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余世媛
(重慶市園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重慶 401147)
近年來,由于城市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的日益惡化,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人類的又一大困擾[1-3]。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減少生態(tài)足跡[4],以“陽臺種菜”“一米菜園”“花園式菜園”等模式出現(xiàn)的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5]應運而生。
大量研究表明,都市農(nóng)業(yè)不僅可以解決城市居民的食品問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生產(chǎn)性景觀,還成為社區(qū)建設公共空間整合再創(chuàng)造的重要工具[6-8]。目前,已有許多與都市農(nóng)業(yè)相關的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可食地景是其中較新的概念[9]。
可食地景不僅可以緩解食品短缺,同時也是崇尚綠色生活的一種潮流。
可食地景的概念最早由園林設計師、環(huán)保主義者Robert Kourik提出[10],并通過其1982年發(fā)表的《The Complete Book of Edible Landscaping》(可食地景完全指南)一書,將這一概念帶到了主流的園林設計界當中。
可食地景,在景觀設計和空間營造過程中,不僅要講究其景觀價值,同時還要兼顧實用價值。在設計中充分考慮設計的美感,在植物材料的選擇上著重選擇可食用的蔬菜、果樹、花卉、藥草為設計元素進行綜合設計。用果樹、蔬菜、草藥、觀賞農(nóng)作物,特別是可食的開花植物有機組合,讓綠地景觀變得更加美麗和美味。
植物是構(gòu)成景觀的重要元素,可食地景的取材不拘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園林樹種,果樹、蔬菜、花卉、藥草以及一些烹飪調(diào)料甚至農(nóng)作物等都可以作為設計的元素,取材十分廣泛。據(jù)報道,全世界可食用的植物高達3 000~10 000種,而迄今僅有100 多種被景觀利用,可利用資源空間很大[11]。
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一些地區(qū)的園林植物資源匱乏,觀賞期短。當?shù)氐墓麡?、蔬菜、藥草等鄉(xiāng)土植物,具備很好的觀賞性和抗逆性,將這些植物運用到園林中,可以極大地豐富園林綠化品種,增加景觀效果。例如貴州等地常見的野生草藥頭花蓼,具有很強的抗逆性,當?shù)匾话愣甲鳛樗幉菔褂茫浠?、葉的觀賞性鮮有人知。如果將其應用到園林中,不失為一種優(yōu)良的彩葉地被資源[12]。
對于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來說,在自己的庭院或者利用庭院部分空間建造一個蔬菜花園已經(jīng)是當前的一個大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自家花園種植一些果樹、蔬菜,通過親身實踐的勞動,不僅能吃到美味的水果和蔬菜,還能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減壓方式。
可食地景不僅能讓全家人體驗到鄉(xiāng)下原生態(tài)耕種到豐收的滿足感和喜悅,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體驗到勞動的價值,也是一個家庭小科普教育場所。而果樹、蔬菜、芳香藥草等可食性植物本身的觀賞性并不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園林樹種差,而且兼具實用功能,最大限度的解決了大家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這種健康無污染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受都市人們的歡迎。
在如今這個寸土寸金又追求生態(tài)綠色的時代,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已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將自家本來平淡無趣的草坪改造成美觀又美味的“可食地景”已經(jīng)成為當下的一種潮流。草坪不僅耗費大量水資源,而且還需要用化肥和農(nóng)藥去維系它單一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修建草坪更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維護草坪相比,可食地景并不會花費太多的勞作時間,不但能減緩氣候變化、增強食品安全,幫助我們減少食物里程、實踐低碳生活、節(jié)約開銷等,而且還能將廢水、廚余垃圾充分利用起來,甚至將舊家具改造成花園里的各種設施,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親近自然。
可食地景利用零散的土地在滿足園林功能的同時兼具實用功能,既美化了環(huán)境,緩解了我國耕地資源緊缺的現(xiàn)狀,又提供了物質(zhì)所需,同時降低食物的運輸、銷售、包裝成本,保障食品安全,減少生態(tài)足跡,從而提高了園林的經(jīng)濟環(huán)保效益。
目前,園林植物景觀營造中過度復制、濫用“喬+灌+草” 模式,造成園林綠化千園一面、換湯不換藥等現(xiàn)象[13]。有文獻表明,園林最初就是經(jīng)濟實用的果園、中草藥園甚至是菜圃。理想的私人庭園或別墅花園,應該是可以看到碩果滿園的風光,或者是有芳香保健的草木花卉靚影??墒车鼐白駨目茖W的植物共生原理以及生長周期,根據(jù)植物顏色搭配、葉子漸變狀態(tài)菜苗密度等特點,將植物變成了可以食用的“景觀”,通過與墻體、籬笆、種植槽等構(gòu)筑物的有機結(jié)合,給人們帶來一種似曾相似又不同的體驗,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對美好事物熱愛的心理需求,同時還具有食(實)用功能。在這樣的綠地,人們的參與會使其獲得滿足感和充實感。因此,可食地景是對返璞歸真的“致敬”。
3.1.1 片植
可食地景以片植的應用形式出現(xiàn),是較常用的一種園林應用手法??墒车鼐俺善姆N植,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頗有一些田園情趣。例如在花壇中片植油菜、小麥、向日葵、玉米、甘薯等,景觀效果頗佳。
3.1.2 垂直綠化
可食地景應用于垂直綠化,在植物材料選擇上主要采用具有較強攀援性的植物,如絲瓜、扁豆、葡萄、獼猴桃等??蛇\用在公園、社區(qū)或者庭院某處采用竹子、水泥等搭成各式籬笆或棚架下方,使這些可食觀賞植物沿著籬笆或棚架攀援而上,并在上面開花結(jié)果,不僅可以觀姿態(tài),而且能觀花觀果,還可以采果食用,可謂一舉多得。
3.1.3 開辟專類園
