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輝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從新課標中的具體要求入手,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展開探索,首先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簡單的分析,其次,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通過本文的研究為相關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意見,進而推動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素質文化教育 多媒體教學
引言
小學是學生積累知識,養(yǎng)成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關鍵階段,而小學語文又是小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語言認知能力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小學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語文教學處于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加強對教學方式的探索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進而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升語文能力和語文邏輯思維。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展開小學語文教學探索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主要從課堂教學內容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將重點放在了教學內容上,忽略了教學方式,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造成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最終導致班級中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大部分語文教師開始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創(chuàng)新提出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整體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情況還沒有得到根治[1]。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初探
1.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
長久以來,應試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對教師的影響較大,因此,想要全面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首先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吸收學習全新的教學方法,追求素質教學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豐富學生的思維,形成個性化教育。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核心目標,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繼而從根本上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
2.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室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課堂的主要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也要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讓一些抽象的教學知識和課文內容,得到具象化的表現(xiàn),并且通過多媒體中的視頻動畫、圖片展示,能夠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繼而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比如,在長春版本的語文教科書中的《夏日海灘》,教師在這堂課上要讓學生能夠理解詩歌的內容,繼而能夠理解詩歌中描繪的意境。因此教師在課堂開始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趕海的小姑娘》這首歌,對學生進行提問,結合情景設置,讓學生對詩歌整體的內容和情感有一定的感知基礎,繼而引入具體的課題。
3.創(chuàng)建生活化課堂情景
想要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還要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課堂情景,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只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才能最大程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吸收教師的教學內容[2]。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推動下,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繼而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會起到一定的幫助。比如,在《燕子回家的路》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生動的情景,在課堂開始前,為學生講述一個燕子的故事,故事的內容從“燕子媽媽出去給小燕子找吃的”的入手,并在故事的最后留下懸念,“小燕子的媽媽回來了么?”。通過這種開放式的故事內容,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和好奇心,進而展開具體的課文學習。
4.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新課標中明確要求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設計和教學開展都要圍繞著學生的根本需求展開,學生不能再被動過的接受知識。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核心,教師的作用只是輔助學生完成課堂學習,在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將課堂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養(yǎng)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比如,教師在課程介紹后,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對下一堂課的內容進行預習。此外,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多彩的夏天》為例,可以在課堂前讓學生針對夏天,進行簡單的描述,繼而進行小組朗讀,安排每個小組上臺演講,最后還可以在小組內自己學習生字。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僅僅起到了串聯(lián)過度課堂環(huán)節(jié)的作用,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總結:綜上所述,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素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無法滿足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因此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語文作為小學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加強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探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和教學水平,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簡.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 科技經濟導刊,2017,(18):163.
[2]史艷娟. 新課標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