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莉,李雪飛,馬麗娜,劉利君,吳景良,李保強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河北承德067000)
近年來,隨著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快速發(fā)展,人類居住環(huán)境、飲食結構的多樣變化,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人數(shù)越來越多,臨床表現(xiàn)也是復雜多樣,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已將過敏性疾病列為重點研究及防治的疾病。而過敏性疾病防治的關鍵在于首先明確過敏原并有效避免接觸。了解過敏性疾病常見過敏原的種類、發(fā)生及分布的規(guī)律性,對過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回顧分析承德地區(qū)2015年1月—2016年11月共1 586例就診我院皮膚科過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總IgE和特異性IgE(sIgE)檢測結果,探討承德地區(qū)過敏性疾病過敏原的種類、分布情況,為承德地區(qū)過敏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檢測對象2015年1月—2016年11月來我院皮膚科就診,經(jīng)敏篩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檢測總IgE為陽性者1 013例,男563例,女450例,年齡5個月~85歲,平均(24.16±20.00)歲。按年齡分組,其中少年組(0~16歲)427例;青年組(17~35歲)306例;中年組(36~59歲)216例;老年組(≥60歲)61例。1 013例過敏性疾病中,臨床診斷為過敏性紫癜163例,蕁麻疹484例,濕疹111例,過敏性皮炎236例、哮喘19例。
1.2 檢測方法采用德國Medivis公司生產(chǎn)的AllergyScreen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和專用配套試劑及脫色轉(zhuǎn)移搖床,分析人血清中過敏原(包括:戶塵螨、屋塵、桑樹、貓毛、狗毛、蟑螂、雞蛋白、牛奶、蝦、貝、蟹、牛肉、腰果、菠蘿、混合霉菌、混合草、樹花粉等)特異性IgE抗體。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過敏性疾病的構成和過敏原陽性人數(shù)采用分類匯總,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主要描述頻數(shù)分布、構成比及百分率等。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或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1 013例過敏性疾病患者過敏原的分布情況1 013例過敏性疾病患者前3位的過敏原分別為戶塵螨(337例,33.27%)、點青、分枝、煙曲(254例,25.07%)和腰果(245例,24.18%),各種過敏原陽性率分布,見表1。且多數(shù)患者(58.54%)對2種及以上過敏原過敏,檢出單一過敏原者為420例,占41.46%,見表2。
表1 1 013例過敏性疾病患者過敏原總IgE陽性檢出率例
表2 過敏性疾病患者同時有2種或2種以上混合過敏原陽性檢出率例
2.2 不同的年齡組患者過敏原陽性檢出率單純吸入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以老年組為最高(65.57%),混合過敏原陽性檢出率以少年組為最高(15.93%);單純食入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以青年組為最高(37.25%),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組患者過敏原陽性檢查率例
2.3 不同過敏性疾病患者過敏原陽性檢出率蕁麻疹患者單純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最高,達到71.28%;其次為過敏性紫癜,達68.71%;過敏性哮喘為68.46%、濕疹為59.46%、過敏性皮炎為54.24%。單純吸入物過敏原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單純食入性過敏原和混合過敏原。見表4。
表4 不同過敏性疾病患者過敏原陽性檢出率例
過敏性疾病亦稱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已經(jīng)是臨床上的一類常見病、多發(fā)病。近年來,過敏性疾病在人群中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其病因復雜,往往很難明確致病原因,給疾病的防治帶來困難,許多患者常常難以找到病因而導致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過敏原檢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確病因,對患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AllergyScreen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是由德國Mediviss公司生產(chǎn)的一種體外檢測方法,能定量檢測患者血清中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具有敏感度高、特異性好、不受藥物治療影響、痛苦小等優(yōu)點,尤其適用于老人、嬰幼兒。
