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
2017年,張愛民仗義疏財,孫勝榮知恩圖報,這對異姓兄弟的感人故事在徐州大街小巷流傳。張愛民也因此被評為“徐州好人”、“江蘇好人”。
萍水相逢
47歲的孫勝榮系浙江青田人。1986年為了減輕家里負擔,14歲的孫勝榮輟學到江蘇徐州投奔在那里開理發(fā)店的哥哥,成了一名洗頭工。
在徐州一家機械廠上班的張愛民時年23歲,有副古道熱腸,每個月都要來孫勝榮哥哥的店里理發(fā)。一來二去,和小他9歲的孫勝榮熟悉了。但孫勝榮到徐州不到一年,便去了外地打工。
張愛民在機械廠擔任業(yè)務(wù)員,經(jīng)常天南地北地跑。1988年張愛民到溫州出差,邂逅在此地打工的孫勝榮。聊天中,張愛民得知孫勝榮在一家鞋廠打工,工作辛苦不說,還掙不到錢,張愛民鼓勵他:“你不是有理發(fā)手藝嗎?還是到徐州開店吧,到時我?guī)湍悖 睂O勝榮想了想,答應了。
三天后,孫勝榮拎著簡單的行李風塵仆仆地出現(xiàn)張愛民在面前。當時,孫勝榮的哥哥已經(jīng)離開徐州,偌大個城市他只認識僅打了不到一年交道的張愛民。第二天,張愛民從存折里取出1000塊錢,當時他月工資只有90元,這些錢他攢了好幾年,打算將來結(jié)婚用的,看孫勝榮開店急需資金,他便全部取了出來。
孫勝榮一個人打理店里生意,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做,張愛民每天都從食堂里打好飯菜,用飯盒盛好騎幾公里的自行車送過來。只要不出差,張愛民都會按時送飯,有時他出差在外,還委托廠里的好哥兒們給孫勝榮送來現(xiàn)成飯菜。
1990年春天,老家打來電話,讓18歲的孫勝榮回老家參軍體檢。孫勝榮覺得自己體檢不會通過,過不了幾天就會回來的,沒和張愛民打招呼便回了老家。
孫勝榮回家后意外地通過了部隊體檢,隨后入伍服役。退伍后回到了老家,浙江青田是有名的僑鄉(xiāng),很多鄉(xiāng)親在海外謀生。為了改變命運,1995年孫勝榮隨著親戚來到西班牙淘金。
在西班牙,孫勝榮成就了一番事業(yè),擁有了自己的商業(yè)集團,成為中西百貨協(xié)會主席團主席和歐洲華人商會副會長,一躍成為西班牙知名僑領(lǐng)。
不管是在為事業(yè)打拼過程中,還是功成名就后,孫勝榮腦海里經(jīng)常浮現(xiàn)出當年張愛民和藹可親的面容,想到自己當年不辭而別,他決心找到張大哥,親口道一聲謝,回報張大哥當年的相助之恩。
三尋恩人
2008年春孫勝榮回到國內(nèi),處理完公務(wù)后,他只身前往徐州尋訪張愛民。近20載的光陰,古城徐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窄巷早已被高樓大廈和寬闊的柏油馬路取代,孫勝榮憑著殘存的印象,四處打聽與張愛民有關(guān)的人和事,卻一次次失望。
由于要趕回西班牙忙公司事務(wù),在徐州待了一周后,孫勝榮失望而歸。此后,雖然人在國外,尋找張愛民卻成了孫勝榮的一塊心病,一天找不到張大哥,他心頭上的那塊大石頭就落不下來。
2010年春天,孫勝榮撥冗再次回國,第二次來到徐州。這次,靠著好心人的幫助,他找到了張愛民當年工作、生活的地方。然而,廠里的工友們說張大哥下崗好多年了,聽說他早幾年開了家復印店,不知道現(xiàn)在還開不開。
孫勝榮十分欣喜,他拿著地圖,找遍了幾乎所有的復印店,也沒看到張愛民的身影。這時,他在國外的公司有緊急事務(wù)需要處理,孫勝榮只得再次滿腹悵然地登上飛赴異域的國際航班。
轉(zhuǎn)眼又是兩年,2012年7月,孫勝榮帶著滿腔希望第三次來到徐州,這次他下定決心,以張愛民當年生活的地方為圓心,20公里以內(nèi)的社區(qū)居委會、街道辦事處他都一一拜訪,獲得的仍是一次次的失望。最后,他向云龍湖派出所求助,王騰碧所長聽了孫勝榮和張愛民的感人故事后,決定盡全力實現(xiàn)他找到張愛民的愿望。
根據(jù)孫勝榮提供的名字和年齡,派出所從戶籍數(shù)據(jù)庫里檢索到了140多個“張愛民”,經(jīng)過仔細辨認,最終確定了最相似的一個。果然,這個最相似的“張愛民”就是孫勝榮千辛萬苦尋找的“愛民哥”。
一對異姓兄弟終于擁抱在一起。孫勝榮哽咽著說:“愛民哥,我以為再也找不到你了呢!”張愛民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良久才動情地說:“榮弟,我也想念你啊,這些年不知道你過得怎么樣?”
授人以漁
從張愛民口中,孫勝榮了解到,張大哥多年來日子過得并不寬裕。1996年張愛民從機械廠下崗后先是開了家復印店,因為靠近機關(guān)、學校,生意還算過得去。不料,復印店經(jīng)營到第四年,因為政府拆遷改造,復印店干不下去了。在朋友的幫助下,張愛民又開了家書畫裝裱店,雖然生意不溫不火,還能勉強維持生活。
讓孫勝榮感佩的是,盡管日子過得并不寬裕,張愛民卻一直樂觀開朗,而且從來沒有停下幫助他人的腳步,始終是親友、鄰居信賴的好人。
看到張愛民一家住在一套不足80平米的舊房子里,里面的擺設(shè)陳舊,孫勝榮萌生了給大哥一家改善居住條件的想法。沒想到,他提出的換車換房的念頭都被張愛民拒絕了。
向張愛民贈房贈車的愿望落空,孫勝榮反而更加敬重張大哥的人品。他突然閃出一個主意:當年張大哥用一個理發(fā)店讓他在徐州經(jīng)歷了一年磨煉,自己也可以投資個實業(yè)讓張大哥來做??!用生意作為紐帶,他就可以經(jīng)常見到張大哥了。
孫勝榮通過市場考察發(fā)現(xiàn),徐州人喜歡喝酒,但喝的大多是度數(shù)較高的白酒,酒店餐桌上鮮見紅酒的身影,而飲紅酒有助于現(xiàn)代人的保健、養(yǎng)生。憑借敏銳的市場判斷,孫勝榮決定利用自己在國外的便利,在徐州投資一家酒莊。他把想法說給了張大哥,張愛民覺得孫勝榮的想法可行,同意了兩人合作開辦酒莊的想法。
2013年元旦,孫勝榮投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創(chuàng)辦的紅酒莊正式營業(yè),酒莊由張愛民任法人、董事長,全權(quán)負責經(jīng)營。
自從有了這個酒莊,孫勝榮每次回國都要到徐州逗留幾日,經(jīng)營上的事情他從來不參與,來徐州只為看望他敬重的張大哥。讓張愛民感動的是,孫勝榮還把自己的一雙兒女交給他帶著,讓兩個孩子在徐州讀書。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