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浩淼
摘要:作為一部寫盡中國封建社會形態(tài)的百科全書,《紅樓夢》通過講述賈府故事的方式來展現(xiàn)了十八世紀上半葉波瀾壯闊的中國末年封建社會中上層社會的生存狀態(tài),這不但是一段歷史的再現(xiàn),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形態(tài)不可挽回的解體過程。讀《后樓夢》,讀的是愛情的忠貞與無奈,讀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讀的是時代的興起與沒落。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林黛玉 封建制度
喜歡讀文史的人或許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三國與水滸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在我國文學(xué)歷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更喜歡的是“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這句話,很多男生不喜歡看紅樓夢,覺得紅樓夢矯情,內(nèi)容拖沓。實際上,是這部分男生沒有閱讀的耐心與熱情所造成的。紅樓夢所演繹的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封建社會上層社會的日常生活,在這個生活中,人們讀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封建社會制度的腐朽與敗壞,是黑暗統(tǒng)治注定滅亡的結(jié)局。紅樓夢是復(fù)雜的,就像文中的封建等級制度、人們的遭受的壓迫與屈辱,就像林黛玉的不食人間煙火,像文學(xué)流傳過程中的由盛轉(zhuǎn)衰一樣復(fù)雜。
第一次讀《紅樓夢》是在小學(xué),小學(xué)時期受到朋友的邀請,一起閱讀的四大名著,但是在現(xiàn)在看來,那種閱讀真的只是囫圇吞棗的讀,當(dāng)時也只是覺得有趣,卻沒有從深層次的角度去了解和剖析文字背后的內(nèi)容。到了高中,我重新拿起這本書,細細品味之后才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學(xué)識的增加,我對于紅樓夢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又有了新的認識與看法,這讓我頗為興奮,興奮之余,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其他文學(xué)愛好者共同分享。
在西方有這樣一句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在我看來,紅樓夢同樣有這樣的魔力。一百個人讀紅樓夢,也會產(chǎn)生一百種不同的感受與體驗。首先,紅樓夢是一部能夠讓普通人看得懂的作品,其內(nèi)容相對流暢,盡管有許多封建社會特有的詞匯,但是并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閱讀。其次,紅樓夢深層次的伏筆較多,無論是人物的情感糾葛還是個體形象的塑造都十分的鮮明和成功,甚至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而加深體會,增強閱讀的感觸。作為一個普通的高中生,我不是歷史學(xué)家或者思想家,無法真正深入的了解《紅樓夢》背后的歷史影響力與文學(xué)價值,只是通過自己的本心,傾注情感,認知品讀,以至于到難以自拔的境地。
在紅樓夢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林黛玉這個角色。林黛玉的命運相當(dāng)悲慘,從她出生,到進入賈府,再到后來與寶玉相愛,整個過程中她的淚水就沒有終止過。即便如此,她依然展現(xiàn)出了過人的聰穎與封建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作為一個聰慧的女子,她自幼成長在賈府跟著賈雨村的其他人一起學(xué)習(xí),進入賈府后,林黛玉與其他姐妹一起作詩檄文,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藝術(shù)天賦。在迎春貴妃省親時,寶玉作詩被難住,這個時候黛玉從旁邊急忙作詩贈與他,這才解了燃眉之急。又或者在史湘云入社時,曾經(jīng)請大家一起吃蟹賞菊,過程中大家紛紛寫詩應(yīng)景,其他人都早已完成,只有林黛玉從容不迫,在最后時間突然揮就一首,成就了千古佳話,也一舉奪下了桂冠。林黛玉聰慧,同時也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女子,這與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人都十分的相似。從身世上來看,林黛玉畢竟寄人籬下,只能夠做到步步留心才能夠不落人以把柄。另外,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是蓄意攻擊她,最后還是養(yǎng)成了愛計較以及忍氣吞聲的毛病。比如周瑞家送來的簪花是被挑剩下的以及撞見寶玉看寶釵而吃醋等等,其原有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形象又被增添了許多新的特征。盡管這些小插曲為整部作品增添了無窮的人情味,但是依然沒有抹去黛玉的純真與質(zhì)樸,她想要獲得屬于自己的真正的愛情,卻久久不得,而這正是對封建社會制度下的官僚生活的無聲抨擊。
林黛玉與我們生活中許多姑娘一樣,孤僻、叛逆,對于世俗不屑一顧,時而特立獨行,時而卓爾不群。作為一個女子,她毫不避諱在花前癡讀西廂,她不喜歡巧言令色,更不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判斷甚至影響別人的生活。崇尚真切的情誼,同時又淡薄名利。在這些品質(zhì)中,我們總能夠發(fā)現(xiàn)一兩個共同點,從而增加了與作品的共鳴。然而,林黛玉又是復(fù)雜的,她與姐妹們飲酒賞花時會表現(xiàn)出逼人的才氣,會出現(xiàn)藝壓群芳的效果?!百|(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無論是清寒如骨的畫意還是聽雨歌樓上的詩情,對于她來說都不在話下。我贊嘆于黛玉,贊嘆于她的身世,贊嘆于她的才華,更是贊嘆于的她的命運。命運是生來就有的,還是在抗?fàn)幹胁粩嘧兓模@個我們無從得知。我只知道,正是她的身世,養(yǎng)成了她的性格,同時也是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寥落與憂傷。盡管大觀園中來來往往的人眾多,熱鬧非凡之下,卻沒有她的棲身之所,縱使有風(fēng)流多情的寶玉在,她依然會由于身份上的差距而患得患失。
反觀寶玉,銜玉而生,聰穎靈秀的他是大家眼中的風(fēng)流浪子。他厭惡官場的腐朽與墮落,熱愛文學(xué),充滿了叛逆,作為賈家給予厚望的繼承者,他更愿意做萬花叢中那一點綠色。最重要的是,賈寶玉對于愛情與自由的向往正是帶給我們震撼的地方,他的愛情超越了時代背景,超越了封建家族的家長制度,更是用自己的真情真意向家庭、封建社會乃至于整個時代宣戰(zhàn)。盡管我們知道,其結(jié)果是以失敗而告終。絕色佳人與翩翩少年的不期而遇,相知相戀再到無法長相廝守,與梁祝的絕唱不同,紅樓夢中的兩人甚至沒有真正走到過一起,更沒有化蝶這樣的雙宿雙飛的結(jié)果,有的只是封建制度下官宦世家的牢籠與桎梏。也許是我們看多了神話傳說,看多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翻過身來,再來讀一遍紅樓夢,我們才發(fā)現(xiàn)封建社會當(dāng)真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在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有過自由的情誼與愛戀,但是更多的是無助與悲哀。
讀紅樓夢,了解一個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遷,同時也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感慨,我們不愁吃喝,衣食住行皆有所依,這不但得益于國家、政府以及黨的領(lǐng)導(dǎo),更是人民共同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不能夠忘記歷史,從書中讀懂過去,才能夠感恩當(dāng)下,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1]王麗華.《紅樓夢人物論》研究述評[J].紅樓夢學(xué)刊,2015,(02).
[2]李鴻淵.近十五年來《紅樓夢》之女性主義批評綜述[J].紅樓夢學(xué)刊,2011,(01).
[3]李夢圓.《紅樓夢》人物“性別錯位”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3.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第一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