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基因定位在高中生物教學(xué)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范疇,高考題中也常常涉及。但即使是高三學(xué)生,能夠系統(tǒng)掌握的人也是鳳毛麟角。文章試圖結(jié)合試題從三個方面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加以闡述,希望對高中生掌握基因定位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基因定位;自由組合;連鎖互換
中圖分類號:Q7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02
作者簡介:李 兵(1965—),男,湖南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高級教師。
狹義的基因定位是指基因所屬連鎖群以及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測定。1911年,T.H.morgan、widson等人首次將紅綠色盲基因定位于X染色體上,開創(chuàng)了人類基因定位的先河。1968年,Donahue利用系譜分析法將Duffg血型基因定位于1號染色體,是人類首次在常染色體上進行的基因定位。20世紀70年代后,體細胞雜交重組、DNA分子雜交和PCR技術(shù)的出現(xiàn)和應(yīng)用,使基因定位的方法愈加先進,基因定位的速度越來越快。顯而易見,狹義基因定位強調(diào)的不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技術(shù)手段,屬專業(yè)性強、層次較高的范疇。
廣義的基因定位主要是指高中生物試題中,如何判斷基因是質(zhì)基因還是核基因?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性染色體上?兩對及以上等位基因是自由組合還是連鎖互換?以及判斷某對具體基因是否位于染色體的特定位置上?它主要注重的是方法,是高中生物遺傳常見考點。遇到此類試題,能夠從容下筆的學(xué)生并不多見,我結(jié)合試題從三個方面加以闡述,希望對高中生掌握基因定位有所幫助。
作為遺傳物質(zhì)的DNA,可以位于細胞質(zhì)中,也可以位于細胞核中。在核內(nèi),DNA既可以位于常染色體上,也可以位于性染色體上。那么該如何判斷呢?我們先看例題:
例1:根據(jù)以下實驗可知(見表1),三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方式最可能是( )
A. 豌豆豆莢形狀為細胞核遺傳,番茄果實顏色為細胞質(zhì)遺傳,紫羅蘭胚表皮顏色為細胞質(zhì)遺傳。
B. 豌豆豆莢形狀為細胞核遺傳,番茄果實顏色遺傳方式不能確定,紫蘿蘭胚表皮顏色為細胞質(zhì)遺傳。
C. 豌豆豆莢形狀為細胞核遺傳,番茄果實顏色為細胞核遺傳,紫羅蘭胚表皮顏色遺傳方式不能確定。
D. 豌豆豆莢形狀遺傳方式不能確定,番茄果實顏色為細胞質(zhì)遺傳,紫羅蘭胚表皮顏色為細胞核遺傳。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就是正交與反交。具體歸納如下(見表2)。
在上述例題中,每個實驗都分成了正交和反交。顯而易見,實驗①的結(jié)果完全相同,屬于核遺傳,控制豌豆豆莢形狀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豌豆為兩性花,沒有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之分);實驗②粗略地看:似乎性狀與母本相同,應(yīng)為細胞質(zhì)遺傳。但母本上結(jié)的果實,其果皮是由母本雌蕊子房壁發(fā)育而成,并不是子代(果實內(nèi)種子中的胚才是真正的子代),此時還不知道子代果實是什么顏色,故番茄果實顏色遺傳方式不能確定;實驗③的結(jié)果是子代性狀與母本相同,故紫羅蘭胚表皮顏色為細胞質(zhì)遺傳。因此例題的答案為B。當然生物的遺傳相當復(fù)雜,如果遇到從性遺傳和母性遺傳則另當別論。
如果問題只涉及一對等位基因則比較簡單。如果涉及兩對或以上等位基因,必須先弄清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guān)系。同樣我們先看一個例題:
例2:水稻的高莖(B)對矮莖(b)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花粉粒非糯性(E)對花粉粒糯性(e)為顯性,非糯性花粉遇碘變藍黑色,糯性花粉遇到碘呈橙紅色。現(xiàn)有品種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bddee),進行了如下兩組實驗。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見表3)。
A. 由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B. 由組合二可知:基因E/e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對同源染色體上。
C. 若僅用花粉鑒定法(檢驗F1花粉性狀)即可驗證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可選用的雜交組合有甲×丙、丙×丁。