將可食地景納入專類園,營造果樹、蔬菜、草藥、觀賞作物等的專類園,將果樹、蔬菜、草藥、觀賞農(nóng)作物等的經(jīng)濟價值、觀賞價值、學術價值進行有機融合,向人們展示獨特的田園風情景觀,展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可食地景的密切聯(lián)系?,F(xiàn)在很多植物園開始嘗試建設蔬菜瓜果園,供游人觀賞的同時又可開展科普教育,還能采摘果實食用,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杭州植物園。
近年來,園林工作者正不斷做著可食地景的嘗試,一些景觀效果好的果樹和蔬菜、農(nóng)作物正在逐步滲透進景觀設計中。例如,俞孔堅在沈陽建筑大學景觀規(guī)劃中大量的使用水稻和當?shù)剞r(nóng)作物、鄉(xiāng)土野生植物(如蓼、楊樹)為景觀的基底,顯現(xiàn)場地特色。不但投資少,易于管理,而且能形成獨特的、經(jīng)濟而高產(chǎn)的校園田園景觀[14]。2016年,上海世紀公園辟出1 000 m2種菜,打造可食地景。上海同濟大學建筑系劉悅教授用蔬菜瓜果替代傳統(tǒng)的園林花卉植物,通過設計,讓園林富有美感和生態(tài)價值,讓植物真正成了藝術品,營造出晴耕雨讀的愜意,使城市綠化不僅養(yǎng)眼而且養(yǎng)胃。還有四川美術學院新校區(qū)大面積地運用梨樹、紅薯、水稻、藕、油菜等果蔬作物營造出獨特的校園田園風情,這些嘗試,為可食地景的發(fā)展應用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食地景畢竟不同于傳統(tǒng)菜園,在滿足人們的食用要求的同時還要兼具優(yōu)良的景觀效果??墒车鼐皩υO計者有更高的要求,于設計者來說是一項挑戰(zhàn)。在設計原則上注重景觀與自然的融合、美觀與實用的融合、人文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的融合。在設計模式上從整體的架構(gòu)到細節(jié)的豐富,都需要設計師通過對生活素材的積累,在形態(tài)、風格以及色彩等方面充分展現(xiàn)可食地景的魅力,充分調(diào)動人們的參與意識。
可食地景一年的景觀更迭較傳統(tǒng)的園林更頻繁,需要這類園藝工作者們掌握一定的園藝專業(yè)知識,必要時需要設計者或者園藝工程師長期跟蹤指導。如科研工作者選育出適應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或類型,并提供一整套簡單化的栽培管理技術,將極大的有利于可食地景的園林推廣與應用。
綜上所述,可食地景因其獨特的景觀效果,濃郁的田園情趣,在園林植物景觀中運用具有極大可行性,為城市發(fā)展注入新活力,增添了景觀設計的生動性和色彩性,在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上都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同時,國內(nèi)外對可食地景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和相關專業(yè)人士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將學科價值和實用價值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推動景觀設計的現(xiàn)實發(fā)展。
[1] C Chen J.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 real challenge to soilprotection and food security[J]. Catena,2007,69( 1) : 1-15.
[2] Satterthwaite D,McGranahan G,Tacoli C. Urbanization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food and farming[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2010,365( 1554) : 2809-2820.
[3] FAOSTAT,2014.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UnitedNations Statistics Online Data. http: / /faostat. fao. org /.
[4] FAO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2007. Urban Farming Against Hunger. Safe,F(xiàn)resh Foodfor City Dwellers. http: / /www. fao. org /newsroom/en /news /2007 /1000484 / index. html.
[5] 椰風 .可食地景:都市里的別樣風情[N].都市花卉報,2015-09-10.
[6] Ferris J,Norman C,Sempik J. People,land and sustainability:Community gardens and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2001,35 ( 5) :559-568.
[7] Holland L. Diversity and connections in community gardens:acontribution to local sustainability[J]. Local Environment,2004,9( 3) : 285-305.
[8] Barthel S,Isendahl C. Urban gardens,agriculture,and watermanagement: sources of resilience for long-term food security inciti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3( 86) : 224-234.
[9] 羅靜茹.以德國安德那赫為例談可食城市的發(fā)展與實踐[J]. 山西建筑, 2016(9)0218-0220.
[10] 有機會記者Jing. 可食地景:田園夢與城市綠化的融合[EB/OL]. http://www.yogeev.com/article/25139.html;2013-01-10.
[11] 蘇偉. 發(fā)展觀賞果樹產(chǎn)業(yè)正當其時[J]. 科技信息, 2003(10): 26-32.
[12] 楊艷等.頭花蓼對對重金屬Cd的累積規(guī)律初探[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0,29(11):2094-2099.
[13] 溫仕軍.淺談私家庭院園林綠化植物之搭配——以肇慶鼎湖區(qū)華庭花園某私家庭院為例[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6,16(6):127-128.
[14] 臧潔,王立科.食用園林在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的發(fā)展初探[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