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時沫,魯 放,楊 珂,劉 宇,雷麗霞,李若怡,張紅健,楊瑞霞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模已經(jīng)世界領先,已有數(shù)十座城市建成或正在規(guī)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為全面介紹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現(xiàn)狀,從 2008年起,由行業(yè)內(nèi)主要單位組成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報告課題組”,1每年出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報告》,運營線路情況是年度報告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內(nèi)地共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天津、重慶、大連、沈陽、長春、成都、武漢、西安、佛山、蘇州、杭州、昆明、哈爾濱、鄭州、長沙、寧波、無錫、青島、南昌、淮安、東莞、合肥、南寧、福州、石家莊、貴陽、廈門、珠海共33座城市擁有161條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運營線路總長4 706 km。
2017年新增運營線路32條(段),新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有石家莊、貴陽、廈門、珠海4座。運營線路里程從3 832 km增加到4 706 km,增長22.8%。有27座城市擁有2條及以上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逐步形成網(wǎng)絡化運營格局(見表1,按開通運營城市排序)。
表1 各城市運營線路統(tǒng)計Tab. 1 The statistics of operating lines of each city
續(xù)表
當前,我國已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制式仍以地鐵制式為主,運營里程占比從2010年的80.85%上升到2017年的87.50%,地鐵單一制式比重仍然較高,但已出現(xiàn)多制式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雛形。在已運營城市中,上海、廣州、天津等14座城市開通了現(xiàn)代有軌電車;廣州開通了 APM 線,此外,上海、長沙、北京開通了磁懸浮軌道交通線路;重慶市開通了跨座式單軌軌道交通線路。
如圖1所示,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排序中,上海居首位,運營里程達676 km,其后依次是北京607 km、廣州376 km、南京365 km、深圳298 km、重慶263 km。以上 6座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超過全國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的50%。
圖1 運營城市線路里程排序Fig. 1 Rank of operation distance
如圖2所示,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數(shù)量排序中,共有4座城市開通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在10條以上,其中北京以22條線路名列第一;緊隨其后的上海,有17條線路正在運營;廣州次之,以14條線路位列第三。從數(shù)量上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作為第一梯隊,深圳、沈陽、武漢、天津、大連、重慶、成都作為第二梯隊。
圖2 運營城市線路數(shù)量排序Fig. 2 The number of operating lines
1)鐵路部門管轄的郊區(qū)線路及市區(qū)間的市域鐵路未進行統(tǒng)計,如蘭州市域快線(61 km)、北京S2線(77 km)、上海22號線(56 km)、成都成灌線和成彭線(94 km)、大連旅順南線(40 km)等;
2)統(tǒng)計包含正式運營的有軌電車線路,如天津濱海有軌電車、上海張江有軌電車、沈陽渾南有軌電車等;
3)在線路數(shù)量上,支線和主線只算1條線。廣佛線在線路合計中算1條線,但將廣州段與佛山段分開到廣州和佛山分別統(tǒng)計;
4)線路里程可能有不同口徑,因此各線路運營里程和總里程長度僅供參考。統(tǒng)計數(shù)字小數(shù)點保留位數(shù)不一致,為避免擴大誤差,不做取整處理;
5)統(tǒng)計時間截至2017年12月31日。
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我國正處于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fā)展時期。預計到2018年末,將有1 150 km左右的新線建成運營,總運營里程將接近 6 000 km。預計新增運營城市將有蘭州、溫州、三亞等3座城市,屆時運營城市總數(shù)將達36座。
[1] 侯秀芳, 左超, 李楠. 城市軌道交通2016年統(tǒng)計和分析[J].都市快軌交通, 2017, 30(3): 1-7.China Association of Metro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2016[J].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17,30(3): 1-7.
[2] 劉宇, 樊佳慧, 賀力霞, 等. 2016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統(tǒng)計與分析[J]. 都市快軌交通, 2017, 30(1): 4-6.LIU Yu, FAN Jiahui, HE Lixia, et al. China’s operational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2016: statistics and analysis[J].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17, 30(1): 4-6.
[3] 樊佳慧, 張琛, 盧愷, 等. 2015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統(tǒng)計與分析[J]. 都市快軌交通, 2016, 29(1): 1-3.FAN Jiahui, ZHANG Chen, LU Kai, et al. China’s operational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2015: statistics and analysis[J].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16, 29(1): 1-3.
[4]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報告課題組.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報告2016[M].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6.Annual Report of China Urban Mass Transit Research Group. 2016 Annual report of China urban mass transit[M].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6.
[5] 魯放. 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系統(tǒng)運輸效率理論[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 2016.LU Fang, Theory of transport efficiency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16.
[6] LU Kai, HAN Baoming, LU Fang, et al.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progress report and analysis (2008–2015)[J]. Urban rail transit, 2016, 2(3-4): 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