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璽
【內容摘要】進入中學,學生也隨之步入了青春期,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加之近幾年農村留守兒童的逐年增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脫節(jié),對學生進入青春期的一些負面變化,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和矯正,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隨之產生,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甚至生發(fā)了一些心理疾病和爆發(fā)了一些惡性事件,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對農村獨立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冷峻地思考。
【關鍵詞】初中學生心理問題疏導策略
一、農村獨立初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
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是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學生中的心理問題追根溯源大多都能在他的家庭中找到原因。而農村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至少有六個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問題: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不懂教育;二是學生大多數(shù)在校寄宿,與家長缺少溝通;三是問題家庭、特殊家庭數(shù)量增大,受害學生的數(shù)量也在增大;四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留守孩子”數(shù)量的增加;五是大學生就業(yè)率底,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重視不夠;六是家長對手機的危害認識不夠,致使迷戀網絡游戲的機會數(shù)量逐年增加。
2.網絡游戲的不良誘惑
有人說:“要毀一個孩子,請給他一部智能手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之留守兒童主要是爺爺奶奶監(jiān)管,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和時間越來越多,一方面,學生玩手機占用了學生學習、休息的部分時間,造成學生學習壓力大、時間分配緊張等情況;另一方面,部分學生由于深陷網絡的虛擬世界,以至于在上課時,也常常想著游戲以及網上五花八門的逸聞趣事,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一是互聯(lián)網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構成了潛在威脅。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頻繁接觸一些所謂的時髦思想,這使得他們淡化了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使部分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動搖。二是互聯(lián)網使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脫離現(xiàn)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yè)。三是互聯(lián)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絡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
3.學校教育的單一
社會對學校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仍然是教學質量,社會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教育教學質量的評比日趨激烈,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學校向來不敢在教學質量上有絲毫懈怠,學校怕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沒有全面開展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盡管素質教育喊得震天響,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喊得多,做得少。學校在重視學生成績的同時未能有效地進行德育教育,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疏于指導和研究,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比較普遍,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推一步,學生走一步,長期以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沒有養(yǎng)成,大多數(shù)學校為了讓學生有效利用時間,從早到晚,包括課堂、自習和輔導時間都安排了教師。學生在教師的監(jiān)管下學習,學生失去了自主調節(jié)學習的時間安排和課程安排,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大多數(shù)學校也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科學的管理機制和得力的人員保障來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并實施有體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二、農村獨立初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疏導策略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的教育,僅僅停留在應付檢查的層面,沒有確確實實開展心理問題研究工作,學生的心理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現(xiàn)狀不容樂觀。切實加強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顯得刻不容緩。要充分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和疏導。
1.狠抓德育為先
學校管理應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問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過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為根本目標,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問題疏導。全面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在學校學習、生活的樂趣,多開展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和愛好。
2.狠抓師資培訓
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疏導必須從教師抓起,必須以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保障。當前,應特別加強農村中學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倡導所有教師研究和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和在日常工作中的有效疏導。
3.狠抓家長培訓
針對農村學生家長的狀況,學校應以召開家長會、家訪等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深入的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溝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
4.關愛特殊學生
特殊的心理問題往往出在特殊的學生身上,關愛特殊學生是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關愛特殊學生應采取個性化的實施辦法,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學生,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
5.改革學生評價
科學的學生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當前,農村中學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工作,研究學生評價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系,從評價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健康的心理成長氛圍。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fā)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huán)境,把農村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做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梁永興,楊義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幾種疏導策略[J].新課程旬刊,2013(10).
[2]劉真.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J].甘肅教育,2015(1):28.
【注:本論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 “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村獨立初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研究 ”(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804)階段性成果?!?/p>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南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