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發(fā)展,我國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教育教學改革,新課程理念指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初中地理教學是基礎教育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素質教育理念,在核心素養(yǎng)語境下,中學地理教學在不斷地優(yōu)化和改進。就探究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希望能給其他學校的地理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實現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學地理教學改革;方法創(chuàng)新
所謂的素質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教育環(huán)境以及教育內容等方面對學生實施積極的影響,幫助學生在其原有知識水平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簡言之,就是幫助學生提升其綜合素質。因此,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仍以二維教育為主
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xù)發(fā)展,我國的教育目標早已由二維目標轉為三維目標,但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初中學校地理教學仍然以知識傳授為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無法發(fā)展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自然沒有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2.教學方式單一滯后
當前,我國大多數初中地理教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滯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仍處于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模式,而不是啟發(fā)、引導式的探究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彰顯,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的灌輸,進行機械記憶的學習,由此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
3.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
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核心位置,壓制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生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培養(yǎng),自然也無法發(fā)揮出自身的學習潛能,因此,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成績提升的效果微乎其微。
二、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與方法創(chuàng)新,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而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并積極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采用案例教學法授課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指根據特定的教學目標,以某一案例作為核心,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思考、探究與學習,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教師選取的案例必須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與地理這門課程具有緊密的聯系,能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這樣的案例,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思考中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幫助他們準確把握初中地理文化教育的實質。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能有效消除地理教學存在的弊端,徹底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愛動腦的問題,促使他們學會學習、思考和創(chuàng)造,并且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與團結意識,同時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并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3.進行立體化的教學方式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既傳授給學生相關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又發(fā)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這是新課改要求的三維教育目標。這三個目標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對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地理技能是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基礎,而在這一過程中又滲透著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時,思想品德教育又能為前兩者的培養(yǎng)提供思想保障。因此,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要完全體現出這三者結合的立體化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豐富多彩且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手段,不斷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素質教育的中學地理教學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優(yōu)化、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并進行立體化的教學方式,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尚瑩.新課程改革下中學地理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探討[J].山西青年,2017(16):187.
[2]田洪濤.信息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的融合探究[J].中華少年,2017(7):123-12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