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
趕集的時候,能匯聚周邊地區(qū)的居民,人們在這里選貨、聊天、閑逛,從上往下看,頗為壯觀。
小巧的手工木桶,是玩意,也是玩藝。
交通:在紹興汽車西站乘118路公交車達安昌,每5分鐘一班,票價3元。亦可從杭州東站坐巴士至柯橋,然后轉(zhuǎn)公交車268、805、806路達安昌古鎮(zhèn)。
趕集地: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zhèn)
特色年貨:風臘腸、紹興麻鴨、臘肉、扯白糖、手工木桶、仁昌醬油、手工黃酒
“社戲鑼鼓伴月升,臘腸香味隨風飄?!卑膊沛?zhèn),中間是一條長約千余米的古河道,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座座古橋相連,一派江南水鄉(xiāng)的氣韻。
趕水鄉(xiāng)集市,是紹興的風俗。一大早水街就喧鬧起來,古老的水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面;趕集的人一半在石板路上溜達,一半在烏篷船里晃悠。
走進市集,沿河而筑的長街,一路鋪陳的廊棚,傳統(tǒng)特色的作坊,古老凝重的臺門,逼仄幽深的小弄,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間或有“月臘腸、扯白糖”的吆喝在耳邊響著,散發(fā)出水鄉(xiāng)的通靈和秀氣。
最吸引眼球的,還是沿河的店鋪前掛著的醬色臘腸、醬鴨、咸魚,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看得^直流口水。
逛著市集,就像在逛家鄉(xiāng)的街道里弄,感覺是觸摸到熟稔的親切,只覺溫暖、平常。慢慢發(fā)現(xiàn):在這種市集,無論是誰,無論買什么,都要先跟賣主談?wù)撘粫懦山?。成交方式很有意思,一會談質(zhì)量,一會扯怎么吃最好吃,大家都不住地用手、眼睛和嘴檢查貨品。討價還價興起時,周圍認識、不認識的客人和攤子附近的老板都參與進來。大家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沒見過的人還以為他們在吵架。熱鬧得不行!等談好價,包好東西,又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一樣,開始閑話家常:“下次一定來??!”“好的,好的。”彼此心滿意足。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熱鬧交流,超市、商場里都難以感受得到。
逛過市集,也不能錯過古鎮(zhèn)。這里絲毫未被商業(yè)化,信步走在河南岸的古街,還有許多水鄉(xiāng)老手工藝品,扯白糖的師傅將一團糖飴如同扯拉面一樣揮灑自如,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不時博得圍觀趕集人的陣陣掌聲。
店堂里灌制臘腸的大嫂懶散地和鄰居聊著天,我的到來絲毫也沒有引起她的注意,好像我就是一個自在串門的鄉(xiāng)鄰,去留由你,拿取自如。
淡出記憶的箍桶店,小小的店里琳瑯滿目,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桶、木盆和許多沒有完工的活計,40余歲的中年師傅坐在板凳上修整木盆的邊框,畫線、刨削,手法嫻熟,一氣呵成。
福安居茶室是古鎮(zhèn)最安閑舒適的生活去所之一,一間狹小的老屋,幾張簡陋的舊木桌被主人擦得油黑發(fā)亮。茶客進店后每人泡上一大搪瓷缸清茶,或扯著紹興話與牌友們打牌消遣,或一個人靠在墻角發(fā)呆,或品著茴香豆仿佛置身阿Q的時空,或干脆就趴在桌上昏睡百年。
你不必管別人,別人也不會在意你的存在。
交通:大連市火車站后的大菜市門口,坐北廣場到旅順的公交車,鹽場下車。若是開車可導航“旅順南路”。
冬口的海鮮市集,海味沖天。
趕集地:遼寧省大連市旅順鹽場
特色年貨:各種新鮮魚蝦蟹參、腌制海產(chǎn)品、蝦醬
東北人性情普遍火辣,東北年味也相映成趣。住在海邊的大連人,大概因為有了海鮮,火辣的基礎(chǔ)上多了一分鮮靈。大連人的年味是什么?大概也是既火辣又鮮靈。
旅順地處黃海與渤海交匯處,地理位置特殊,盛產(chǎn)海鮮。旅順鹽場的集市上,除了漁船、桅桿,最多的便是海鮮。
還沒走近,一股海腥味就撲面而來。100多米的海鮮攤位在海邊呈“一字型”排開,各種海鮮應(yīng)有盡有,大龍蝦、大海蝦、鮑魚、海參、赤貝、梭子蟹,還有各種海魚、貝類,雖然天氣寒冷,不怎么蹦跶,但大都是活的。
待風干的魚,放在距海不遠的架子上,或平鋪,或吊著。任由海風侵蝕,任憑時間洗滌,把鮮味隱藏在最深處,等待識貨的人領(lǐng)回家,烹調(diào)出最美的滋味。地方再遠,也可以享受大海的饋贈。
買海鮮的人絡(luò)繹不絕,出海的男人將海貨從船上卸下,女人在沙灘上售賣剛剛打撈上來的海鮮,剝大蝦、剝毛蛤,忙得不亦樂乎??腿爽F(xiàn)場挑選,攤主就地加工,實實在在地“鮮”!
