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萍 張曉旭 遲慶楠
(沈陽鑄鍛工業(yè)有限公司鍛造分公司,遼寧110142)
近日,我公司為某公司生產(chǎn)了一批17Cr2Ni2Mo滲碳高速重載驅(qū)動齒輪軸。其特點是工作載荷大,零件截面大,滿足檢測要求難度大,易粗晶或混晶,工序多,生產(chǎn)制造周期長。該齒輪軸應(yīng)用于出口老撾的8.5 MW半自磨機上,屬于大型高速重載單驅(qū)動齒輪軸。鍛件重11.97 t,鍛件圖如圖1。
圖1 17Cr2Ni2Mo齒輪軸鍛件圖Figure 1 Sketch of 17Cr2Ni2Mo gear shaft forging
該批齒輪軸有效截面尺寸較大,最大外圓尺寸達到?910 mm,在我公司32 MN水壓機上鍛造生產(chǎn),設(shè)備能力略顯不足,滿足JB/T5000.15—2007中Ⅱ級超聲檢測要求難度大。材質(zhì)為17Cr2Ni2Mo,屬于白點敏感性強、組織遺傳性強的鋼種,鍛后容易出現(xiàn)晶粒粗大現(xiàn)象,鍛后熱處理難度大。本文通過控制原材料、控制鍛造變形過程工藝參數(shù)、控制鍛后熱處理方法來滿足大截面、大噸位軸類鍛件的中心壓實要求。經(jīng)超聲檢測,未發(fā)現(xiàn)超標缺陷顯示,檢測結(jié)果優(yōu)于JB/T 5000.15—2007中Ⅱ級標準。
(1)該齒輪軸材質(zhì)為17Cr2Ni2Mo,執(zhí)行JB/T 6395—2010《大型齒輪、齒圈鍛件 技術(shù)條件》。在原材料的選用上,優(yōu)選真空精煉鋼錠,內(nèi)控各元素化學成分含量,嚴格控制鋼錠內(nèi)有害元素S、P及H的含量,減少鋼錠原材料本身的夾雜與偏析,并要求保證P≤0.015%,S≤0.010%,[H]≤2×10-6。17Cr2Ni2Mo齒輪軸化學成分要求及實測值如表1所示。
(2)鍛件采用16.2 t真空精煉鋼錠鍛造生產(chǎn),鍛造溫度范圍為1250~750℃。
表1 17Cr2Ni2Mo齒輪軸化學成分要求及實測值(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requirements and actual measured values of 17Cr2Ni2Mo gear shaft (Mass, %)
加熱的目的是使鋼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提高塑性,降低變形抗力,同時使分子擴散,成分均勻化。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是加熱過程的主要控制參數(shù),頭幾火次,尤其是鐓粗工序在保證不過燒的情況下,始鍛溫度可以盡可能的高些,一般選擇1250℃,始鍛溫度下的保溫時間應(yīng)選擇長一些,一般選擇每100 mm保溫1~1.5 h,以達到較好的中心壓實效果。最后一火次出成品工序根據(jù)剩余變形量來確定,在保證溫度降至750℃之前順利出成品的情況下,加熱溫度適當?shù)鸵恍话氵x擇1150~1180℃,保溫時間每100 mm選擇0.7~1 h。這樣保證齒輪軸鍛件在要求的剩余鍛比的情況下,能夠得到比較細小的晶粒,保證鍛件的內(nèi)部質(zhì)量達到標準要求。
17Cr2Ni2Mo齒輪軸鍛造變形過程如表2所示。
一火:壓鉗口,倒棱,錯水口。鋼錠加熱要燒均勻,壓鉗口時要保證鉗口不要偏心,這樣避免在后續(xù)拔長變形過程中鋼錠軸心發(fā)生偏斜,避免大鋼錠中心部位冶金質(zhì)量較差部分流動到危險截面。倒棱可以有效的打碎鋼錠表層的鑄態(tài)組織,提高表面的塑性,防止鐓粗時表面開裂。
