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霞
(山西凱的建筑設計規(guī)劃有限公司晉城分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國務院2002年5月發(fā)布了《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的決定》,明確推行素質教育且以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200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為積極響應“關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意見”的號召,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提倡建設設備一流、配套完善的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為目的,充分發(fā)揮青少年校外活動實踐基地在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
山西省榆社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響應政策擬建設山西省省級示范性青少年活動中心配套綜合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承擔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教學任務;二是組織開展一年一期的夏令營活動;三是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各類專題教育活動?;貎仍O有個各類功能區(qū)域,是集社會實踐、科普教育、體能訓練、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踐基地。
青少年活動中心配套綜合實踐基地的建設,意味著榆社縣及鄰近縣區(qū)中小學生即將擁有參加實踐活動的優(yōu)質平臺,積極開展學軍、學農、生態(tài)教育、愛國主義和法制教育系列思想教育培訓活動。有利于青少年親近自然、體驗生活、拓展智能、強健體魄;有利于延伸學校教育、銜接社會教育、實踐素質教育、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必將為全省實踐基地起到示范作用,更好的推動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
設計理念——“以人為本”,設計遠景目標——建設“立足現代,面向未來、富有特色、回歸生活、功能完備的青少年學習科學、探索創(chuàng)新、實踐鍛煉的優(yōu)秀示范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青少年活動中心配套綜合實踐基地設計通過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堅持規(guī)模、結構、特色、內涵協(xié)調發(fā)展,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偲矫姘垂δ苤饕譃閮蓚€部分:一是室內實踐生活綜合區(qū)(包括科技辦公樓、學生公寓、餐廳、附屬設施),二是室外勞動實踐區(qū)(包括學軍活動區(qū)、素質拓展區(qū)、學農體驗區(qū)、畜牧養(yǎng)殖區(qū))。
榆社青少年活動中心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地點位于山西省榆社縣南翟管村,室內實踐生活綜合區(qū)總用地面積10 724.74 m2,總建筑面積6 860.15 m2,建筑占地面積2 674.03 m2,建筑密度24.93%,容積率0.64,綠地率30%。層數均為地上2層,建筑高度8.75 m。
榆社青少年活動中心配套綜合實踐基地的建筑群成“品”字形布置,科技辦公樓位于基地南側正中,面對南向主出入口。建筑距離南地界線20 m,行車路線進入基地后在科技樓前東西分流,經過科技樓東西兩側的開闊綠地后進入一條中軸對稱由南向北的道路,道路西邊坐落著兩棟學生公寓,東邊緊鄰小型集會廣場,廣場東側則是東西向布置的餐廳及廚房?;貣|北角設置、柴油發(fā)電機房、消防水泵房、地下消防水池位于東北角綠化場地下方。
室內實踐生活綜合區(qū)主要為青少年提供在基地的生活管理和部分教學內容。學生宿舍、餐廳及食堂、科技樓集中設置,統(tǒng)一規(guī)劃、共同享用配套設施,從經濟和使用上做到了資源共享。科技辦公樓距離南地界20 m,四周有大于4 m的環(huán)形消防車道。兩棟學生公寓位于其西北方間距30 m,滿足住宅建筑要求的日照時間,公寓前既設計了美化環(huán)境必須的綠化組團,又設計了950 m2空地作為居住者活動的運動器械區(qū)。餐廳位于其東北方間距15 m,由于東西向布置,因此形成25 m×55 m的集散廣場,便于學校小型集會、供學生進行開閉營儀式和隊列操演等活動。
科技辦公樓共4層,平面布局規(guī)整,南北兩側布置用房中間寬敞走廊,設有兩部疏散樓梯。1層~3層設有基地成果展覽室、科普教室、閱覽室、活動室等多個面積110 m2的大型教室,還設有少量辦公室,兼具教育、展覽、辦公功能?;爻晒褂[室,全面展示基地教育成果,展示青少年實踐作品的完成。科普教室有科普影像資料及科普模型等供青少年學習科普知識,開設的科普項目有模型、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創(chuàng)新制作加工,讓青少年熱愛科學,親身體驗科技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相關的實踐研究,進一步加深對科學原理的理解,促進素質教育及寫生科技素質活動的開展。閱覽室儲存大量紙質及影像資料,包括歷史、新聞傳媒、自然環(huán)保、生物科學、法制、消防、交通安全等主題教育,充分彌補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足。各個活動室是樓內設置數量最多的,包括計算機的硬件組裝、小小木匠、科學模型制作、民間剪紙、手工藝制作等活動室,學校教育銜接社會教育,真正做到把學生從書本知識引向生活,從理論引向實踐,使其成為青少年學生素質提升的第二課堂,這正是體驗教育的使命。
豎向設計:本基地附近僅有鄉(xiāng)間道路,因此以基地南主入口道路的高程為參照點,計算新建道路標高及新建樓座標高。道路路面設計標高均以機動車道中心線為道路設計控制標高,場地標高為工程建設完地面標高,景觀綠化時場地可根據需求調整。場地基本平整,略高于外圍鄉(xiāng)間道路,設計中從北部向南做緩坡,為污水、雨水的排放提供便利條件,場地道路主要坡度為0.5%~1%。
基地西側場地原本為農田,利用部分場地開設室外勞動實踐區(qū),共有學軍活動區(qū)、素質拓展區(qū)、學農體驗區(qū)、畜牧養(yǎng)殖區(qū)四個區(qū)。
首先是學軍活動區(qū),中心積極開展學軍、學農、愛國主義和法制教育系列思想教育培訓活動。分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層次的培訓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軍訓隊列、行軍拉練、定向越野、深夜緊急集合、緊急疏散演練、拓展訓練、障礙訓練、聽國防軍事理論講座、通過培訓學習,增強學生的守紀觀念,國防意識,增強體魄,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心,使他們逐步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和學會發(fā)展,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素質拓展區(qū),設計有南北向200 m環(huán)形跑道標準運動場,在跑道中間設立高空項目、場地項目等各種拓展項目。此外還設有體能訓練場、攀巖訓練場,通過進行野外拓展訓練和親身體驗來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yǎng)青少年的勇氣、自信心和協(xié)作能力,增強團隊意識,讓青少年愉快、積極的參與中學到知識領悟道理感恩社會。
再次是學農體驗區(qū),設計了高科技的生態(tài)玻璃大棚、劃分出種植區(qū)農田、果園。青少年親自參與生產勞動實踐活動,體驗艱辛的農業(yè)勞動、操作各種農具、了解農業(yè)機械化知識、科普本地農作物品種及習性,為青少年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
最后是畜牧養(yǎng)殖區(qū),通過讓青少年觀摩動物成長過程,負責照顧小型動物,培養(yǎng)青少年的愛心及責任心。
榆社青少年活動中心綜合實踐基地建成后擬創(chuàng)建和評估省示范性德育基地。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進步,青少年整體素質的提升已經是重要的課題。青少年活動中心綜合實踐基地設計作為引導和扶持我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的載體,我們致力于探索和開發(fā)更科學合理的設計理念和方式,希望為同類工程起到借鑒和啟發(fā)作用,使得青少年學生通過綜合實踐增強團結和鍛煉意識,得到合作、創(chuàng)造、成功與快樂的體驗,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品德,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自主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為其開創(chuàng)精彩健康人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