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田
低段兒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整個世界都懷有好奇心,對他們的教育教學,要盡量使用實物教學。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談談低段數(shù)學教學中教具學具使用的好處:
一、 一、教具、學具的使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的親身體驗和感知有利于學生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xiàn)其認識的內化,促進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fā)展,學生正是通過親身體驗和感知來獲得關于客體的表象。教師要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操作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實踐、探討問題和尋求結論。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學生都認識人民幣,但對于人民幣可以怎么使用沒有具體的概念,學習這一內容的時候,我讓每個孩子準備一套紙幣學具,我準備了好些商品供學生購買,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孩子們在買賣中知道了人民幣可以干什么、可以怎么使用。這堂課上,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這離不開教具、學具的使用。
二、 二、教具、學具的使用使教學更具直觀性、客觀性,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對一些抽象知識的理解,特別需要通過教師的教具來操作,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動手,探索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這對于數(shù)學基礎差,學習非常吃力的學生來說,就更容易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鐘表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掌握認識整時的方法,我準備了一個大大的鐘面模型,又為孩子們沒人準備了一個小的鐘面模型利于他們自己動手操作。課堂上,我展示教具,通過針的粗細、長短認識時針、分針、秒針,而后又通過一個小游戲[一個學生在鐘面模型上撥動,一個學生報時間]讓學生認識整點,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通過鐘面模型直觀的演示,基本都學會了認識整點。
三、 三、教具、學具的使用,有利于學生突破學習障礙,化難為易。
在小學的教育教學中,有些教學內容常常會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發(fā)生沖突,使學生產生學習障礙,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恰當?shù)氖褂媒叹?、學具,把難的知識變成學生通俗易通的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例如,:二年級的孩子們缺少生活經歷,所以在“克和千克”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講是一個難點。教學中,我利用天平秤教學生稱比較輕的物體,認識克,又利用電子秤教學生稱比較重的物體,認識千克。最后,學生終于明白一個雞蛋的重量單位應該用克,而人的體重單位應該用千克。
四、 四、教具、學具的使用,更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
學生年齡小,對外界事物接觸少,對抽象事物的思維想象能力較差,那些具有抽象性的數(shù)學知識,如果不借助生活中直觀的教具學具,小學生是很難理解的。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和學生都準備了一些彩色的塑料吸管,塑料吸管材質軟,易于折疊成各種類型的角。這節(jié)課上,同學們通過自己折、和同桌合作折、分小組折等多種活動方式認識了角,達到了教學目的,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總而言之,由于低段孩子性格特點,在數(shù)學教學中合理地使用教具、學具,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最終讓學生們在實踐操作中更好的掌握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