本研究使用AllergyScreen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對常見的20種過敏原進行檢測。共納入2015年1月—2016年11月來我院就診的1 586例過敏性疾病患者,陽性率為63.87%,與國內(nèi)相關研究報道一致[2-3]。結果發(fā)現(xiàn)吸入組中陽性率檢前3位的是戶塵螨(33.27%)、霉菌組合(25.07%)及樹花粉(20.24%)組合,三者合計高達78.58%。承德地區(qū)最主要的過敏原是戶塵螨,這與近年來國內(nèi)其他地區(qū)的過敏原檢測結果基本一致。可能與北方沙塵天氣,氣候干燥,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懸浮不易消失形成致敏原有關[4-7]。戶塵螨主要生長于室內(nèi)床鋪、針頭、地毯及屋內(nèi)灰塵中。戶塵螨抗原主要通過皮膚和呼吸道途徑進入人體。因此建議患者除積極有效的去除戶塵螨,還需要經(jīng)常燙洗和曬床單、被單、枕頭等,保持室內(nèi)外通風及室內(nèi)干凈清潔。霉菌組合及樹花粉組合所占比重在吸入性過敏原中分別處于第2位及第3位,考慮與承德地區(qū)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及人口分布有關,承德市地處山區(qū),森林覆蓋率達42%,絕大部分人口分布于偏遠山區(qū),春秋季節(jié)花粉濃度相對較高,山區(qū)植被豐富,氣候潮濕,易于霉菌滋生;且當?shù)鼐用褚陨絽^(qū)勞作為主,經(jīng)濟條件差,防護措施相對較差。因此建議當?shù)鼐用癖M量于花粉季節(jié)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進入深山。牛奶(16.78%)是最常見的過敏食物,考慮與近些年母乳喂養(yǎng)率下降有關,應鼓勵當?shù)禺a(chǎn)婦盡量母乳喂養(yǎng),以減少牛奶過敏幾率。值得注意的是,表2結果顯示,個體患者同時有2種及以上混合過敏原陽性檢出率高達58.53%,這可能也是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不能有效規(guī)避過敏原,致使病情反復發(fā)作的原因之一,因此臨床上有必要全面檢查,同時提示單一變應原脫敏治療效果不佳[8-9]。從表3結果分析顯示,單純吸入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以老年組為最高(65.57%),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氣道與外界接觸機會增多,吸入性過敏原的陽性檢出率也提高?;旌线^敏原陽性檢出率以少年組為最高(15.93%);單純食入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以青年組為最高(37.25%)。這說明特異性IgE的產(chǎn)生與機體免疫狀態(tài)及年齡之間有一定的關系,關系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從表4結果分析顯示,5種不同的過敏性疾病中,蕁麻疹患者單純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最高,達到71.28%;其次為過敏性紫癜,達68.71%;過敏性哮喘為68.46%、濕疹為59.46%、過敏性皮炎為54.24%。單純吸入物過敏原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單純食入性過敏原和混合過敏原。
綜上所述,過敏原檢測是臨床診斷和治療過敏性疾病的重要依據(jù),可指導患者避免接觸過敏原,為特異性免疫治療提供確切的依據(jù)。該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承德地區(qū)的主要過敏原,為當?shù)剡^敏性皮膚病的防治提供臨床參考。
[1]張雪,肖春才.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573例過敏原結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24):51-52.
[2]李彥鋒,范虹,周翼.樂山地區(qū)普通人群常見過敏原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19):2491-2492.
[3]林建生.350例過敏性疾病兒童過敏原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4):435-437.
[4]張蕊娜,許穎,殷曉涵,等.過敏性皮膚病1774例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4):317-318.
[5]王剛,陳建平,汪萬軍,等.西南地區(qū)2071例變應性疾病患兒變應原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1,40(19):1911-1914.
[6]顧恒,黃丹,任發(fā)亮,等.吸入性變應原對特應性皮炎的影響[J].皮膚病與性病,2012,36(6):323-325.
[7]史天威,張敏,陳燕輝,等.蕁麻疹患者390例變應原檢測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2,41(8):468-470.
[8]張燕,史學娟.808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敏篩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0):1142-1145.
[9]李靜,蘭鳳榮,趙利媛,等.5種過敏性皮膚病患兒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6):6028-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