二火:鋼錠鐓粗最大圓?1700 mm,保證鐓粗直徑足夠大,以提高鍛比,使齒輪軸的綜合性能指標得到提升。鐓粗后增加保溫時間,有利于金屬元素擴散均勻和改善偏析程度,同時也為鍛造時焊合大截面鍛件心部的空隙缺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在鐓粗后、用寬砧拔長前嚴格控制保溫溫度,并將保溫時間增加50%。較高的始鍛溫度、坯料良好的均勻加熱狀態(tài)為寬砧走扁方拔長、進行中心壓實、焊合坯料中心疏松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
三火:用800 mm寬砧大壓下量走扁方拔長,合理控制布砧位置,針對軸身最大外圓位置,進行局部極限鍛造,最大限度提高軸身的變形量及絕對壓下量,破壞鑄態(tài)組織,鍛合內(nèi)部缺陷,使組織均勻化,充分發(fā)揮寬砧強壓壓實效果,滿足軸身內(nèi)部質(zhì)量。并根據(jù)坯料瞬時尺寸來控制壓下量,控制砧寬比為0.6~0.8。具體操作過程為:上下800 mm寬砧,先將鐓粗后的坯料拔方至□1580 mm。滿砧進給壓下率20%:(1)開始第1次走扁方拔長,以180°翻轉(zhuǎn),壓至截面1900 mm×1010 mm。(2)翻轉(zhuǎn)90°開始進行第2次走扁方拔長,以180°翻轉(zhuǎn),壓至截面1520 mm×900 mm。(3)翻轉(zhuǎn)90°壓至截面950 mm。最終拔長至截面□950 mm后,倒棱滾圓,為第2次鐓粗做好準備。
表2 17Cr2Ni2Mo齒輪軸鍛造變形過程Table 2 Forging deformation process of 17Cr2Ni2Mo geat shaft
四火:第2次鐓粗至最大圓?1700 mm。1次鐓粗破碎碳化物等非金屬夾雜物,使化學成分和組織均勻分布,細化晶粒,對均勻力學性能有利。但由于該齒輪軸鍛件有效截面尺寸較大,根據(jù)鍛件力學性能和超聲檢測要求,鍛造比選取K≥4。而16.5 t鋼錠的尺寸為八方960 mm,1次鐓粗拔長不能滿足鍛比的要求,故采用兩次鐓粗拔長工序,增加壓實效果,可以更有效地鍛合內(nèi)部空洞缺陷。
圖2 17Cr2Ni2Mo齒輪軸鍛后熱處理工藝曲線Figure 2 Heat treatment process curve of 17Cr2Ni2Mo gear shaft after forging
五火:同第三火的方法,用800 mm寬砧走扁方拔長至截面□950 mm,入爐加熱。截面尺寸選取正方950 mm,最后一火次剩余鍛造比從最大圓到最小圓分別為1.4、3.4、3.9和4.4,這樣可以在更高的生產(chǎn)效率下保證鍛件小圓部分的內(nèi)部質(zhì)量。
六火:換500 mm砧,按分料圖分料,循環(huán)鍛造出成品。該火次換500 mm砧可以提高拔長效率,避免鍛造小圓部分時溫度過低,從而導致鋼錠變形抗力增大,難以破碎非金屬夾雜物,影響鍛件內(nèi)部質(zhì)量。
由于該17Cr2Ni2Mo齒輪軸有效截面尺寸較大,鍛造火次多,組織遺傳性強,為避免該齒輪軸鍛件鍛后存在粗晶、混晶、白點等缺陷,鍛后采用雙重正回火工藝,一次高溫正火細化晶粒、促使夾雜物熔斷,一次常規(guī)的正火處理來調(diào)整組織,為后續(xù)超聲檢測及熱處理做好基礎(chǔ)技術(shù)鋪墊。具體鍛后熱處理曲線如圖2所示。
通過控制原材料、鍛造變形過程工藝參數(shù)和鍛后熱處理的方法,該齒輪軸粗加工后經(jīng)超聲檢測,未發(fā)現(xiàn)超標缺陷顯示,滿足生產(chǎn)需要。
[1] 康大韜,葉國斌. 大型鍛件材料及熱處理[M]. 北京:龍門書局,1998.
[2] 劉助柏,倪利勇,劉國暉. 大鍛件形變新理論新工藝[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