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應權
【摘 要】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轉變自身的主演為導演;做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引導者;認真鉆研教材,錘煉自身的語言,只有平時的不斷積累才能讓自己的課上得出彩,學生才能受益,最終目的是要形成和諧、融合的高中歷史課堂,讓教師教得放心,讓學生學得開心。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高效課堂
歷史是高中階段重要教學內容之一,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對各大歷史事件及人物具有客觀理性的評價,對學生而言具有很大意義。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與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緊抓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成績,更能培養(yǎng)學生各項優(yōu)秀能力,對學生今后發(fā)展有很大幫助,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越發(fā)受教師關注。
一、有效準備教案
良好的課前準備是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有效準備教案能使整個課堂井然有序,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記錄并在課下總結反思,對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鴉片戰(zhàn)爭》一課前,教師應根據(jù)課標及考試要求書寫教案,明確教學的目的為使學生掌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當時中國社會現(xiàn)狀,使學生掌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使其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等等。并在明確教學任務后制定各教學步驟,將課堂劃分為自主預習、教師講學、自主討論、提出疑惑、教師總結與點評等若干步驟,并在各步驟完成后及時進行自我總結,以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存在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在準備教案過程中,教師也應結合高中生學習及認知特點,使課堂教學任務既不過多也不過少,使教學速度與進度與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能力相貼合,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注重內容標新立異,忽視科學性、教育性
高中歷史新教材編寫的都是一些沒有爭議的廣泛論證的基本史實、基本史論,依據(jù)的是科學性的原理,當然,歷史上存在著許多有爭議的問題,但這些史實史論都是編寫教材者的謹慎選擇后編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學家的看法,具有科學性。而有些教師在上課時追求標新立異,通過活動得出的結論有別于教科書甚至相反,把少數(shù)史學界的觀點當作真知灼見,甚至于出現(xiàn)為希特勒翻案,為江青平反等問題,忽視否定了基本史論、基本史實。對學生的各種看法、新意見一律贊同,喪失了科學性、原則性,甚至于對學生從文學作品、電視電影作品中得來的印象表示支持,忘記了自己所擔當?shù)娜蝿铡V灰行乱?、?chuàng)意,不管科學性,甚至于對神話傳說中夸大的成分也不加以糾正,一方面使學生產(chǎn)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歷史就是電視、電影、神話故事中所講的那個樣子,對歷史教材產(chǎn)生迷惘,不信任的態(tài)度。區(qū)別不了真實的歷史與小說中的歷史;另一方面很可能對發(fā)育成長的中學生產(chǎn)生負面影響,產(chǎn)生錯誤的史學觀、人生觀、世界觀,達不到學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鑒的目的。
三、教師要有強烈的心育意識,在歷史教學中自主滲透心育
從教育理念的層面說,歷史教師要做到三個“充分認識”。第一,要充分認識心理素質在人的整體素質結構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第二,要充分認識有效落實歷史教學的心育功能,不僅是充分發(fā)揮歷史學科教育功能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和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第三,“育人”先“育心”,教學過程既是育人的過程,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過程,要充分認識到結合歷史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開發(fā)學生心理潛能,培養(yǎng)學生良性心理素質也是完全可能的。
從教學實踐的層面說,歷史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心理素質教育納入學科教學設計中。首先,在教材分析中,要充分挖掘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歷史素材;在學情分析中,要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素質的共性和個性。其次,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整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層目標中的心育目標因子,把心育目標單獨成類。再次,結合歷史學科教學,設計實現(xiàn)心育目標的教學策略,選擇恰當?shù)慕虒W手段和方法。最后,再教學評價的設計中,既要把心育納入評價范圍,又要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心育功能。
四、激勵與表揚,鼓勵成功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激勵與贊揚,滿足學生成功的需要,不僅能使學生產(chǎn)生快樂的情緒,而且會產(chǎn)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促進學生朝著成功的方向繼續(xù)努力。教師要經(jīng)常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和環(huán)境,讓學生不斷嘗到成功的喜悅。如教師根據(jù)學生認知與心理差異,用不同的期望值衡量學生;課堂提問結合學生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其不足和錯誤之處給予誠懇的批評和忠告等。總而言之,創(chuàng)設激勵性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等良好心理品質。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間聯(lián)系的主要樞紐,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的主要渠道,構建高效課堂能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使學生在不斷摸索中尋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及技巧,對學生有很大幫助。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實際情況,從有效準備教案、增強教學趣味性、注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以及注重總結與點評四個方面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論述。教師應在不斷尋求最佳教學方案的同時加強與學生間溝通,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成長的同時不斷提高高中歷史整體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