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鼓勵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欣賞學生的閃光點,通過合適的獎勵來激勵學生進步,是欣賞型探究教學中的學習促進因素,用“派特時間”激勵學生,用時間作為獎勵,鼓勵學生利用通過完成學習任務“贏”來的獎勵時間進行英語游戲和其他活動,能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推動作用,發(fā)揮欣賞型教學的學習促進作用。
關鍵詞:欣賞型教學;賞識激勵;派特時間
新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對我們教育教學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我們面對的學生不再是生活在封閉時代只聽從父母和教師說教的“乖”孩子,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信息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有獨特的想法、有獨立的思考、也有自己的判斷,這種現狀要求我們在如何“管和教”學生方面有新的方法和策略。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領路人,我們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想辦法讓學生樂學,主動求學,真正從學生的需要和終身發(fā)展出發(fā),有效教學。
一、 “派特時間”的理論基礎
《教師最齊全的獎勵方法》一文提到,很多教師為給學生發(fā)什么樣的獎品發(fā)愁,但卻沒有想到,世間最寶貴的時間,就是給學生最好的獎品。“派特時間”是一種激勵方式。
激勵教育,根據應用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是指激發(fā)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賞識和激勵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成人和成才,成就自己服務社會。在教學實踐中,激勵教育,是通過激勵、喚醒和鼓舞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說明能在教學中進行激勵教育才是真正的教學藝術。
學生的有效學習依賴于他們自身的學習目標、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但是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引導起重大作用。教師,仍然是我們現代教育教學的先導者,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主動求學。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都把由衷的夸獎和鼓勵看作是人類心靈的甘泉。筆者認為其中有效激勵是極其重要的學習促進因素,及時恰當的表揚、肯定與獎勵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能發(fā)揮孩子非智力因素對于學習的推動作用,有效促進學生智力因素的發(fā)展。
激勵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傳統(tǒng)的表揚(如口頭表揚,全班表揚)、獎勵(如實物獎勵:筆記本、鉛筆、書籍等)、鼓勵性的行為或語言(如表揚信、熱烈鼓掌和當面贊揚等),還有一種很有效的方法是給學生獎勵派特時間(PAT),“Preferred Activity Time”?!芭商貢r間”是一種流行于美國中小學的用時間作為獎品的激勵制度,原意為“最喜愛的活動的時間”,是由美國課堂管理大師弗雷德·約翰斯大力倡導的一種激勵制度,孩子靠自己的良好表現來贏得時間獎勵,即如果學生遵守課堂規(guī)則,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在更少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為教學節(jié)省時間,那么他們可以因此獲得時間的獎勵,在派特時間里,孩子可以做游戲和其他喜歡的事情。
二、 “派特時間”在高中英語有效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我認為教師也可以有效利用這種時間獎勵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參與課堂。這種獎勵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如果學生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及時答問,他們就會更快更高效地完成預定教學任務,節(jié)省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這樣多出來的時間就是他們獲得的時間獎勵。這個時間可以由他們自己安排,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段時間是額外的獎勵,學生可以自由支配,這是給學生最好的精神獎勵。英語課和其他學科不同,聽說讀寫活動可以在課堂上演變成對話、辯論、競賽、角色扮演等互動性較強的教學形式,如果學生積極參與,就有很多贏得派特時間的機會,因此可操作性很強。具體來講,派特時間可以集體實施或個體實施。
(一) 集體派特時間
集體可以分為大集體和小集體,大集體,包括全班同學,二三十個、多的可以達到四五十個人,或小集體,小組,可由幾個同學組成,比如三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如果全班同學或全組同學具有較強的集體觀念,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團隊精神好,順利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那么他們就可以集體獲得獎勵性的派特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可以進行自己喜歡的一些活動,如聽音樂、唱歌、閱讀或課外活動。這些“贏來”的時間可以當場“消費”,也可以收集到一起再另外進行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贏得派特時間。
1 高效的課堂學習贏得派特時間
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效率是有效教學的保證,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所有的學生和老師充分配合、每個學生都爭做課堂的主人,積極參與教學互動,提前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讓學生贏得派特時間。
具體情況可以由老師在課堂上隨機掌控,這樣學生贏得派特時間的機會很多,可以最充分地調動他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聽課效率。比如上課時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所有學生能得到1個“金幣”(代表“購買”1分鐘時間的“金幣”);每個學生認真詳細做筆記,就可以得到2個金幣;老師可以分組進行對話、討論、競賽等活動,如果每個小組順利完成任務的話,能得到3個金幣。這些獎勵金幣可以當堂課兌現,如讓學生唱歌、讓學生表演節(jié)目、讓學生做游戲、欣賞音樂等。也可以積累分數,定期(如一周或一月等)兌現,在這段時間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2 豐富的英語活動贏得派特時間
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自主學習內容,如果學生在課后能合理安排時間背誦單詞、詞組、句型或文章,則可以贏得派特時間;獨立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可以贏得派特時間;閱讀英文報刊、雜志和原版名著可以贏得派特時間;參加各種課后英語活動可以贏得派特時間,如英語角、英語社團等。
