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萬強
【關鍵詞】 物理教學;探究性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067—01
一、探究式教學法概述
探究式教學法主要是指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適當指導,以事例為主,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和研究等方式去自主探究的一種教學途徑。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內(nèi)容來看,由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橐I者,同時,還要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探究式教學法的出現(xiàn),不但體現(xiàn)了其主體性、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同時還體現(xiàn)了教育性。探究式課堂主要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它們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幫助它們掌握新型的學習方法,進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 探究教學方式留于形式。在之前傳統(tǒng)初中物理教學期間,同樣也應用探究式教學,因為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全面了解知識,還便于記憶。從中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僅僅停留在知識面上,其中包括獲取知識、熟悉知識和記憶知識。這樣一來,就使得探究式教學存留于表面,有的學生和教師只是注重于探究得出的理論,而忽視了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此同時,探究式教學僅僅限制于教材上,沒有選擇一些和生活相貼近的問題,探究目標不清晰,此種探究教學既和實際相脫離,同時還脫離了學生本身的認知范圍,有的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實驗往往被教師的演示操作所替換,最終導致探究教學存留于形式,無法發(fā)揮出有效的性能。
2. 課堂教學效果不好。目前,大部分教師關注的重點是追求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課堂。雖然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課堂現(xiàn)狀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有的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中仍然存在著照本宣科、注重理論而忽視實踐的情況,使得學生失去了對物理課學習的興趣,嚴重的情況下不愿意在課堂上和教師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教學方式完全顯示不出學生的地位,自然而然也就無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課堂效果不明顯還表現(xiàn)在部分教師不重視物理學科的基礎工具性,在課堂中,缺少相應的物理實驗,使得物理教學呈現(xiàn)形式化,無法體現(xiàn)出本源性,降低了原有的課堂效果。
3. 師生之間互動效果不明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師生之間加大了互動力度,從實際開展情況來看,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有的教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探究活動中師生之間互動而設立的探究活動,沒有全面考慮好課堂的探究效果,使得師生之間互動過于形式化,進而失去了探究應有的作用。同時,有的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的時候,出現(xiàn)了偏差,使教師在完成布置探究任務之后,出現(xiàn)了教師無所事事、學生冥思苦想的局面,探究式教學成了機械、重復的工具,學生失去了積極性,不利于教學的開展。有些教師將探究式教學之間的師生互動理解成了簡單的問答,在設計問題的時候,經(jīng)常設計簡單的問題,這樣一來,便失去了探究式教學應有的意義。
三、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設置情景式教學,導入主題。開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質(zhì)性目的是通過設置情景式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種能夠提出相關問題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全面認識到自身知識的有限性,明確相關知識的不足,進而提高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情景教學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只有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課堂情景,并且在教學實際活動開展期間,全面考慮學生的特征,根據(jù)材料實行教育,有目的地將學生引進創(chuàng)建的情景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進而增強它們對相關物理問題的認識程度,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保證其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生和問題的探索中。
2. 加強物理課堂探究引導藝術。要想加強物理課堂探究引導藝術,就要求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而將生活和物理知識相互結合到一起,利用問題或者案例激發(fā)它們學習的興趣,使其做到學以致用,擺脫單純理論知識的教育,同時,在了解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的前提下,開展相應的思維引導設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3. 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在探究式教學期間,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主要表現(xiàn)在以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為主,培養(yǎng)它們的素質(zhì)。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生活實際、情感的基礎上,將學生情感和認知相互結合到一起,最終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
從上面論述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可是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比如探究目標不清晰、探究引導工作做得不到位以及師生之間溝通力度不足等。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及時找尋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盡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保證教學質(zhì)量。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