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秦志強
每逢開學之際,不少班主任就選擇“撂挑子”。理由多多,似乎都能擺上臺面,然而擺不上臺面的理由其實就是一個:這差事太苦太累太煩人。
面對班主任紛紛逃離的現(xiàn)狀,學校不妨多從制度設計和輿論導向等方面進行正面引導。班主任也應調(diào)適好自己的心態(tài),從這份工作中自尋樂趣,真心接納。心態(tài)如能為之一改,動力就會由此大增。班主任工作誠然不是一個輕松的活兒,時間長、事情雜、壓力大,但也絕非那樣讓人唯恐避之不及。我們不妨換個視角來審視它,也許會覺出其中獨有的魅力。
教師人生有豐富和蒼白的區(qū)別。任何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絕不會僅僅因為擅長教書而成就其偉大,同樣,任何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也絕不會僅憑學科教學而驕人。一個教師如果從來沒有做過班主任,一般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其教育人生不免顯得蒼白,至少存在某種缺憾。相反,一位教師如果不僅在教學上獨當一面,而且在班主任工作上游刃有余,這樣的教育人生才可稱得上豐富、精彩。
學校選拔一部分老師來做班主任,這本身就是一份信賴。因為擔任班主任僅有學科專業(yè)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組織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對個人的風度、氣質(zhì),甚至對精力、體力都有綜合的考量;擔任班主任可以進一步鍛煉和培養(yǎng)個人上述能力和氣質(zhì)。有此經(jīng)歷,其胸懷眼界、接人待物、處事方式自然易于高人一籌,其胸懷會更加寬廣,眼界會更加深遠,接人待物會更加融情入理,處事方式會更加細密周全。
同樣做老師,由于付出不一樣,學生的情感回報自然也不同。所謂“桃李滿天下”通常是班主任才有最深的體會。學生一旦離開了母校,班主任就成了學生與母校聯(lián)系的唯一通道。學生依舊把班主任當作他們的班頭兒,其成為同學間、師生間的“信息集散中心”。節(jié)日期間發(fā)個短信,微信群里問候一聲等,這些是班主任的一種幸福,也是班主任最有可能享有的禮遇。
每一位教師都有讓教育人生變得精彩奪目的意愿,做一位稱職的班主任則有助于精彩人生的實現(xiàn)。教育圈內(nèi),真正的行家里手是需要進行綜合評價的,而不是只看某個單項指標是否超出常人。教育最令人信服的成果就是學生成才。班主任最善于做學生的轉(zhuǎn)化工作,積累教育成就有著天然的條件和獨特的優(yōu)勢,最有可能把別人眼里的壞學生變成好學生,把別人手里的后進學生教成優(yōu)秀生。教育的成功、教師的成就大概莫過于此吧。由此收獲來的成就感、自豪感自然非一般老師所能比擬。
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是一份富有含金量的資質(zhì)?,F(xiàn)在教育行管部門在教師職稱評定時將擔任班主任列為必備條件,且規(guī)定晉升高一級職稱必須達到相應的年限。這是很好的政策導向。在很多學校,班主任任職年限在崗位評聘中也給予了合理傾斜。有的學校將擔任班主任跟擔任校長、主任設置為同樣的分值。換言之,當班主任就如同在當校長。如此就從制度層面對班主任給予了認可,也對班主任的個人發(fā)展給予了政策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德育系列學術稱號的開評,以及德育系列許多榮譽稱號的授予,一般都在班主任中產(chǎn)生,至少也是班主任優(yōu)先。在職評崗聘、評先評優(yōu)、提職提干等方面的諸多激勵舉措,使得班主任比別的科任老師擁有了更多被認同的機會,足以激發(fā)擔當班主任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班主任在時間精力上付出很多,在收入待遇上理應讓他們有看得見的所得。在這一點上,各級主管部門都給予了周到的考慮。國家在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部分專門劃出一塊,每人每月500元,作為班主任工作固定津貼。一些學校在《績效工資發(fā)放考評細則》中考慮到班主任起早貪黑,周末和節(jié)假日的休息難以保證,在計算工作量時給予一定量的課時補貼。前者是國家層面對班主任勞動的承認,后者是學校根據(jù)校情和辛苦程度對班主任勞動的承認。這就從經(jīng)濟上做了較有力度的平衡。
以高中為例,如果一位老師教一門主科兼做班主任與一位老師只教兩班主科,其辛苦程度是大致相當?shù)?。如果把?zhí)教學科的課時費、班主任津貼、班主任課時補貼加在一起,班主任的收入略有領先。這對保護班主任工作積極性無疑是有力舉措。
班主任對班級有一定的指揮控制作用。相對來說,他在同學中自然享有較高威信。同樣說一句話,同樣布置一項工作,學生更容易接受。這種由特殊角色帶來的個人威信會轉(zhuǎn)化為敬畏感和執(zhí)行力,同時又在無形之中遷移到學科教學上來。我們發(fā)現(xiàn),在班主任任教的課堂上,同學們是不敢開小差、打瞌睡的;班主任布置的作業(yè)常常是被優(yōu)先完成的,同學們是不敢偷工減料、敷衍了事的。
另外,由于班主任對學生性格習慣、家庭狀況、學習基礎、興趣愛好、人際交往等情況了解最為充分全面,親近感、依賴感、信任感也最高,由此,班主任較之科任老師在課堂教學上更為得心應手。加上“親其師,信其道”的緣故,學生容易對班主任任教的學科產(chǎn)生興趣,也特別愿意在班主任任教的學科上多花時間。如此,對班主任提高執(zhí)教學科的成績無疑是大有益處的。班主任花同樣的時間,甚至花較少的時間,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班級學科均分比同類班級高出3~5分太正常不過了,高出8~10分也并非鮮見。這已被無數(shù)次證明過。所以班主任在學科教學上更容易出成績、樹威信、立品牌。有趣的是,班主任課堂上一點訛錯或小失誤最容易被同學理解包容,同學們對班主任任教學科的評價往往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班主任不單是無邊的責任,也有著無限的魅力。如果班主任能體驗到政治上受重視,情感上被禮遇,事業(yè)上有成就,成長上被認可,待遇上不吃虧,學科上被助推,相信班主任工作的這份魅力自然會轉(zhuǎn)化為樂于從事的內(nèi)在動力。學校管理者在理順班主任心態(tài)時,不妨先做一番從“魅力”到“動力”的“力”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