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對信息文化的追求,各個電視臺非常重視民生新聞方面的報道,民生新聞最貼近百姓生活,是從百姓視覺出發(fā),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最為人性化,貼心的服務,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而采訪策略直接影響著民生新聞報道的質量,與具體采訪行為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電視臺需要重視民生新聞的選材與采訪,切實提高民生新聞報道的質量。
民生新聞就是從平民角度出發(fā),置身于老百姓立場,對生活中發(fā)生的熱點事件、社會事件進行挖掘、整合與報道。以人民的需求與心聲為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其主要特征就是內容與主旨都平民化。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最為人性化,貼心的服務,充分彰顯以民為本的精神,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受到廣大人們群眾的喜愛與認可。新階段,民生新聞行業(yè)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fā)展階段。無論是收視人群結構、數量還是頻道覆蓋面都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對民生新聞的消費量與需求日益增加,這給民生新聞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各個電視臺紛紛制定出各類民生新聞節(jié)目,憑借民生新聞獲得較大收視率[1]。
這幾年,民生新聞節(jié)目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民生新聞市場環(huán)境中,依然存在大量的問題,比如節(jié)目采訪過于淺顯、模仿刻制情況頻頻出現,視覺選取不合理等問題。使得民生新聞并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輿論引導與社會關懷作用。也就是說采訪環(huán)節(ji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民生新聞質量與節(jié)目成效,所以當前電視臺要充分重視采訪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民生新聞的輿論與社會引導作用。下面具體對民生新聞的采訪策略進行深入分析。
民生新聞的主要特征就是平民化,這就決定了民生新聞在題材選擇上必須從百姓視覺出發(fā),貼近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需要加強與人們群眾的互動與溝通,接受人們的意見與建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大眾的需求為核心,充分發(fā)揮媒體的監(jiān)督作用,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與義務。豐富新聞內容與強化監(jiān)督作用,將新媒體與民生新聞傳播相融合,運用靈活的傳播方式向人們群眾展現新聞,還要不斷發(fā)揮與受眾人群的互動性,接觸廣大觀眾的生活,與觀眾多交流、互動,了解與掌握廣大人們群眾的需求。此外,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民生新聞要更加注重細節(jié),剖析事件背后的真相,通過多元化傳播形式來實現新聞價值與作用,強調標題的價值,語言精簡,而且要與內容緊密相連,要善于發(fā)現與表達觀眾的心聲與需求,只有充分了解與掌握觀眾的需求,才可以與人們進行親密的互動與交流,引發(fā)觀眾的共鳴。民生新聞記者的采訪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記者時刻圍繞選定的主題進行訪談,保持足夠的親和力,提問必須具有啟發(fā)性與引導性,深入挖掘題材內容[2]。
民生新聞的采訪工作是一項靈活性比較強的人文性活動,民生新聞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在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物與事件,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yǎng)與應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生新聞的質量與水平,同時也對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與個人素養(yǎng)有著較高的要求。新聞記者要突破傳統思想觀念與工作理念,與時俱進,以大眾需求為核心,在題材選取上要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利用業(yè)余時間來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與處理事情的能力,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與思維的敏捷性,還要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與社會責任心。
此外,在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需要根據不同背景與不同性格特征的被采訪對象,靈活應對,隨著采訪進程的推進采用適當的采訪手段與方式,如果遇到突發(fā)狀況,必須冷靜有效處理,制定清晰、詳細的采訪計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發(fā)生著各種奇特、多種多樣的故事,老生常談并不能打動受眾者,更無法傳遞深刻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精髓,所以,采訪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民生新聞記者需要根據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情況以及被采訪者的特質,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慢慢打開被采訪者的心扉,或者對于性格急躁的對象,采用旁敲側擊的方式??偠灾?,對于不同的被采訪者采用適宜的采訪手段,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綜上所述,民生新聞的核心特征就是平民化,民生新聞節(jié)目質量的提升當然要立足百姓實際,緊緊圍繞百姓的需求與心聲角度出發(fā)。抓住社會熱點問題,深入挖掘百姓生活事件,選擇有價值的題材進行采訪報道。在采訪過程中,根據不同背景與不同性格特征的被采訪對象,采用適當的采訪手段與方式,保證民生新聞的穩(wěn)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振軍.談新聞采訪時效性和真實性的辯證關系[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6年.
[2]鄭嚴.新聞采訪團勝利到達嘉峪關[A].《中國長城博物館》2016年第2期(“2006中國長城新聞采訪萬里行”???[C];2016年.
[3]許林.攝影采訪與文字采訪有什么不同[A].建立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第六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文集[C].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