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延群
運動有助于健康長壽的道理大家都懂。研究發(fā)現(xiàn),適度的運動可以讓人欣快、振奮,因為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更多的心理“愉快素”β-內(nèi)啡呔。與此相反,過量的運動能使兒茶酚胺和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分泌增多,從而使T細胞受體因飽和而功能銳減,同時還可反饋性地使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減少,且會降低免疫功能。因而,超負荷運動后易得感冒,或者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運動過量還會造成肌肉痙攣、僵硬、勞損、骨折、運動性貧血,甚至導致猝死??梢娺^量運動對身體是不利的。
因此,有人曾建議給“生命在于運動”的“運動”前加上“適度”二字。只有適度,才有利于通過心理效應(yīng)增強免疫功能。運動適度的理論古已有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告誡人們:“養(yǎng)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泵绹\動生理學家莫爾豪斯的方法是:“運動應(yīng)當在順乎自然和圓形平面 (指一種平緩的而非陡然的過程)的方式下進行?!边\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簡單到復雜,講究舒適自然,循序漸進。比如跑步,剛開始練跑時要跑得慢些、距離短些,經(jīng)過一段時間鍛煉,再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離。
那么,運動量怎樣掌握才算合適呢?一般來說,以每次鍛煉后感覺不到過度疲勞為適宜;也可以用脈搏及心跳頻率作為運動量的指標,若運動量大,心律就快。對于正常成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心率增加至140次為宜;而對于老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增加至120次為宜。
近年來,美國有關(guān)專家提出了溫和運動健身的新觀點,并組織了溫和訓練實驗。溫和運動就是一種低強度、低能量消耗的運動模式,也稱“適度鍛煉”,就是每周消耗8370余千焦耳熱量的體能,即相當于打2~3小時的乒乓球。每個人每天都能累積相當于半小時溫和運動的活動量,如下公共汽車后快走15分鐘回家,再做20分鐘的其他體力活動就夠了。幾個月后,溫和訓練計劃的參加者都說他們的健康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也有很多人不能長期堅持運動,只在有時間或有心情時才偶爾運動一下。這種偶爾運動對健康無益,它很容易破壞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甚至還會加重器官的磨損,導致壽命縮短。運動專家指出,如果你一周前5天基本沒有運動,身體實際上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這種狀態(tài),周末突然拿出許多時間集中鍛煉,反而會打破已經(jīng)形成的生理和機體平衡,其后果比不運動更差。正如人們吃飯不能飽一頓餓一頓一樣,運動也是如此。
有了適度的方法,關(guān)鍵還要持之以恒。運動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鍛煉。只有堅持,才會有收益。每天進行低強度運動,不僅有益于健康,而且可以減少心臟病發(fā)作的危險??傊?,過量運動不利,偶爾運動無益,“細水長流”才是真正的健身益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