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瀟 呂燕娜
體內出現積液是1種臨床癥狀,一般由于一些疾病導致體液漏出,從而導致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內出現積液,漿膜腔積液積累過多稱為漿膜腔積液[1-2]。臨床上,漿膜腔積液患者主要表現有:水腫,浮腫,腮腺腫脹和營養(yǎng)不良等不良癥狀。臨床中多種疾病會導致漿膜腔積液,可以根據積液的性狀對患者的疾病進行分析診斷。若積液呈紅色,則常見于腫瘤[3-5]。胃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高度侵襲性和轉移能力,預后較差并引起大量的腫瘤相關性死亡。盡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免疫系統(tǒng)對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如何精確調控胃癌細胞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機制仍然知之甚少。脫落細胞學是通過采集人體各部位的上皮細胞,染色后,通過顯微鏡對于細胞形態(tài)進行觀察,從而分析患者病情的1種臨床方法。脫落細胞學操作簡單,安全性強,診斷迅速,癌細胞檢出率較高[6-8]。然而臨床證明脫落細胞學僅通過觀察患者病灶的細胞形態(tài),不能全面觀察,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會出現一定的誤診率,此外,脫落細胞學不容易對癌細胞作出明確的分型[9]。因此,本研究通過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Th17細胞、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2,從而對患者的漿膜腔積液進行檢驗,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
本課題組隨機選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本市三甲醫(yī)院中就診的胃癌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組織活檢病理檢查等確定其病因。所有患者均沒有進行化療和放療等抗腫瘤治療。在考慮年齡層次等因素的前提下,隨機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颊叩哪挲g分布和性別等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差異只體現在患者出現漿膜腔積液的病因,因此通過不同方法對漿膜腔積液的臨床診斷分析,試驗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1 脫落細胞學診斷 采集10 mL患者漿膜腔積液,在1118 g的轉速下離心5 min,取沉淀物制片。待其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吉姆薩符合染劑,再用蒸餾水沖洗,自然干燥。通過Olympus顯微鏡對患者漿膜腔積液的細胞形態(tài)進行觀察,分析患者漿膜腔積液為良性還是惡性。
1.2.2 腫瘤標志物水平檢測 采集5 mL空腹患者的靜脈血,靜置半小時后,在1 610 g轉速下離心10 min。通過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對患者的血清中各項腫瘤標志物水平進行測定。
白介素濃度>5 微克/L,CA125>35 μ/L,白介素6>31.3 μ/L,白介素12>37 μ/L,即為陽性。四項標志物中有一項陽性即為惡心漿膜腔積液。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整體比較即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的是SNK法,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白介素水平為(67.3 ± 41.4)μg/L,CA125水平為(441.3±297.3 μ/L,白介素6水平為(103.7±68.8)μ/L,白介素12水平為(399.1±297.1)μ/L;對照組白介素水平為(2.3±1.9)μg/L,CA125水平為(45.9±28.5)μ/L,白介素6水平為(13.5±9.3)μ/L,白介素12水平為(21.8±14.8)μ/L。以上結果表明胃癌患者腹腔積液患者血清中的4種腫瘤標志物(白介素,CA125,白介素6,白介素12)的水平顯著高于良性漿膜腔積液患者(P<0.05)。
由表1可見,CA125的診斷敏感性最高,但特異性卻最低,準確率也最低(P<0.05);白介素12的診斷特異性最高,敏感性卻最低(P<0.05),見表1。
表1 4種腫瘤標志物對惡心漿膜腔積液的診斷性能對比分析/%
注:a 為兩兩組間相比,P<0.05。
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4種腫瘤標志物對于惡心漿膜腔積液的診斷性能結果如下:脫落細胞學檢測敏感性為77.6%,特異性為43.2%,準確性為41.3%;4種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為90.1%,特異性為84.2%,準確性為85.8%;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4種標志物檢測敏感性為98.2%,特異性為99.1%,準確性為97.2%。結果表明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4種標志物檢測對胃癌患者腹腔積液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高于其他診斷方式(P<0.05)。
胃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高度侵襲性和轉移能力,預后較差并引起大量的腫瘤相關性死亡。盡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免疫系統(tǒng)對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如何精確調控胃癌細胞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機制仍然知之甚少;并且,目前對胃癌的臨床免疫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隨著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的不斷上升,對于臨床的快速、準確診斷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其中,對于漿膜腔積液的診斷可以有效判斷患者的患病情況,因此受到了臨床中越來越多的重視,對于其的科研也多來越多[10]。脫落細胞學的方法通過對于患者漿膜腔積液細胞的制片觀察,可以有效的診斷患者是否為惡性腫瘤患者。該種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然而其準確率不高,因為觀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其特異性也不高,無法區(qū)分不同的腫瘤性質,在臨床中的應用受到了限制。通過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單獨脫落細胞學的診斷其特異性和準確率較低,采用聯(lián)合診斷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其診斷效果。