來到賣螃蟹的攤位前。“35元一斤,您買幾斤?”還沒回答,旁邊的人搶先道:“來10斤!”東北人果然豪氣!攤主麻利地拿出幾只大螃蟹,個個揮舞著手臂張牙舞爪?!磅r蝦!鮮蝦!28元一斤!”老奶奶用蒼老的聲音喊著,滿頭銀絲的臉上不時冒出幾顆汗?!斑@是什么時候打撈的?”老奶奶頭也不抬,冷哼:“你看后面,我們的漁隊才剛剛打撈回來的,不新鮮不要錢?!睉械美砟愕母杏X,比熱情過度來得要好。
逛海鮮市集,有種暢游大海的感覺。船老大樸實的笑臉、賣魚嫂響亮的吆喝聲、賣腌制品的小伙熱情推銷,腌制蝦醬和咸魚的大缸堆得到處都是……讓人感覺生活是真實的。賺多賺少并不在意,買的賣的都挺樂和,這是傳統(tǒng)年集展現(xiàn)出的—種別樣風情。
沒想好買什么,空手而歸也不遺憾,湊湊熱鬧,開開眼界,也是一種消遣。如果碰見熟人,更是意外之喜。噓寒問暖地嘮上一會。
過年,就要去人多的地方。比起拿著手機搶紅包,圍著電視看別人熱鬧,逛大集,才更有過年的感覺。置身喜氣洋洋的人群,瞬間找回久違的年味。
交通:西昌客運站有班車往返布拖。自駕西昌到布拖,沿S307省道100千米即到縣城。
也只有在偏遠的山區(qū),才能在市集上能見著活牲口吧?
趕集地:四川省西昌市布拖縣
特色年貨:彝族服飾、銀飾、彝族漆器、苦蕎茶等
秘境布拖,是大涼山腹地一塊美麗的土地。在布拖過年,自然要去趕一場彝族大集。
彝家人管趕集叫“趕場”。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qū),沒有固定的市場和固定從事商貿(mào)的人,趕場,是交通相對方便的公路旁,買者賣者從四方前來,臨時搭的一個集。只有趕場的時間,是固定的。
到了趕場的日子,來自周邊的商販和彝族村民三三兩兩、扶老攜幼而來?;蜈s著馬車,或步行,或背著蔬菜,或拎著雞鴨,或趕著牛羊。每個人臉上都充滿著喜色,羊歡馬叫,喜氣洋洋。街上公交車不多,馬車卻不少,布拖橋下系了很多馬匹。
隨著攢動的人流,就像小船落在汪洋一般。
集市里各種鳴叫聲此起彼伏,販牲畜、出售家禽、賣自產(chǎn)物品、兜售民間工藝品、擺地攤、做游戲,還有看相算命。林林總總,濃縮了古樸的彝家風情。鄉(xiāng)鄰鄉(xiāng)親就像走親
戚一般,并不急于交易。你一群我一伙,或躺或坐或蹲聚一起,聊天,談心。裝在塑料瓶中的米酒在人群中傳來傳去,大家像野餐般享受著陽光下的“轉(zhuǎn)轉(zhuǎn)酒”。
平日分散在各村各寨,或去了更遠的地方勞作。一年到頭,就在這樣一個趕場的日子,把這一年的事都拿出來說說,聊聊。集市就是疲勞的釋放之地、情感交流之所。
布施的場上,稱小豬。
即使不是節(jié)假口,也有不少彝族姑娘身著盛裝來趕集。
張莊的平定砂鍋,在全國也小有名氣。
面莊里的面花,是過年大集上少不了的食品。
趕集地: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張莊鎮(zhèn)
特色年貨:平定砂器、龍筋黃瓜干、扣碗、平定面羊
張莊鎮(zhèn)地處晉中與陽泉的交界處,是遠近聞名的大鎮(zhèn)和農(nóng)產(chǎn)品集散地,集市在當?shù)叵喈斢忻S绕溥M入臘月,年市大集更是熱鬧紅火,是太行山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沿307國道一路行進,通往張莊鎮(zhèn)的大道上,汽車、摩托車、自行車排成長龍,各自鳴叫著前行。還沒靠近集市廣場,遠遠就看見如蟻聚般匯集了各色人流,買聲、賣聲、吆喝聲和汽笛聲交織在一起,鬧騰得不行。
集市場上,對聯(lián)、福字、年畫、燈籠、中國結(jié)和各式各樣的飾物火紅一片,年味驟然濃烈起來?!褒堯v翻巨浪,虎嘯動春雷”“燕語新華喜,龍騰大地春”。對聯(lián)上的詞句,歡喜、濃烈。
貼畫攤上光顧的人最多,這些印刷出來的貼畫,色彩斑斕,頗為土氣。年輕人可能會嫌棄“這和現(xiàn)在流行的清新風格簡直背道而馳”,可鄉(xiāng)里的老人家就是喜歡,喜氣洋洋就夠了,管它色彩是不是太艷。
城里購物叫“逛街”,來張莊必須喊“趕集”。因為集真是需要“趕”的,農(nóng)資百貨市場最能體會到“趕”勁:騎車的、步行的、吆喝的、嬉笑的,穿行于集市之中,能感受到老太太提籃抱篼的富有、小媳婦花枝招展的愜意、老漢子討價還價的滄桑、中年人左挑右選的猶豫、小孩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哭泣……趕出一幅世間百態(tài)。
在這里,能切身感覺到樸素、鄉(xiāng)土氣息的年味。
越往集市里走,越顯得擁擠不堪。人們一邊喊著人好多好擠,一邊使勁往前擠。農(nóng)家人用得著的東西,這里一應(yīng)俱全。鄉(xiāng)親背著蒸饅頭的籠床、篩豆類的簸箕?!斑@種高粱稈做的蓖子放饅頭餃子,比超市里塑料的好?!崩咸嶂?個不同大小的高粱稈蓖子,很是滿意?!捌綍r街上沒有賣的,趕集才會有?!庇行〇|西,就是過去的好。
交通:從平定縣出發(fā)約20千米,從昔陽縣出發(fā)約20千米,G307國道就在村邊,距天黎高速張莊出口僅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