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理利用有效的教材資源可發(fā)出無限的可能,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對于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充分挖掘插圖中有價值的信息才能使插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針對課本插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展開研究,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插圖;語文;小學生
研究插圖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是,能夠增強教師把握語文教材中插圖所連接成的知識,從圖片中獲取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使教師能夠更好的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同時,插圖的開發(fā)能夠整合教學資源,促進語文教學高效率利用圖片,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提升學生審美情趣以及道德情操。
一、插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插圖是語文教材中重要的部分,有些知識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然而使用圖畫的形式則能夠一目了然,因此插圖與課文形成了互補的作用。同時小學生對色彩鮮艷的圖片比較感興趣,進而能夠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的欲望。加之學生的理解能力尚未成熟,對于文章中稍微復雜的語句無法完全理解,然而以圖文結合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無疑是雪中送炭[1]。另一方面,插圖能夠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對插圖仔細觀察,無限暢想圖片背后的事物,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通過對插圖的表達進而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將錯亂無序的句子通過插圖組織起來,串聯(lián)成優(yōu)美的文章。
二、插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利用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
在語文教材中,插圖占據(jù)了31%-46%,而小學生對于富有感染力且較為生動的事物都比較有傾向性,因此插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顯而易見[2]。漢語拼音作為語文基礎知識也是教學的重點,教師理應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計劃以增強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興趣,為日后的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在漢語拼音學習章節(jié)配有一幅生動的圖畫,這為教師利用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的條件。首先教師提問學生:“圖畫中有幾個事物,分別在做什么事情”,學生會回答:“有公雞、小女孩,還有大鵝”,“他們在唱歌”,教師回答:“那公雞是怎么唱歌的呢?”。由此引發(fā)聲母韻母的教學,通過渲染氣氛使學生進入角色,并積極思考,引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漢語拼音在日常發(fā)聲行為中是常見的。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初步認識,又能夠引導學生在平時的說話練習以及發(fā)聲過程中聯(lián)系所學知識,加深對拼音學習的印象。
(二)利用插圖體會漢字含義
漢字是抽象的語言符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很難把握,甚至產(chǎn)生反感情緒,因此,通過插畫學習漢字,體會漢字的含義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漢字的發(fā)展過程,結合圖片示意,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使學生了解到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進而充分了解漢字起源,加深對漢字的印象。
例如:教師在教“山”這個字的時候,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話說古代男人要外出狩獵,以養(yǎng)活妻兒老小。但是他得讓家人知道他的行蹤呀,所以他就畫了一座山,意思是說“我去山中打獵了,不用擔心我”。而妻子外出去河邊洗衣服時也會用同樣的方式,畫出彎彎曲曲的波浪意思是小河。這樣家人便不會擔心對方,并了解彼此的行蹤了。這樣學生便會說:“老師,那文字是不是由圖片變來的呀”。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引出甲骨文、小篆、楷書等組成不同的字體幫助學生形象生動的理解文字的由來。這樣做能夠減輕學生記憶負擔,感悟中華文字的淵源歷史,形成對文字的自豪感。
(三)利用插圖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很多學生對于寫日記,寫文章很苦惱,甚至恐懼。究其根源,第一對文字掌握不熟練,想寫的卻不知道怎么寫。第二,僅存在想法卻缺失將詞語連成句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因此,教師通過對插圖的深入研究,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進而將所想的話說出來,只有語言表達能力上升,文章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通過觀察插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升學生智力。當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后,才能更好的關注生活中的細節(jié)并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思考。進一步提升學生寫作靈感,在日常寫作中能夠有話可說,話中蘊含真情實感,為以后的創(chuàng)作做好鋪墊。
例如:小學語文中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說出動物們可愛的地方。這種發(fā)散性的題目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空泛,學生很難憑借自己的想象寫出動物的可愛之處,即便寫出來也會發(fā)現(xiàn)句子路唇不對馬嘴,很不通暢。因此通過觀察插圖中的小狗、小貓、小山羊等圖片,教師引導學生從動物的外貌、到習性特點依次介紹,這樣便能很清晰的將動物可愛之處表達出來,并介紹自己喜歡該動物的理由。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資源,也是語文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應合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計劃的設計,針對小學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插圖進行講授,鼓勵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的熱情。
作者簡介:張倩(1980.7-),女,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人。1999年6月畢業(yè)于福建省云霄師范學校;2003.07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公共事業(yè)管理(教育管理)》在職教育??飘厴I(yè);2017年1月陜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在職網(wǎng)絡教育本科畢業(yè)。現(xiàn)供職于云霄縣元光小學,任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識字教學。
參考文獻:
[1]吳巧霞.淺談課文插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17.
[2]鄒金蘭.插圖——語文教學的隱形翅膀[J].時代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