白介素廣泛存在于消化系統(tǒng)癌,是大腸癌組織產生的1種糖蛋白,從而引起機體內的免疫反應[11-12]。白介素是1種廣譜性的腫瘤標志物,已廣泛用于臨床應用。通過本研究發(fā)現其診斷的敏感度、特異性和準確度都不高,只能反映某種或多種腫瘤,因此單獨不適用于腫瘤的早期診斷。CA125是目前臨床中廣泛用于上皮性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肺癌等多種癌癥的腫瘤標志物。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其特異性僅為7.6,遠低于其他腫瘤標志物,這說明CA125的特異性較低,適用于廣譜檢測。其敏感度高達95.3%,這對于腫瘤的早期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白介素6特異性較高,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但其敏感度較低,因此不適用于早期診斷。此外,其他腫瘤也會引起白介素6水平的增高,臨床中要特別注意。白介素12是消化道癌的標志物,本次結果證明其敏感度較低,但其特異性和準確度較高。通過對于4種腫瘤標志物的分析,本研究發(fā)現了各種標志物的優(yōu)點和不足,因此4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診斷可以提高敏感度至90.1%,提高特異性到84.2%,提高準確率到85.8%,彌補了不同標志物的不足。此外,可以應用于腫瘤的早期診斷,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診斷的效果。
目前發(fā)現的腫瘤標志物與腫瘤之間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只是1種相關性,因此僅僅聯(lián)合不同的腫瘤標志物在臨床診斷中是不夠的,需要結合其他臨床手段。通過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四種腫瘤標志物對胃癌患者腹腔積液進行診斷,本課題組發(fā)現其聯(lián)合的敏感度,特異性和準確率分別達到了98.2%,99.1%和97.2%,相比于其他診斷方式有很大優(yōu)勢(P<0.05)。脫落細胞學可以直觀的觀察病灶細胞的形態(tài),彌補了腫瘤標志物間接檢測的不足。而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彌補了各自的不足,也可以彌補脫落細胞學在觀察細胞形態(tài)過程中的局限性,因此這種聯(lián)合方法有效提高了診斷性能。
綜上所述,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Th17細胞、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2檢測可以顯著提高胃癌患者腹腔積液的診斷特異性和準確率(P<0.05),值得臨床中廣泛開展。
[1] Yashpal M,Mittal AK.Serous goblet cells:the protein secreting cells in the oral cavity of a catfish,Rita rita (Hamilton,1822) (Bagridae,Siluriformes)〔J〕.Tissue Cell.,2014,46(1):9-14.
[2] Takci S,Gharibzadeh M,Yurdakok M,et al.Etiology and Outcome of Hydrops Fetalis:Report of 62 Cases〔J〕.Pediatr Neonatol,2014,55(2):108-113.
[3] 趙 田,劉斌劍.脫落細胞學聯(lián)合4項腫瘤標志物檢測診斷胃癌患者腹腔積液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3):288-289.
[4] Choi SM,Choi MY,Kang WD,et al.Serous borderline tumor of the fallopian tube〔J〕.Obstet Gynecol Sci,2014,57(4):334-337.
[5] 曹海霞,陳 源.尿脫落細胞學檢查在膀胱癌預測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3,27(5):126-127.
[6] Tran TA,Holloway RW.Primary peritoneal 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 forming a mass in the colon mimicking a colonic primary carcinoma:a case report〔J〕.Eur J Gynaecol Oncol,2013,34(1):86-89.
[7] 陳江帆,李春英,孫秀娟,等.液基細胞學聯(lián)合免疫細胞化學在痰液脫落細胞診斷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雜志,2014,24(3):182-186.
[8] 潘中華.乳腺癌患者CEA、CA125、CA153檢測及其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3):123-124.
[9] Feng D,Li L,Han X,et al.Simultaneous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multiple tumor markers using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as non-enzymatic labels〔J〕.Sens Actuators B Chem,2014,201(4):360-368.
[10] 倪園園,洛若愚,詹麗麗.血清CA125、CA199、白介素及AFP水平檢測對卵巢巧克力囊腫診療價值的探討〔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7):51-54.
[11] Zhao YJ,Ju Q,Li GC.Tumor marke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Mol Clin Oncol,2013,1(4):593-598.
[12] 徐風亮,吳 鵬,徐 日.血清腫瘤標記物與卵巢良惡性腫瘤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6):83-85.