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境理論在中學的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語境理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更容易地去理解詞語的意思以及一個詞語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含義。語境理論有助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語言的實質(zhì)和精髓。隨著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教師更應該運用語境理論的教學方法,再結(jié)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高效地讓教導學生去學習英語詞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扎實他們的基礎(chǔ),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中學課程的不斷改革,靈活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語境理論也是告訴學生,學習語言不能太死板,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靈活掌握和理解。
關(guān)鍵詞:語境理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
一、引言
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中學英語的詞匯教學一直停留在背單詞上,這樣造成了一種很嚴重的后果,那就是大部分學生只記住一個詞語的某個意思,換個語境,他可能就無法理解。當然,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也不只是學生自己的問題,老師的教學方法太傳統(tǒng)也是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之一,大多數(shù)老師在詞匯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教授單詞的讀音和意思,沒有設置一定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就算學生死記硬背記下了單詞的一個或多個意思,仍然不會運用,最終偏離了學習英語詞匯的最根本的目的。因此,語境理論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們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要求,也要引導學生注重英語詞匯學習的靈活運用,提高他們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試圖讓他們理解學習英語詞匯的根本目的。
二、語境理論概述
所謂“語境”,顧名思義就是指語言環(huán)境。無論是漢語的學習還是英語的學習,都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而不管是對語言的理解還是通過語言來溝通,都是和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境”也可以理解為“上下文”,我們在運用和理解語言的過程中自然要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具體的場合、背景、環(huán)境甚至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語言的意思,而對詞匯的學習正是為了組成語言,詞匯是語言的一個單位,沒有詞匯就不能形成語言,而語言又離不開具體的語境,詞匯作為語言的一部分,自然也和語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語境”一詞最早是在19世紀,由波蘭籍的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來的,馬林諾夫斯基認為,學習語言離不開語境,它是學習語言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他認為“語境”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英國有個語言學家叫弗斯,他是馬林諾夫斯基的學生,他在老師以前的理論基礎(chǔ)上提出了“上下文語境”,擴展了“語境”一詞的含義。
三、“語境理論”與中學英語詞匯學習
(一)語境理論在中學英語詞匯學習中的特點
英語作為一種世界公共語言,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學習英語,學習英語也變得越來越必要。每一種語言的產(chǎn)生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就像漢語的產(chǎn)生跟中國的歷史文化分不開一樣,英語的產(chǎn)生也有其自身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因此想要學好一門語言,了解它背后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就變得至關(guān)重要了。而“語境”是第一步,只有理解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下的詞匯含義,你才能更好的理解語言,然后更好的理解語言背后的歷史文化。近年來,在中國,英語幾乎成了大家的第二語言,在中學學習中,英語也成為了一門必修課,因此,中學英語的教學就變得日益重要起來。只是,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難易程度還比較淺,需要慢慢引導。大部分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唯一環(huán)境就是學校,唯一老師就是中學的英語老師,所以他們后天對英語的學習方法和應用方式的掌握全都是依賴于老師。因此,中學的英語老師們必須幫助他們打好基礎(chǔ),做好鋪墊,為他們后期的英語學習夯實基礎(chǔ)。
現(xiàn)如今,中學生學習英語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總出現(xiàn)“中國式英語”,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他們生長在中國,沒辦法理解英語所發(fā)生的具體社會語言環(huán)境。因此,老師們必須引導他們結(jié)合語境去靈活學習英語。如果在他們學習英語的初期,沒有打好基礎(chǔ),掌握好方法,那么今后的英語學習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筆者看來,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掌握高效靈活的語言學習方法是現(xiàn)階段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一步?!罢Z境理論”是老師們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語境理論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優(yōu)勢
語境理論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意思就是說在教授英語詞匯時,把詞匯放在具體的情境中,比如當時談話的氛圍,環(huán)境等等,來進一步理解詞匯真正恰當?shù)暮x。但是中國的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從小受我們的國語的影響,在學習英語時總難免用一些漢語的學習方法,這恰恰成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因為長時間的影響已經(jīng)根深蒂固,無法擺脫這種障礙是必然的。但是必須有一種意識,即使不知道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也要知道一個詞匯或者對一種語言的學習必須放到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有了這種意識,就不會總是把我們漢語的方式用到英語學習上。語境理論學習英語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方便大家恰當?shù)倪\用,有時候你即使不知道詞語的含義,但是如果你了解了當時的語言環(huán)境,或許能進一步推測詞語的含義。相反,如果你不了解語言環(huán)境,只是記下了某個意思,往往會造成錯誤的判斷和理解。
四、“語境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應用“語境理論”
1.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語境
