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獻
摘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日益提升,在中小學校倡導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已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是新時期中小學校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也是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他們今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發(fā)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本文現(xiàn)就根據(jù)當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對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開展自主探究式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有效對策
新課改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積極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讓他們在主動學習中獲取知識、技能、情感體驗,以及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學作為新課程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已被中小學校一線教師所認識和接納,且越來越受到師生的喜歡,在我們的日常課堂教學中亦得到了積極的應用。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
新課改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堅持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體,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精神落實不到位。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表現(xiàn)為教師向全班學生傳授知識為主的“滿堂灌”課堂,過分注重教學進度,對學生缺少學習方法的指導。即使教師有時向學生提問,往往也是提問幾個成績好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則成為配角了。
2.學生在課堂中對探究學習的興趣不高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講,他們比較傾向喜歡有趣的課堂教學。目前一些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組織的教學方法單一,很多是以講授式為主且教學語言藝術缺乏趣味性,加上有些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深奧,以致學生對上數(shù)學課失去了興趣,更談不上主動探究學習數(shù)學了。
3.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沒有落實到位
鑒于有些小學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深奧,如果教師能夠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就可以有效地突破這個問題。教師通過在課前制作課件,可以把一些抽象、深奧的數(shù)學知識更加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出來。可是,由于制作多媒體課件對一些老師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掌握制作的技術,又要花費精力和時間來制作。有些小學教師為了節(jié)省精力和時間,于是越來越少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了。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自主探究的有效對策
1.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探究式學習強調要以學生的學習活動主體,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是教師教的對象,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傳授的知識、技能、情感教育等,這些都需要學生不斷地感悟、思考、練習和運用,才能轉化為他們自己的知識本領。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承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僅限在聽的被動式的教學課堂。例如,在講授《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去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教師通過分組討論活動,把課堂時間的主導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探索、合作的機會,激勵學生自主去學習數(shù)學,從而使沉悶的教學氛圍變得中活躍起來了。
2.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愛表現(xiàn)、好活動,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濃厚的好奇心。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牢牢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學習態(tài)度轉變,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授《可能性》一課的時候,教師可準備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不同顏色的小立方體,放在不透明紙盒中,讓學生通過“摸獎”游戲來體會“可能”“不可能”“一定”的含義。教師通過設計適合教材內容的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來,就比較容易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3.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以更加形象逼真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效來充實教學,把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圖文聲像并茂的展示給學生,從而實現(xiàn)化難為易、突破重點難點的功效,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教學《比例尺》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我國2017年4月20日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fā)射的視頻作為課件,讓學生觀看飛船升空的視頻,它飛速地奔向離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飛行路線好像一條美麗的弧線。接著教師請學生在紙試畫出這條300千米的弧線,有很多學生說不知道怎么畫,這對他們而言就造成了認知沖突,于是教師就順勢引出教材中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等概念。
4.科學安排教學任務
小學生進入高年級以后,就會對一些比較抽象、深奧的知識一時難于理解,這時教師不得不適度調整教學進度。因此教師要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跟上學習進度,就要預先結合學生情況,恰當?shù)匕才沤虒W任務,盡量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索時間。比如,在講授《分數(shù)乘法》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在講述完基本知識后,可以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然后教師不能只向優(yōu)秀生提問,而是要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問,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相應的進步,有助于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5.充分發(fā)揮數(shù)學課堂的評價功能
有效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評價,往往具有引領、激勵、反饋和總結等重要作用,評價不僅要注重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更應該考慮到其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他們合適的、更多的鼓勵與肯定,讓他們在學習道路上會充滿自信,才能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計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評價方式,以充分發(fā)揮不同評價的優(yōu)勢。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把學生真正放在主體地位,不斷優(yōu)化教學結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這既是新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課程給我們一線教師發(fā)出的最響亮的聲音。因此,我們一線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和新課改的要求,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認真研究并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代多順.探究式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J].中小學電教,2017,(02)
[2]李曉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4)
[3]祈曉峰.小學數(shù)學課堂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探析[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