個自主繪畫的過程中,都能加深對圖畫書內容的理解,還能加強幼兒再造想象的能力。
(2)故事的改編與創(chuàng)編。教師要積極引導、鼓勵幼兒對故事內容進行改編或創(chuàng)編。如深受幼兒的喜愛的繪本《憋不住了》,在閱讀完后老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改編:“在問路的過程中還有可能會碰到誰?他又會告訴小男孩廁所在哪里呢?”通過提問引導并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發(fā)散思維,進行故事的接續(xù)與創(chuàng)編。
(3)情境表演。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角色的動作、表情、對話,對故事進行再現(xiàn);也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增加一些創(chuàng)編,來加強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或展示自己對故事人物的喜愛之情。
(4)手工制作。幼兒普遍喜歡玩一玩、做一做的游戲活動,如果老師和家長能與幼兒一起將其中的人物或環(huán)境背景等制作成實物并能夠進行操作演示,相信一定能大大地提升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如,我們可以請幼兒把故事中的小動物畫出來,做成手偶進行表演;或是將科學類圖畫書中的實驗內容和孩子一起動手展現(xiàn)出來,也可將書中平面的內容通過動手制作變成立體的、可以操作的形象,這些活動定能讓幼兒樂此不疲。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充分重視早期親子閱讀。只有家園攜手,共同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