筆者在任教的2個班里進行實驗,一個班按平常的教學方法按部就班進行教學,另一個班級則常運用獎勵“派特時間”的方式鼓勵他們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我常在他們課后學習活動完成較好的情況下獎勵這種時間,比如他們單詞默寫得好,就獎勵全體同學5金幣;哪個小組英語糾錯做得特別好,就獎勵他們3~5個金幣;哪個小組英語角活動開展得好,就能獲得5~6個金幣。在各種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中,學生都有機會來贏金幣,這些“獎賞”兌換成時間,可以讓他們選擇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
(二) 個人派特時間
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有差異,有時我們不能以同一種要求來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時候就要有所區(qū)分,激勵表現好的學生發(fā)揚長處,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并且可以把這種獎勵延伸到課外。
這種個人獲獎的機會大,范圍廣,如果合理運用好這種激勵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一個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特別積極得到2個金幣;作業(yè)認真且高質量完成得到2個金幣;經常幫助同學得到2個金幣;課后參加各種英語活動得到2個金幣;學習進步得到2個金幣;思考深入、提出獨特見解得到3個金幣等。只要老師或其他同學達成共識認為一個學生進步了、或改正了缺點、或正在積極努力中,大家有目共睹,那么他就可以贏得派特時間。個人派特時間可以累積,到了周五,累計學生一共獲得了多少獎勵,如果得到10個金幣,就把這10個金幣換成10特(分鐘),開展“最喜愛的活動”派特時間,讓學生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去圖書館看書,欣賞音樂等。只要活動合理、健康,有益身心,都可以接受。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這種個人獎勵方式很有效果。筆者有一位學生,理科學習非常優(yōu)秀,但英語基礎較弱,初中時單詞積累較少,常認為背了單詞仍然要忘記,背了沒用,覺得自己學語言沒天賦,就放棄了,勉強混個及格,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理科學習中,想通過理科的優(yōu)勢來彌補英語的不足。但是到了高中,因為周圍的同學都是經過選拔出來的很有競爭力的對手,他原來的這種學習策略失去了優(yōu)勢,因為同學們各科齊頭并進,比他這個“短腿走路”的學生強多了,在總分上他完全失去了優(yōu)勢。經過幾次考試的教訓,他決定調整學習策略,惡補英語學習,下定決心首先要攻克英語單詞這一關。在這個時候,我適時獎勵他派特時間,如單詞默寫好,就獎給他“特殊的派特時間”,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幫他記憶單詞,還幫他補習語法內容,并每天幫他解決一個英語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有效學習,他慢慢掌握了記憶單詞的方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大大增加。
三、 “派特時間”在欣賞型探究教學中的作用
(一) 加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作為一門外語,我們學生在沒有地道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情況下,要背誦幾千個陌生的單詞、要學習繁多且難記的語法規(guī)則、要揣摩東西方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有些學生英語學習落后,并不是因為智力問題記不住或理解能力差,而是由于他們基礎薄弱、習慣不良或學習意志不強或學習缺乏成就感所導致的結果,利用“派特時間”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比如上課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課堂比賽等活動、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等,如果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派特時間”,他們會不斷地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這種學習體驗可以極大地增強他們英語學習的信心。
(二) 加強學生英語學習情感
英語“情感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中“以人為本”,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地激發(fā)和調動學生有利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因素,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自信心、主動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感一旦被激發(fā)出來,就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隘偪裼⒄Z”創(chuàng)始人李陽并非生來就是英語天才。小時候,李陽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害羞、內向,不敢見陌生人,英語一直不理想,直到進入大學第一次期末考試英語還是不及格,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為了徹底改變英語學習的失敗的窘況,李陽把大量時間花在英語上。他偶然發(fā)現在大聲朗讀英語時,注意力會變得很集中,于是他就天天跑到校園的空曠處去大喊英語,直到把歷屆四級考試題脫口而出,別人對他的進步感到很驚奇。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成功后,他激發(fā)出了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愛,每天,李陽的口袋里裝滿了抄著各種英語句子的紙條,一有空就掏出來讀,從宿舍到教室和食堂,他總是不停地念叨著英語,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他終于在1988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一舉獲得全校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對于英語強烈的學習情感造就了他的成功。
由于“派特時間”自由度大,教師可以從“絕對優(yōu)秀”的角度來獎勵學生,也可以從“相對進步”的角度來賞識學生,比如某個學生原來害怕在課堂上發(fā)言,后來慢慢參與課堂互動,就可以贏得獎勵時間;比如學生的英文書寫經過努力練習比原來有長足的進步,就可以贏得派特時間,這樣教師可以全面地關注每個學生,利用合適的機會獎給他們派特時間,培養(yǎng)出他們對于英語學習強烈的學習情感,一旦這種學習情感得到強化,學生的潛力將是無窮的。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學生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耐心才能不斷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及時鼓勵很重要,“派特時間”用一種獨特的方式給予學生肯定和自信,能激發(fā)出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燕國材.智力因素與學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 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3] 伍新春.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
[4] 程曉堂.“英語高考改革對英語教育教學的影響”[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1).
[5] 龔亞夫 .英語教育新論:多元目標英語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滕新芳,江蘇省無錫市,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