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小學數學內容中,包含了所有初等基礎運算,即加減乘除所需要的知識和內容。分數作為基礎知識中重要的一部分,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數學成績影響非常大;而廣大一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分數教學的時候,都會采取大量各有特色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本文對小學生對分數運算時常見的錯誤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以探究最有效的小學分數教學方法,提升小學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效率。
小學教材中,分數的內容包括了分數的認識、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的四則運算。相比整數內容而言,分數又與小數內容密不可分,因而內容繁雜,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要理解就會有些困難,因而在實際運算時,容易出現錯誤。
一、當前學生在小學階段分數學習中的問題
實際上,在小學生們學習分數時,運算錯誤只是常見的錯誤問題之一。在剛開始學習分數的時候,學生們就很可能遇到問題。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尚不成熟,分數這種對于小學生們比較新奇的知識,學生們雖然馬上就能記住其形式,但是對于分數的意義,可能需要在長期的學習應用中才能理解;而在對分數的意義不了解的情況下,學生們學習分數以及運用分數解題的時候,都會不明就里,只能按部就班,模仿教師的解題步驟進行解題。這樣的學習效率無疑是非常低下的。
此外,文章開頭提到的運算錯誤,則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犯得最多的錯誤,這種錯誤甚至在中學、大學階段的運算中都會出現。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忘記了乘法口訣或者運算技巧;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了。小學生們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不出色,因此會經常犯錯。
最后,小學生們在分數領域犯錯最多的就是應用題。小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往往并不清楚相關知識的意義,因而難以在具體題目中對應相關的知識點和信息點。
例如,在分數的應用題“某公司要修一條4千米長的水渠,一共花了五天時間修完。那么,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相當于1千米的幾分之幾?”中,小學生們很容易混淆或者搞不清楚分子與分母具體對應什么。我們通過分析可以得知,第一問“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中,“平均每天”包含了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每天”即“每一天”為分子“1”,而總天數是已知條件“5”,也就是說平均每天修了4千米x(1天/5天)=4,5千米。這一問相對簡單,而第二問“相當于1千米的”幾分之幾就相對難以理解。這一問的意思是“(4/5千米)是1千米的幾分之幾”,答案是(4/5千米)/1千米=4/5。但是小學生們往往分不清在這一運算中,誰是分母誰是分子,或者得出答案之后,又疑神疑鬼,擔心算錯而弄巧成拙,將分子與分母反過來,成了5/4。
二、小學數學分數教學實踐方法
針對當前小學階段學生們經常犯的錯誤,教師需要針對性地改變教學安排,開展相應的教學措施以改善學生經常犯錯的情況,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水平。
1.通過情景教學,增強對分數的理解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需要改變對學生的教育方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措施來進行教學。對于概念性的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情景教學,將數學知識融人生活情境之中,將枯燥的數學概念轉化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同時,現下小學課堂中,都配備有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尋找名師教學典范視頻,學習如何高效教學;或者搜集分數教學相關的動畫視頻,通過有趣的、多彩的教育動畫短片來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分數的理解,讓學生對分數有直觀和明了的認識。
即使不依靠多媒體設備,教師也可以通過設置有趣的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上“分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分數的意義轉化為實際生活中的事物,方便學生理解和接受。例如,一個西瓜被切成四瓣,所有的四份西瓜合起來就是整體,“四份”是分母,其中的每一份都是分子,等等。通過直觀的現實事實物來對照抽象的數學概念,就可以彌補小學生認知能力不足的問題,使學生們理解分數的概念。
2.大量結合生活實際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幾乎所有的內容都可以與生活進行對照聯(lián)系。教師就可以把數學問題轉變形式,使之變成學生們經常接觸到的事物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以及對分數乃至是整個數學概念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進行分數運算教學的時候,可以把相關的問題中的題設條件轉換成學生們經常接觸到的事物。比如,在“將6克鹽融人80克水中,則鹽的重量占鹽水的幾分之幾”這一問題中,教師就可以將其中的“鹽”的概念換成糖,并加以散發(fā),改為“將2克白糖和4克紅糖融入水中,那么白糖和紅糖的質量占糖水的幾分之幾”。學生們平時對“鹽”的概念接觸較少,而對“糖”的概念接觸較多,同時也非常喜歡吃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稍微加以發(fā)散,引導學生們回憶自身與糖相關的故事,就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并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
此外可以改變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小明看一本書要8天看完,小強看同樣的一本書需要10天看完,二人都看了4天,小明剩下全書的( ),小強剩下全書的( )”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把問題中的小明和小強換成班級里喜歡看書的同學的名字,將模糊的“書”,從一個概念變成一本小學生們都喜歡讀的童話故事的名字,比如《愛說謊的匹諾曹》等等,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
三、結語
小學數學中的分數,是小學數學教育中不多的同時包含多個信息的知識概念。因此教師在實際課堂中進行小學分數教學時,要注重概念的解釋和學生們對概念的理解,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們理解、認識和深化知識;在各種有趣的情境中,對應現實與數學知識,將枯燥的題目轉變成學生們經常接觸和經歷的事物。在多種教學手段和先進開放的教育理念相結合的教育中,小學生就能高效率地完成分數以及整個數學教學內容的學習,為將來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昆山市玉山鎮(zhèn)同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