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琴琴
【關鍵詞】 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083—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于英語的教學方式、理念以及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過去傳統(tǒng)教學的實踐較長,給英語在教學方面的改變帶來了一定的難題,但是產生難題就要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本文就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了研究與分析。
一、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
(1) 英語教學方面的多維性。高中生學習英語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英語語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這種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對于語言技能的掌握、知識的正確運用以及一定的文化意識等。高中英語教學應該根據學生們自身的發(fā)展需要,以及當代高中生的認知特點來進行,在提高學生們運用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對于信息的獲取及處理的能力,進而去培養(yǎng)學生們使用英語進行表達一些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改革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去引導學生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2)英語教學具有整體性。英語教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有單詞、對話、寫作、閱讀等等方面的教學,每種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就要求了每種教學的方式也要不同。對于學生的指導應體現在教學的每一節(jié)課當中,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已經掌握的方法進行強化,使學生用更多新的方法去學習,這就是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去把控的一種整體性。
(3)英語教學具有多樣性。英語教學內容的多樣,要求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更加多元化。每種方法都有著其自身的弊端和局限性,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師可以設置有趣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提供有關的練習讓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自己在眾多的規(guī)律中找出不同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 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英語教學是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比較復雜的一門課程,影響教學的因素非常多。漢語與英語具有完全不一樣的語言符號,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這就讓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被母語影響,形成了學生們在學習英語這門課程時候的一個障礙。因為學生們身邊的人講的都是漢語,這就使學生們不具備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來學習英語,這些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講都是比較困難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減少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進而會產生厭倦的情況,一旦學生對于學習英語不再感興趣了,那么就算教師上課講得再好,學生們也不愿意去聽,進度自然也就會跟不上。
3. 英語老師自身存在的不足
(1)對新課改理解不透徹。對于國家提出的新課改,很多教師一度陷入迷茫之中。他們沒有理解透徹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方式還有理念方面沒有及時進行改進。
(2) 教學方式陳舊。長期的應試教育,造成了在課堂上一直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tài),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的高中英語教學了。
二、對于問題的解決方法
1. 提高英語教師的全面素質
(1) 教師應該不停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素質。只有知識的儲備達到一定量時,才可以去帶動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在新課改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教師們要善于總結教訓并進行反思,這樣才可以讓自己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身于英語教學當中。
(2)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多元化?,F代科技快速發(fā)展,教師應當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走出來,利用多媒體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出現在課堂上,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2. 加強培養(yǎng)學生們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1) 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技能。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處在一個聽的位置上,而在新課改這種新的形勢下,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技能。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多進行一些英語談話類的練習,增加師生之間交流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
(2) 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學能力。新課改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是要改變學生們的學習方式。雖然英語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讓教師的引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但不可以因此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向學生們提問,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主能動性。
在新課改這樣一個教育形勢下,教師們和學生們都要做出改變,以便可以更好地適應新課改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們可以更加自由全面地發(fā)展。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