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光
(齊齊哈爾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我國染料廢水排放量大,染料種類多,成分雜,色度高已經(jīng)成為水污染現(xiàn)象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污染。目前,光催化劑降解有機物已經(jīng)成為一種理想的環(huán)境污染治理的方法[1-2]。亞甲基藍是一種可用于麻、絲、紙、竹、木、細菌等方面的很普遍的染料,生產(chǎn)過程中廢水未經(jīng)處理排入水體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雜多酸的能帶結(jié)構(gòu)使其具有優(yōu)異的光催化性能[3],可以與半導體二氧化鈦一起協(xié)同提高降解率[4-5]。而且,雜多酸和二氧化鈦復合催化劑還難溶于水,可以回收重復使用。本文采用浸漬法合成了β2-SiW12和TiO2復合催化劑β2-SiW12/TiO2研究了不同條件下催化劑降解亞甲基藍的能力。
TU-190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pHS-2型酸度計(上海大普儀器有限公司);可見光分光光度計722(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β-SiW12/TiO2實驗室自制。
向50 mL 30 mg/L的亞甲基藍溶液中,加入12 mg β-SiW12/TiO2,置于避光處使達到吸附脫附平衡,用紫外燈(15W)照射150 min,每間隔一定時間取樣分析,測定波長在664nm處其吸光度。溶液的脫色率(DC)=[A0-A/A0〗]×100%,其中A0為溶液未光照時測得的吸光度,A為溶液經(jīng)過光照后測得的吸光度。
量取50 mL 30 mg/L的亞甲基藍溶液置與小燒杯中并加入12 mg的β-SiW12/TiO2,放在暗處避光吸附,每吸附10 min取樣離心,離心后的上層清液在亞甲基藍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664nm下測其吸光度值,并計算脫色率。由圖1可以看出,亞甲基藍溶液在暗處吸附50 min后脫色率就基本不再改變了,達到了吸附-脫附平衡。因此,在進行光催化實驗前都將反應(yīng)體系置于避光環(huán)境50 min,達到吸附脫附平衡后再進行光照,并將達吸附平衡時的吸光度值作為初始吸光度值。
圖1 β-SiW12/TiO2的吸附-脫附Fig.1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β-SiW12/TiO2
分別量取50 mL 30 mg/L的亞甲基藍溶液倒入5個小燒杯中,各加入β-SiW12/TiO2催化劑 6 mg、8 mg、10 mg、12 mg、14 mg,超聲5 min后避光吸附50 min,取上層清液在664nm處測定其吸光度。然后再置于紫外燈下照射150 min。間隔15 min取上層清液在664nm處測其吸光度值,計算脫色率。由圖2表明,β-SiW12/TiO2的量為12 mg時脫色率最大,可達到82.83%。這是因為加入的β-SiW12/TiO2催化劑量少時,光能利用率低導致產(chǎn)生的光生電子少,脫色率低。而催化劑太多時又會產(chǎn)生遮蔽作用,從而使一部分β-SiW12/TiO2催化劑得不到光的照射而導致光催化活性下降。所以選擇12 mg為最佳催化劑用量。
圖2 β-SiW12/TiO2的用量對脫色率的影響Fig.2 Influence of the β-SiW12/TiO2 dosage on decolorization rate
圖3 溶液pH值對脫色率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initial pH on decolorization rate
分別量取50 mL 30 mg/L的亞甲基藍于5個燒杯中,分別將溶液pH值調(diào)至2、4、6、8和10,各加入12 mg的β-SiW12/TiO2,紫外燈照射150 min條件下,pH值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3。
由圖3可見,在pH值不斷變化過程中,酸性太強或堿性太強都會使亞甲基藍溶液的降解率降低,當溶液的pH值為6時,脫色率最大達82.83%,因此最佳酸度選為pH值=6。
調(diào)節(jié)30 mg/L的亞甲基藍溶液pH值為6,測其吸光度,取3份,分別加入12 mg的β-SiW12/TiO2,將其進行超聲避光吸附50 min后,其中1份放置在自然光下照射150 min,1份在15W紫外燈下照射150 min,1份避光150 min,分別每隔15 min取一定量的上層清液,在664nm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吸光度,計算溶液脫色率。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的光源對亞甲基藍脫色率的影響Fig.4 Influence on decolorization rate of methylene blue by different light
由圖4可知,在初始濃度與催化劑用量和pH值都相同的條件下,對染料進行避光150min,脫色率僅為11.62%,這是因為在催化劑投放后的50min內(nèi)已經(jīng)達到吸附脫附平衡,在沒有任何光照的條件下基本不會繼續(xù)降解。只在15W紫外燈下照射時脫色率為82.83%,而太陽光照射的降解效果略好于紫外燈照射的降解效果,脫色率達86.79%,這是因為太陽光中除了含有紫外光外外還含有可見光和紅外線,在共同作用下使降解效果有所提高。
量取初始濃度為30 mg/L的亞甲基藍 50 mL,該溶液置與小燒杯中,投加12 mg的β-SiW12/TiO2,調(diào)節(jié)pH值=6,并放置紫外光下照射。實驗結(jié)果如圖5,可以看出ln(c0/ct)~t具有很好的線性關(guān)系,說明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符合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Ln(c0/ct)~kt。其線性方程為ln(c0/ct)= 0.24142+0.00914t,R=0.98208。求得該反應(yīng)速率常數(shù)為k=0.00914。
圖5 β-SiW12/TiO2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動力學研究Fig.5 Kinetics of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photocatalyzed byβ-SiW12/TiO2
半導體二氧化鈦負載的雜多酸催化劑β-SiW12/TiO2對亞甲基藍降解具有較高的光催化活性,當催化劑β-SiW12/TiO2加入量為12 mg,亞甲基藍的初始濃度為30 mg/L,pH值=6時,太陽光照射下脫色率達到86.79%。不同光源相比較,
太陽光比紫外光照射下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合成的催化劑β-SiW12/TiO2容易制備,催化活性高,用量小,可以利用太陽能,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1] 陳 琳,楊蘇東,王傳義,等.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及其改性技術(shù)研究進展[J].離子交換與吸附,2013,29(1):86-96.
[2] 周華鋒,李文澤,張麗清.多孔二氧化鈦負載型硅鎢雜多酸的制備與表征[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4,34(2):89-92.
[3] 王偉平,張義軍,楊水金.雜多酸光催化降解染料廢水的研究進展[J].化工文摘,2009,25(4):52-55.
[4] 索龍嬌,王曉紅,王 寅,等.雜多酸/TiO2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yīng)用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3,28(3):262-264.
[5] 周化嵐,吳 莎,鄒 忠,等.雜多酸( 鹽) 摻雜TiO2制備新型復合光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0,24(6):17-20.
(本文文獻格式:馬旭光.TiO2負載雜多酸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研究[J].山東化工,2018,47(02):14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