D. 除單獨使用花粉鑒定法,可用于驗證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親本組合另有兩個。
對于多對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往往看F1(雜合體)自交或測交的后代性狀分離比是否符合自由組合的典型分離比(如自交9∶3∶3∶1、測交1∶1∶1∶1)。當然測交的分離比實際上反映的是F1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在例2中,甲和丁雜交后代基因型為BbDdee,如果B/b和D/d分別位于兩對同源體上,不管e在什么位置,F(xiàn)1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應(yīng)為BDe:Bde:bDe:bde=1∶1∶1∶1而實際比為4∶1∶1∶4,說明B和D、b和d連鎖在一起,Bd、bD是互換的結(jié)果,B/b、D/d的位置關(guān)系為(如圖1所示):故A選項錯誤。組合二丙和丁雜交,F(xiàn)1為BbddEe,其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BdE:Bde:bdE:bde=1∶1∶1∶1。只看組合二,基因的位置關(guān)系理論上有:
三種可能。但結(jié)合組合一可知實際關(guān)系為第一種,故B選項錯誤。至于僅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F(xiàn)1必須是DdEe,D/d、E/e 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且控制的性狀為花粉的長形、圓形、非糯性、糯性。符合條件的組合只有甲×丙、乙×丁,故C選項錯誤??捎糜隍炞C自由組合定律的親本組合有甲×乙、甲×丙、乙×丁、丙×丁四種,除去單獨使用花粉鑒定法的甲×丙、乙×丁外,還有甲×乙、丙×丁兩種,因此例2的正確答案為D。
近些年來,考查基因定位的試題有所拓展,常常在試題中設(shè)置了一些限定條件,根據(jù)條件判斷某些基因是否在染色體的特定位置上。我們還是先看一個例題:
例3:玉米葉片葉綠素的合成受其7號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時也受光照的影響。在玉米植株中,體細胞含2個A的植株葉片呈深綠色,含一個A的植株葉片呈淺綠色;體細胞沒有A的植株葉片呈黃色,會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葉片呈深綠色,而在遮光條件下卻呈黃色,說明生物形狀受 控制。單獨種植一株淺綠色成熟植株上結(jié)出的種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2)現(xiàn)有一淺綠色突變體成熟植株甲,其體細胞(如圖3)中一條7號染色體的片段m發(fā)生缺失,記為q;另一條正常7號染色體記為p。片段m缺失的花粉會失去受精活力,且片段m缺失卵細胞若無A或a基因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有人推測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會在片段m上,你認為他的推測是否正確? 。為什么? 。
(3)為了進一步確定上述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體p、q上的分布,現(xiàn)將植株甲進行自交得到F1,待F1長成成熟植株后,觀察并統(tǒng)計F1表現(xiàn)型及比例。
①若F1 ,則植株甲體細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②若F1 ,則植株甲體細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
做這種類型題目,關(guān)鍵是把握住、理解好限定條件。本例題(1)問不屬拙文探討內(nèi)容,在此不作解答。重點看第(2)問,限定條件是片段m缺失的花粉失去受精活力,且片段m缺失的卵細胞若無A或a基因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該淺綠色植株7號同源梁色體P、q一條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因為片段m缺失的花粉失去受精活力,故染色體P來自精子,那么q則來自卵細胞,而q染色體缺少了m片段,如果A或a在m片段,則q染色體則無A或a基因,而這樣的卵細胞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A或a基因不會在片段m上。本例題(3)問也屬基因定位,但難度不大,本文也不作分析解答。
總之,從例題出發(fā),我把三種不同類型基因定位的解題方法、解題關(guān)鍵及思維過程展現(xiàn)給大家,希望高中生能將知識內(nèi)化,找到解題的決竅,也希望同行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趙榮全 , 閆 然. 基因定位的判斷方法[J]. 中學(xué)生理科應(yīng)試, 2016(8): 50-52.
[2]王錦柱, 許時倫. 淺談基因位教學(xué)的體會[J].天中學(xué)刊,1993(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