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蕭明輝
蕭明輝,1967年生于臺灣彰化?,F任彰化縣三潭小學校長,彰化縣員青藝術協會理事長,南投縣、臺中市、彰化縣全國學生美展評審。擅長彩墨創(chuàng)作、兒童美術教育,在大墩、玉山、磺溪、臺陽、帝寶等美展得獎15次。2013年,在臺中大墩文化中心舉辦“墨墨含情——蕭明輝水墨個展”;2014年,在臺中英才文教基金會全球藝術中心舉辦“蓮化有情——蕭明輝水墨個展”;2015年,在彰化美術館舉辦“彩蘊荷諧——蕭明輝彩墨邀請展”;2016年,在臺北上古藝術館舉辦“自在蓮蓮——蕭明輝新水墨個展”;2017年,在高雄文化中心舉辦“蓮映·蓮印蕭明輝新水墨個展”;2017年,在彰化生活美學館舉辦“蓮想——蕭明輝新水墨個展”,彰化地方法院舉辦“蓮正荷諧——蕭明輝新水墨個展”;2018年,在臺中英才文教基金會全球藝術中心舉辦“藏韻生輝——蕭明輝新水墨個展”。2003-2018年參加各縣市文化中心及新加坡、香港、四川、北京、上海、紐約曼哈頓大使館等地美術館和藝廊聯展數十次。出版有《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研究》《蕭明輝個展畫冊》等。
藝術的生命力,來自于創(chuàng)作者對當代生活及環(huán)境的深刻感受,因此不論在題材的發(fā)掘、紙材的嘗試,還是技法的試驗、色彩應用的突破,都須配合自己主觀情感的運用及創(chuàng)作之需要。如此,藝術才能忠實地反映出生命的情感。多元的社會、后現代的藝術觀讓我們有更多理由去摸索和探尋藝術的未來,此時或許發(fā)掘藝術的生機比達臻藝術的成熟度更重要。水墨藝術,包含著中國自有的藝術語言及東方獨特的審美觀感,是一種博大平和的禪宗精神,具有文化的調和及包容性。水墨藝術創(chuàng)作延續(xù)到現在,在吸納包容各種中西元素后畫面自然呈現出萬千氣象的變化。
近年來創(chuàng)作“蓮想·新水墨”系列作品,我持續(xù)以宣紙為主要創(chuàng)作紙材,思考如何將水墨這種東方特有的媒材和它后面的精神嫁接起來,然后用現代的語言來闡述對水墨理解的延伸和對情感的感受。所以在創(chuàng)作上,我擺脫傳統(tǒng)蓮花畫法,以多變的肌理塑造出不同且耐人尋味的樂趣。在技法中探究水對墨彩的運用及影響,善用水與墨彩的渲染及撞擊,產生許多偶然性趣味性,使一幅幅作品看似抽象寫意,卻又彷佛真實描寫;名為彩墨,卻又如油畫水彩般耀眼璀璨。如同南朝詩人謝玄暉名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痹诓誓八至鲃娱g,層疊出不同的空間及色彩氛圍。期許這樣的畫作,能將水的撞擊及彩墨流動幻化成情懷表現,不僅追求創(chuàng)造人性的光明面正能量,更期盼能透過色彩的流動闡述出內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