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安華 徐 偉
筷子天天洗,能臟到哪里去?然而,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日前發(fā)布消費警示稱,我們每天都在用的筷子存在重大健康隱患。
由于清洗方法不當、使用時間過長,都會讓入口的筷子,成為嘴邊最大的危害,甚至會滋生一級致癌物——黃曲霉素。
由于經(jīng)常使用、整把搓洗的過程,會給筷子留下深深淺淺的傷痕,使筷子表面變得粗糙,容易殘留、滋生微生物。
有的人清洗時選擇用洗潔精浸泡,時間長了反而會使洗潔精中的一些化學成分進入到筷子中,如果沖洗不徹底也會給細菌繁殖提供土壤。
家用筷子很少洗完后烘干,常集中擺放在柜櫥內(nèi),導致筷子的含水量很高,滋生各種霉菌,嚴重的會產(chǎn)生黃曲霉素。
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進入人體后,在肝臟中存留最多(是其他組織器官的5倍-15倍),因此對肝臟的損害也最大,可誘發(fā)肝癌。
掌握正確的洗筷子方法是防止病從口入的關(guān)鍵。
清洗時,在柔軟的洗碗布上滴些洗潔精,一根根搓洗,既減少了摩擦,也能洗得更干凈。
蘸了洗潔精的筷子,應用流動的清水逐根沖洗,千萬不要整把在水里搓,以免化學物質(zhì)殘留。
洗后的筷子應瀝干水后,再放進筷子筒。筷子筒要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以防霉菌污染。一定要選擇鏤空筷籠,防止積水。
對很多家庭來說,一雙筷子用幾年是常有的事。專家通過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筷子使用時間越長,細菌數(shù)量越高。
理論上,竹制、木制筷子應該3個月—6個月更換一次,使用期限超過6個月以的筷子,可能會滋生黃曲霉素。
普通筷子在使用3個月—6個月后,筷子頭的顏色會變深,即使仔細刷洗也依然如故,這是細菌長期堆積導致的顏色變化。就餐前應仔細觀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有斑點,特別是有沒有霉斑。如果筷子上出現(xiàn)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很可能已經(jīng)發(fā)霉變質(zhì),就不能使用了。
不論是竹筷子還是木筷子,為了延長使用壽命,生產(chǎn)廠家一般會在筷子表面刷上一層食用漆——生漆,以便讓筷子表面不易被細菌附著。但筷子使用時間過長,表面的生漆會脫落或破損,加上經(jīng)常使用、搓洗的過程會給筷子留下深深淺淺的傷痕,使筷子表面變得粗糙,容易使微生物殘留、滋生。
如果筷子出現(xiàn)彎曲、變形的情況,看上去很潮濕或聞起來有明顯酸味,都是受污染或過期的標志,不可繼續(xù)使用。
專家表示,不必過于擔心筷子會致癌,你需要學會的是如何健康使用筷子。
吃飯時不要咬筷子。如果筷子頭被咬壞,表面的凹槽會沾上許多殘留食屑、油膩等臟物,若清洗不凈,就會繁殖各種細菌、病菌,如幽門螺旋桿菌最容易在筷子上傳播,引起胃腸炎。
不要用吃飯的筷子煎炸食物。竹木筷子煎炸后會碳化變黑,硬度變差,容易發(fā)霉、掉渣、藏污納垢,而漆筷中含有鉛、鉻等重金屬,經(jīng)煎炸可能有重金屬中毒和致癌的風險。
避免酸性、堿性清潔液。清洗筷子,不要用小蘇打、檸檬酸等堿性或酸性清潔液,以免傷害筷子表面,令外層的防水漆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