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秋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利用信息技術的科技優(yōu)勢和海量的教育資源,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改變,知識的獲取方式變得容易而便捷,極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學習的效率也隨之提高。本文將進一步對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示,推著教育的信息化進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語文 應用
信息技術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不僅能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還能將抽象、復雜的知識轉化成形象、具體的內容,從而對語文教學進行優(yōu)化。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可以為語文教學帶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靈活的運用,通過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給學生展現語文多姿多彩的一面,相對傳統(tǒng)教學而言,信息技術可以讓語文教學突破以往的條件的限制,實現教學的創(chuàng)新,促使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可以讓教師運用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新穎的教學情境,活躍學生的思維,營造學習的氛圍,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教學情境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課堂的氛圍,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探究。教師在進行適當的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內容,對教學內容的整體框架就輕而易舉的分析和總結出來,并能促使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意蘊和內涵。這樣,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情境深入到教學內容主旨,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進行《雷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一個周樸園的反面形象,讓學生討論一下,周樸園這樣的人物還有沒有一絲的人性?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出來,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雖然這樣和定論有所違背,但是可以讓學生心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的完善,也促進了學生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和探討的習慣。
二、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的內容
高中語文知識涉及面廣、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的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高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語文水平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高度,在教學和學習中會有各種的疑問,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去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高中語文提供了海量的教學所需資源,無論是古詩詞、文學作品鑒賞、散文、說明文等都是教師可以積極利用的資源。這樣,不但能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無限的素材,更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和探索,對教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進行《燭之武退秦師》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收集相關的文獻和資料,配上動畫和視頻,將兩國對峙的歷史場景再現,讓學生切身的感受戰(zhàn)場的氣氛,從而更加的佩服燭之武的勇氣和膽略,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戰(zhàn)爭雙方人物的心理反應,從而有效的掌握教學內容的知識。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了清晰的認識,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能夠掌握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語文的意境美,提高學生的精神領悟。語文的教學過程,也是引導學生與課文作者以及課文中的情感交流和對話的過程,體驗作者在文中所表達和寄托的思想感受,領悟文中的精神情感,體驗語文文學的藝術境界。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文中抽象、隱含的豐富情感和精神寄托轉化為具體、生動的人物形象,給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震撼學生的心靈,從而對文中的精神情感進行領悟。這樣,利用多媒體對文字進行有效的轉化,可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可以直接的感受文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更有利于學生和文本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對話,從而更透徹的理解文中的內涵。比如在進行《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的時候中,教師可以結合文中的所描繪的壯麗景象,播放豪邁奔放的音樂,在配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有關視頻和朗誦,這樣,學生邊進行美的享受,邊理解文中的思想情感和壯麗畫面,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有學習和探究語文知識的動力。
四、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差異化教學
不同學生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思維習慣不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方面的差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根據學生的平均水平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這樣就使得有些學生學習吃力,有些卻感覺學的不夠。信息時代微視頻的出現為教師的差異化教學提供了可能,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基礎視頻、中等視頻和探究視頻幾個層次的內容,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視頻進行學習和探究,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所收獲,不僅能樹立起學生學習的信心,還能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努力,積極的向更高一個層次邁進,久而久之,學生的整體水平就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也就隨之提高。
總之,本文主要論述了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彌補語文教學的不足,優(yōu)化語文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隆德.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中教學的應用[J].語文學刊.2016,(08).
[2]于桂玲.信息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
[3]計超.淺析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4,(24).
(作者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