英語的學習和漢語不太一樣,漢語雖然也有一詞多義,但是常用的含義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而英語的學習就不一樣了,英語中不但有一詞多義還有一義多詞的說法,學習英語必須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即使很多同學記下了整個單詞表,在學習閱讀理解的時候,仍不能了解文章的意思,這是因為單詞表并不能窮盡一個單詞的所有意思,有些單詞它放在文章中就是這么個意思,你可能沒聽過也沒看過,但它確實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如果你僅憑背誦單詞表就想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學習詞匯離不開具體的語境,脫離語境去死記硬背,也只能單純零散的記住一個詞語的意思,在談話溝通的過程中未必能夠理解。詞匯只是語言的一個小單位,詞匯要組成句子,句子要成段,段要成章,不同的階段要結(jié)合不同的語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事先了解詞匯背后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在講授的時候也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2.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境
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要善于把詞匯放到具體的句子或者段落中,通過對整體的理解,來進一步理解詞語的含義。也要善于創(chuàng)設文化背景,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時宜的語境來講解詞語的意思,這樣學生不但覺得有趣,也能更好的學好語言。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通過把同一個詞語放到不同的語境中讓學生知道這個詞語不只是一個意思,放到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學習語言不能脫離語境和句子,單獨去理解。詞語要放在句子中,句子要放在段落中,段落要放在文章中,文章要放在具體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中和恰當?shù)恼Z境中。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還有助于他們掌握學習語言的方法,以后學習英語之外的其他語種也可以參照這種方法。學習英語語感很重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境,使學生在學習詞匯的同時,培養(yǎng)語感,這樣會讓詞匯學習變得更加容易,還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3.設置恰當?shù)慕虒W情境
在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想方設法去設置恰當?shù)慕虒W情境,例如通過情景對話,表演,唱歌等等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融入到情境中去,一方面可以高效學習詞匯,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通過對情景的體會理解詞語的真正意思。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大學熱愛英語學習的氛圍,潛移默化中提高大家的學歷能力和理解能力。老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講一些國外的寓言小故事,布置一些課下模擬練習活動,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設置恰當?shù)慕虒W情境,來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
(二)語境理論對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1.提高學生記憶詞匯的效率
如果老師脫離語境,單純講解單詞的某個意思,雖然使學生記住了單詞的固定含義,但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除了依賴詞匯量,更重要的是提高理解能力,培養(yǎng)好的預感,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對語境的把握。因此語境理論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就變得很迫切了。加強語境理論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詞匯量,使學生掌握一個整體全面而且高效的思維定式,進一步學好英語。
2.加強學生對詞匯含義的理解和把握
學生只要記住了特定的情景就相當于記住了與之有關(guān)的單詞,還能加深對該詞的理解,是一個語言學習的好方法。如果脫離語境,單純把單詞的固有意思代入到句子或文章中,很容易曲解文章的意思,甚至可能根本不通順,這樣不但不利于英語的學習,還可能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使學生因遇到困難和障礙而排斥英語這門語言的學習。運用語境,可以很好地加強學生對詞匯含義的理解和把握,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語境理論在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策
(一)語境理論在英語教學應用中遇到的問題
在中國的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老師過于關(guān)注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而忽視了對單詞的理解。第一,是因為新課標在不斷改革,但是很多老師的教學方法并沒有隨之而作出改變,這就造成了老師教學方法與課標要求不一致不同步的后果,學生的英語學習自然達不到課標的要求。第二,很多英語老師自身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教學方法故步自封,無法接受新式的教學方法,也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我們都知道時代在進步,社會在不斷向前發(fā)展,老師教育方式得不到改革,培養(yǎng)出的學生自然也適應不了社會的發(fā)展,不是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第三,中國的應試教育決定了很多中學生學習英語都是為了考出好成績,他們認為只要死記硬背地記住考試的范圍,不用理解具體的含義,只要做對了題考出了高分,任務也就完成了。而老師和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自然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分數(shù)上,無暇顧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更加忽視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這一系列問題都是語境理論在英語教學的應用中所遇到的障礙。只有克服了這些障礙,語境理論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了解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說,為了溝通,為了應用,才能較少中學生“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
(二)應對策略
要想解決前面說到的一系列問題。第一,多多招用年輕老師。因為年紀大的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在他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了,很難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也很難接受新事物,不單單是因為年紀大,是因為他們從事教學事業(yè)幾十年以來,都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要想讓他們接受新的教學方式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年輕的老師一開始就生活在新時代,接受的也是新式教育,甚至還有一點傳統(tǒng)教育的影子,新舊結(jié)合,更利于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更容易理解語境理論的重要性,甚至會潛意識的運用這種方法教育學生學習英語。第二,多多組織教師交流會。通過學習別人的方法,來看清自己的不足。通過對中外老師教學方式的對比,找出自己的缺陷,進行改正。最后,語境理論的應用需要老師和學生的緊密結(jié)合,新一代的年輕老師更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他們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
語境理論在英語教學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在教授英語單詞的同時,最好不要單純講解單詞的固有意思,要結(jié)合相關(guān)的社會文化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帶領(lǐng)大家更好的理解詞匯背后的多重含義,轉(zhuǎn)變學生對英語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語感,進而提高英語水平。老師也需要掌握一點的理論基礎(chǔ),更好地利用語境理論,加強大家的口語水平,提高教學的效率。
作者簡介
熊思宇(1996—),女,漢族,遼寧葫蘆島人,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yè),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